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唐诗五首山 居 秋 暝学 习 目 标课 文 鉴 赏方 法 指 津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和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初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
3.品味王维诗歌清新、澄澈的意境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理解诗歌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感。
山居秋暝返 回方 法 指 津1.近体诗
唐人称出现在唐代的格律诗体为近体,称唐以前的非格律诗体为古体。近体诗论句数主要有律诗和绝句,论字数有五言和七言。律诗有八句,分四联,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偶句要求压韵,首句也可压韵,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一句内部、上下句之间讲求平仄,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更改。绝句有四句,讲求平仄和压韵,不要求对仗。 返 回方 法 指 津2. 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返 回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小传诵读指导美点赏析问题探究返 回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拜佛念经(佛教徒),弹琴赋诗,世称“诗佛”。其诗清幽恬静,朴素自然,达到“诗中有画”(苏轼语)的境界。其山水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诗人小传
传记史料: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诗人小传
诵读指导1.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诵读指导2.读准语调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用叙述口吻读用轻快语调读用轻快语调读用肯定语气缓缓读 诵读指导 3、读出意境 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要读出深远、幽静、清新之感。
颔联:月下秋山图。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物芳乃为明志洁。要读出欢乐明快之感。 诵读指导 颈联:在“空山”背景上,点缀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画面。听到“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一写听觉,一写视觉。要读出欢乐明快之感。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应读出喜爱、宁静之情。
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幽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美点赏析 1、月下秋山图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这一联侧重写物,以物芳明志洁,明的什么志?
情景交融: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画面,意境幽静清新。 对极富情趣的隐逸生活的追求。 美点赏析 3、有人说这一联侧重写人,写山村居民淳厚、朴实风尚,以人和而望政通,你同意这说法吗?这一联采用什么手法写景? 4、颔联、颈联所描绘的自然美趣中包含怎样的意蕴?
①同意或者不同意,但要知人论世,持之有故。②以动写静,正因为山中一切都很幽静,所以竹林浣女的笑声,渔舟顺流而下的声音才如此清晰。 诗人洁身自好品格的折射,也是诗人高尚情操的折射 。 美点赏析 5、尾联用了什么手法?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6、小结全诗的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用典。前两联的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流连忘返追求极富情趣的隐逸生活的情绪和盘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以动写静、情景交融。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托物言志,诗中有画,耐人寻味。 问题探究问题:
苏轼曾说,王维诗“诗中有画”,一般视为定论,但也有人质疑此说,结合所学的王维诗歌,并查找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探究参考资料一: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上特有的风光,细细品味,这两句诗的确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其一,它有画一样巧妙的构思。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二,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从整个画面背景看,那是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从景物的线条看,纵的有炊烟直上,横的有黄河蜿蜒,圆的有夕阳西下。
其三,它有画一样涂抹的色彩。黄色的是沙漠,橘红色的是夕阳,闪着白光的是黄河之水,还有缓缓上升的白烟。 问题探究参考资料二(网上可搜):
1、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 》
(北大中文论坛)
2、钱文辉《说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