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跑技术简介
教学目标:
了解短距离跑的技术组成。
学习短距离跑技术动作要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起跑技术
教学难点:
起跑后加速跑技术
教学准备:
录播教室 2.授课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视频,欣赏国际短跑名将博尔特的短跑风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视频)
课内探究:
(一)短距离跑技术组成 (放ppt)学生观看短距离跑技术组成示意图,自主探究短距离跑有哪些组成部分。
短距离跑的全程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组成。
学习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技术
起跑技术
起跑的技术特点 先分组探究,再找学生解答,教师最后点拨、总结。(放PPT)
a起跑是全程跑的开始部分,起跑技术对起跑后的加速跑有直接影响。
b项目不同,起跑方法也有所不同。
c采用蹲踞式起跑,通常起跑时使用起跑器。
起跑器的安装
①(放PPT)学生认识起跑器。
②(放PPT)看图讲解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起跑器的安装有拉长式与普通式两种。
拉长式:前脚距起跑线两脚长,后脚距前脚一脚长。
普通式:前脚距起跑线一脚半长,后脚距前脚一脚半长。
起跑过程 (放PPT)观看起跑过程示意图。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后腿向前摆动,脚落地的瞬间便进入加速跑。
“各就位”时的动作要领 (放PPT)学生观看“各就位”时的动作示意图,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各就位”时的动作要领,然后找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量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时的动作要领。
(放PPT)学生观看“预备”时的动作示意图,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预备”时的动作要领,然后找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讲解。“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两小腿趋于平行。此时:前腿膝角约为90-100度,后腿膝角约为110-130度。
“鸣枪”时的动作要领。(放PPT)学生观看“鸣枪”时的动作示意图,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鸣枪”时的动作要领,然后找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讲解。“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两手迅速推地,两腿有力地蹬伸。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摆动,两腿用力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后腿快速蹬离起跑器后,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于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到下一步。前腿有力地蹬伸,后蹬角约为42-45度。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放PPT)学生观看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示意图,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动作要领,然后找学生解答,教师总结讲解,学生再对照图解与文字,认真读记,体会技术动作。 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不宜过大,身体要保持适当的前倾,后蹬充分,积极有力,大小腿折叠较小,前摆积极,幅度较大,两臂积极有力地摆动,且幅度也较大,步频较快;随着跑速的加快,上体逐渐抬起,步长也逐渐加大。起跑后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0~25米,而后即进入途中跑阶段。
途中跑技术。(放PPT)学生观看途中跑动作示意图,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途中跑动作要领,然后找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讲解。 途中跑时,头、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摆动腿大腿高抬,屈膝积极前摆;然后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前伸,以前脚掌向后扒地着地、略有缓冲;当身体移过着地点时,即开始后蹬,后蹬时,快速有力蹬伸膝、踝关节,推动身体向前;两臂屈肘,以肩为轴,协调前后摆动。
终点跑技术
根据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体会技术动作,然后小组内同学相互探究终点跑
动作要领,最后教师总结讲解。(放PPT)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力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尽量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在运动员跑到离终点线前约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巩固提高。
(放PPT)学生对照学习材料巩固学习本课所学知识。
2、(放PPT)教师播放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回答分别是短距离跑的哪一部分,同时想一想动作要领。
四、小结。
短距离跑的技术学习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短距离跑技术水平,坚持科学锻炼,提高运动成绩!
板 书
短距离跑的技术简介
短距离跑的技术组成部分
起跑
起跑的的技术特点 (2) 起跑器的安装 (3) 起跑的过程
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要求 (2)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特点
途中跑
(1) 途中跑的技术要求 (2) 途中跑的技术特点
终点跑
(1)终点跑技术 (2)终点跑撞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