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商山早行
温庭筠诗人简介: 温庭筠(yún)(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在京兆鄠(hù)县(今陕西户县)。才思敏捷,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花间派鼻祖。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 ?(1)有才。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2)不幸。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总之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写作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问题探讨一: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3、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因思故乡而悲,但 “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直接表现:间接表现: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请找出来说一说。
1、描绘两幅画面的内容。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
2、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凄清、冷寂;温馨、美好。
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
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烘托了作者的悠悠乡思。
4、学过的诗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问题探讨二: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这句诗可分解为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 ,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总 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常见特点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巩固练习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答: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
虚景:梅花、关山。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3、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作者从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来源:Z|xx|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