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切配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空切篮下,理解并体验“空切配合”的方法;能运用“一传一切”配合进行进攻实战演练。
2、在自主练习和协作配合中增强变速变向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3、积极把握切入时机,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培养机智灵活、勇敢果断的品质,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篮球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由易于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篮球传切配合是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传切配合教学是在前面课学习的基础上巩固一传一切配合。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高一年级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战术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传切配合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不断增进学生技战术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效果分析
准备阶段: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通过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部分:
教学辅助--身心准备阶段本节课准备活动的形式为篮球的基本运球练习。
教学主要阶段--探究演示合作创意阶段,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边讲解动作的重点要求边做模拟的实战演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战模仿。学生间小组组合,自主学习,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使学生能够在非常直观的条件下,进行模拟练习,不但能够对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牢记掌握,而且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也非常快。在自由练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关心和鼓励,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将鼓励和关心学生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在基本掌握传切配合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在各小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进行分组的练习,使得学生练习的兴趣得到了再次的提升。
结束部分: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做放松练习。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教学,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练习密度:约45%;运动负荷:心率125—140次/分
评测练习
本课学习,力求让学生学会空切和一传一切的传切配合方法。会在传切配合时判断同伴的位置,掌握好隐蔽传球、假动作摆脱,能把握好切入的时机和切入后顺利进行完成进攻,并在传切配合的实战运用中增强配合意识和协作能力。
练习一:半场行进间自由运球
评测点:
1、身体姿势
2、手臂动作
3、球的落点
4、手脚协调配合
练习二:2人一组,做双手胸前传接球
评测点:
1、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2、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练习三:组内“一传一切”和空切练习
评测点:
1、理解并体验“空切配合”的方法。
2、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加速空切篮下。
3、假动作的运用时机。
4、与同伴做好进攻、防守配合,形成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