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及应用
课时设计依据
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三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节课学习了侧向滑步、双手胸前传接球,本节课结合移动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时目标
运动参与:
了解篮球练习的锻炼价值,能主动积极参与篮球练习的学练。并在课余时间自主锻炼。
运动技能:
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蹬地、伸臂、拨指跟全身协调用力。发展速度、力量等全面的素质,掌握增强体能的自我锻炼方法。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身体健康:
通过多种方法的篮球技术练习,发展协调能力,增强协调性,提高心肺代谢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通过学练培养学生果敢、顽强的意志,以及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练习、集体研讨、竞赛等方式,增强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蹬地 伸臂 拨指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场地设计器材安排 标准篮球场地1块
篮球28个 音响1台
教学 过程
准 备 部 分
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4、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1、明确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基 本 部 分
多人侧身走胸前传接球
按教师要求去做,体会练习。
要求:
传球准确,熟练接球
由学生展示,挑选简单动作进行教授。
培养学生相互间的配合能力。
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多体育知识。
结 束 部 分
意念放松
课堂小结
整理器材
随音乐,教师语言导入,进入放松状态。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放松身心
认识自我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70±5 %;
平均心率: 10±5次/分,最高心率:150±5次/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领悟能力有所不同,觉得以后在分组上可以考虑让学的快,动作好的同学和技术稍差的同学做搭档,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动作差的学生在技术上可以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动作好的同学在技术好的同时,又学会了如何去表达,教授别人的方法,理论知识方面又得到巩固,动作要领记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