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运球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原地运球,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运用多种练习手段与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满足运动需求。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跑、跳、投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内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手、臂的肌肉力量以及全身的协调性,为学习行进间运球打下基础。原地运球的教材要点是手按拍球的部位和手触球的时机,在熟练的基础上发展抬头运球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手按拍球的部位和触球的时机。
2、难点:手随球,球“粘”手。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原地按压球和手臂随球缓冲的动作方法,并让学生初步体会移动中运球的技巧。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擅于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
1、讲解示范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3、游戏法:师生进行运球比快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师运球动作,请学生分析问题并组织练习。
学法主要采用: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2分钟)
2、准备活动:
①慢跑(目的:促进准备活动热身的效果,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2—3分钟)
②投手操(配乐)(4--5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基本部分(28—30分钟)
1、辅助练习:(目的:熟悉球性)(5分钟)
手指拨球、双手抛接球、单手抛接球、拍静止球
2、原地运球练习。 (20分钟)
1)教师讲解与示范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目的:观察学生运球动作,及时给予纠正。
3、游戏:运球接力(6分钟)
目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3分钟)
1、放松活动:整理放松,拍打全身,跟随教师做放松活动。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操场、篮球30个、录音机1台、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