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了解上体育课要注意的事项.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在具体的案例与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如何保障安全;强化其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有针对的分析体育运动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教材 多媒体课件、表演器材:
水桶、冰棒袋子、木棍、绳子等。
教学内容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基本部分
体育课安全常识
上体育课要穿着合体的运动服及运动鞋,不带钥匙、尖锐锋利物品上课,女生不带耳环项链等装饰品上课,带眼镜的同学要将眼镜固定好。
体育活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结束活动时做好放松整理活动,以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体育课中,跳远、短跑、投掷、跳高等项目练习时,必须严格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听从老师指挥。做到严肃认真,不打闹,不马虎,不擅自行事,严以律己。
参加篮球、足球等争抢激烈的项目中,要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在争抢中不蛮干而伤人伤己。
中长跑
极点:一般是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运动系统开始大量耗能,但是内脏器官的活动机能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造成供氧不足,呼吸循环系统失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大脑皮层暂时紊乱,使运动员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 极点出现表现为:胸部发闷、呼吸困难;腹痛、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意再继续跑下去。减轻极点现象:放慢跑的速度、做深呼吸,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这样经过跑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
中长跑结束后
不宜立刻停下。长跑结束后改为慢跑或再走一会,做几下深呼吸。 2、不宜立刻大量喝水。中长跑后一次性大量喝水不能解渴,同时会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 3、不宜马上洗澡。中长跑后全身毛细血管张开,马上洗澡容易引起感冒。 4、运动结束后,有同伴在的,可以相互揉捏按摩放松腿部。中长跑后如果出现低血糖现象,要及时报告老师或校医,出现轻微低血糖的,可以给喝些糖水或者含一块糖;严重的要拨打120就医。
扭伤
扭伤是指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断裂或移位。扭伤多发于踝、膝、肩、肘、腰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1)、不管哪个部位扭伤都必须先休息 (2)、冷敷——尽量在几分钟内进行冷敷。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内出血、肿胀、疼痛及痉挛。冷敷时可以找身边冷的东西如冰块、冰袋、冰棒等,如果没有,就用冷水,可取来冷水用毛巾敷、或直接泡进去。冷敷时间在半小时,中间停一小时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冷敷。 (3)、之后到医院做X光检查,排除骨折或关节错位。 (4)、确诊没有骨折或关节移位,之后等扭伤24小时后就可以热敷,如用毛巾热水、热醋、热酒敷,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5)、可以用跌打损伤药物,如外涂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喷雾剂、活血止痛酊之类的外用药。
骨折 症状
典型症状:伤后出现畸形、肢体等出现异常骨擦音。
其他症状: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发热,伤后出现障碍。 应急处理:马上报告老师、校医,拨打120. 不能乱搬乱动,找硬物及绳子固定,及时就医治疗。
教师利用PPT给学生展示文字图片,加深学生认知。 教师利用PPT给学生展示文字图片,加深学生认知。
学生观看课件
反思内省,寻找身边体育运动的安全隐患。
学生演示扭伤过程、处理过程。
同学情景再现,表演受伤及受伤后如何处理。
结束部分
体育课及体育运动时刻牢记安全,穿好运动服装、运动鞋,做好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运动纪律和运动规则,能有效避免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事故。万一有同学不幸受伤,首先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其他大人,或拨打120,然后守护在伤者身边,不能因为自己和处理不当给受伤的同学造成新的损伤,即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 下课师生互道再见。请几位同学小结 教师总结 同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