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诗选读》第二专题《望月怀远》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诗选读》第二专题《望月怀远》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1 16: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望月怀远
张 九龄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
——南朝·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古人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朗读体悟ld品味与探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说说大家喜欢的原因?
你认为这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合作探究:

你认为其它几联在写景和抒发情感上有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04年全国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2、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zxxk
考查角度:炼字型(高考考查的热点)
提问方式
1、指定型:诗中某一字问好在何处;
2、征求意见型:指定诗中某字问好不好并说出理由;
3、.比较优劣型:指定诗中一个字和别的字比较优劣;
4寻找型:让找出诗中传神的字并分析理由。分析:作答这类题时,不要孤立的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的规律与步骤。 参考答案: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规范答案:“闹”字写得好。闹,喧哗,不安静意,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迁移训练
“空”字是徒劳之义。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心中的空落,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明”,明亮。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 “出”,伸出、突兀。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Z.xxk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