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14 12:38:48

文档简介

  专题导语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诗歌。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一切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而这种歌唱,带有李白强烈而独特的风格:豪放飘逸。因此,学习本专题,首先要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其次能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最后能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学习本专题,尤其要加强诵读,去感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节奏、韵律、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体验浪漫主义风格特点。还要抓住李白诗中“月”、“酒”等意象,体验李白诗中那种豪迈、不哀伤的感情基调。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诗人名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迁居四川江油。幼年时,其父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少年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李璘起兵,事败,李白连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诗词故事
金龟换酒
李白第一次从蜀地来到京师长安后住在一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店铺里。秘书监贺知章久闻李白的诗名,得知他来到京师,便立即前去拜访。刚一见面,贺知章就称赞李白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并索求李白的诗文拜读。李白见其态度恳切,当即就取出《蜀道难》一诗送给他。贺知章读完便赞声不绝,认为李白是天上谪到人间的仙人,称之为“谪仙”,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并随即解下腰间所佩的金龟,换来酒与李白共饮,直到大醉方才停杯。此后,贺知章每日都约见李白,而且到处颂扬他,李白从此名声大振。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四年(745)秋,是诗人漫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越前留赠东鲁亲朋之作。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適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了漫游的旅途。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诗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从开头至“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这一层又分三小层。
第一小层:梦前
海客/谈/瀛,烟涛/微茫/信/难。
越人/语/天,云霞/明灭/或/可。
天姥/连天/向天/,势拔/五岳/掩/赤。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我欲/因之/梦/吴,一夜/飞度/镜湖/。
第二小层:梦境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
脚著/谢公/,身登/青云/。
半壁/见/海,空中/闻/天。
千岩/万转/路/不,迷花/倚石/忽已/。
熊咆/龙吟/殷/岩,栗/深林兮/惊/层。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
列缺/霹雳,丘峦/崩。
洞天/石扉,訇然/中。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
霓/为衣/兮/风/为,云之/君/兮/纷纷/而来。
虎/鼓瑟兮/鸾/回,仙之/人兮/列/如。
第三小层:梦醒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
第二层从“世间行乐”至诗末,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古来/万事/东流/。
别君/去兮/何时/,且放/白鹿/青崖/,
须行/即骑/访/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要有感情地朗读该诗,须寻得情感脉络,脉络大致为:
游历前的倾心渴慕→游历时的喜悦→幻入仙境时的惊悸→醒来的失落惆怅→高蹈出世之情→傲岸不羁之情。
全篇感情忽起忽落,愈转愈昂扬,须变化着语调读之。
二、悟读,诗情画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开心颜!”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封建君主把自己称为“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杀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虽然闻一多说他如婴儿一般,但正是这位“梦游”的婴儿最终成为所有诗人的榜样,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婴儿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做(仅仅是做)一个人!做一个每时每刻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人!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这首诗的构思是由现实到梦幻,再由梦幻回到现实,两者都有过渡句。试找出来。
由现实到梦幻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幻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烟霞(四句)
2.本诗的“诗眼”句是哪句?如何理解?
答案 本诗的“诗眼”句是“安能摧眉折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的主旨。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投过去的一瞥蔑视,这是他人格的伟大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3.阅读“海客谈瀛洲”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八句,思考:
(1)这八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①以虚衬实,突出天姥山的可睹;以五岳、赤城、天台来衬托天姥山的雄伟高大。②写出了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是入梦之由。
(2)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即可睹”开头?
答案 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4.诗人描写虎、鸾、霓衣、风马、云之君、金银台等事物,是为了表现什么思想?
答案 意欲虚构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并与丑恶现实对比,从而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现实的鞭挞。
5.诗中“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和生活态度?
答案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思想消极的一面。
6.诗歌题曰“吟留别”,而全诗竟无一字抒“别”意,是否有离题之嫌?
答案 我国古代一般的“留别”、“赠别”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诗歌,大都写离情别绪、黯然销魂,情调低沉。而李白这首留别诗,却完全突破了这种陈规旧俗,它构思奇特、基调高亢、别开生面地借留别以抒感慨,以梦游方式抒发胸臆,表现主题。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如此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之美好,以揭露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表明自己的斗志,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这样奇特的构思、高昂的格调,真不愧为留别诗的千古绝唱。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注]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 窅然:远去的样子。
(1)下列对此诗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
B.“笑”字值得玩味,它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
C.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
D.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是作者在故弄玄虚。
答案 D
(2)有人认为第一联的“问”、“笑”二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诗歌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开头一个“问”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而且也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引发人们的思索。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一、诗人名片
李白——入长安前的壮游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自幼涉猎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书,年轻时仗剑任侠、喜纵横术。25岁那年,李白“仗剑去国,群豪远游”。出蜀后,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娶故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妻,遂留居湖北安陆。三年后,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长安时期
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臣的荐引,结识了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山东及湘、鄂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饭之”,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做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就遭到谗毁。天宝三年春,被放还归乡。
二、诗词故事
斗酒诗百篇
一日,宫廷中牡丹花竞相开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与杨贵妃月夜赏花,又诏令16名最出色的乐工演奏助兴。著名乐师李龟年正准备演唱。玄宗觉得不能再唱旧词,于是命李龟年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填写新词。等来到翰林院,发现李白又喝得烂醉如泥,伏桌睡着了。李龟年推也推不醒,无奈,只得用马驮着李白去见玄宗。李白到了宫中,又折腾了好久,最后被人用清水洒在脸上,才算清醒,醒来忙向玄宗谢罪,并请玄宗赐他美酒。玄宗说你酒醉刚醒,再喝岂不误了填新词之事?李白说:“臣无酒不能写诗,喝斗酒便能做诗百篇,越醉,诗写得越快越好。”玄宗于是用大杯赐美酒,李白一饮而尽,然后奋笔疾书,三首著名的《清平调》顷刻而成。于是,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谈便传开了。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年春,即李林甫、杨国忠权倾朝野之时。李白备受排挤,有志难伸,其孤独与冷落可想而知。原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全诗写的是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寂忧愁的情怀,但诗人不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现的,而是以乐写愁,以闹写寂,以物为友,以群写独,朗读时注意把握这个特点。
二、悟读,诗情画境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忠实的伴侣。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和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酒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三、品读,鉴赏评析
1.“独”是诗眼,想一想,诗人是怎样紧扣“独”字来写情抒怀的?
答案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展现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于不独之中。一、二句点出“独”字,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三至八句表面上都是写不独的,但我们仍在不独之中,看到了他的无限孤寂。最后诗人发誓,要和明月、影子结拜为永远忘情的朋友,相约在这高远的银河上游乐,这是旷达,但是这种把人生的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更能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更加反衬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注]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 敬亭山在安徽宣州。该诗写于天宝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此时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有十年。
(1)开头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反衬:以动衬静。(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景抒情”也可)。这两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暗示诗人“独坐”观望已久,为下一句“相看两不厌”作铺垫。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写山的“有情”,暗含出人的“无情”,写出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