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燕 歌 行》
高 适导入: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
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
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
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
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
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根据《步步高》p22熟悉作者,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听读思考: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人:将帅 士卒
士卒 思妇
事:战争
景:塞外秋景自读思考:
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出师——失利——被围——结局
(心愿) 战事发展的顺序:第一部分:出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作者既赞颂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英雄
气概,又对将帅的恃勇轻敌表示担忧。
思考:揭示失利原因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将帅 帐下犹歌舞 恩遇轻敌
战士 军前半死生 力尽关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赏析第三部分:被围 1.仅仅写了征人、思妇之间相互思念之情吗? 2.为了加深主题的表达,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写征人的辛勤久战,以及写了征夫想念中伤心的思妇,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起深化主题作用。 思考:全诗以“李将军”作结,有什么
深刻含义?——这四句,与前两层内容照应:把士卒
与将领对照,以见志向、品格之尊卑;把
李广与当今诸将相比,以见才能、功德之
高下。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同时,也歌颂了广大士兵为国御敌不图名节的高尚精神。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4. 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整体感知诗意 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此诗的主题是谴责边塞将领在朝廷的怂恿下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牺牲。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为什么这首诗歌能成为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性文字: 1.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完成。
2.从诗歌表达主旨的角度完成。
3.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
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谈谈
你对“沉痛语”的认识。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
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
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
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
骨,一边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