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写作》导学案:第十二专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苏教版)选修《写作》导学案:第十二专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9 07: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专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
1.从《走进“快乐大本营”》的修改看,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来修改文章?
2.指出《红柳》一文中存在的不足。
3.请指出《上海很“杂”》一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理出一个合理的思路。
怎样修改文章
鲁迅先生就说过,写完文章后自己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去掉。这就是修改要做的工作之一。修改文章,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一)内容修改
内容修改是改正文章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的错误、缺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作文内容修改是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内容的修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和选材的能力,通过对文章内容不足之处的增、删、改,使文章更好地为表达主题服务。
内容就是文章内部所含的实质性的东西,内容的修改包含很多方面,这里着重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修改。
1.变含糊的主题为鲜明的主题。
作文的主题就是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它统帅着作品的一切。古人说“文以意先”,就是说我们在动笔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立一个好“意”,有了明确的中心,才能做到方向明确。在平时和考场的应考作文中,不少同学由于没有把握好审题立意关,写出的文章主题表达模糊,文体含混不清。我们知道,只有主题思想明确了,素材的取舍、题材的提炼、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等才能有依据,才有个中心可以围着转,如果在组织作品时,没有鲜明的主题,就好比建筑一座高楼大厦,材料有了,没有设计蓝图,便无从动工。因此,无论是记叙性主题还是议论性主题,在审题时,除了要做到“三定”,即定文体、定题材、定中心外,特别要把握好主题关,有了鲜明的主题,才不会偏题、走题,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2.变肤浅陈旧的立意为深刻新颖的意旨。
立意的深刻新颖与否决定着文章质量的好坏。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深刻,就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所谓新颖,就是要反映时代的气息,有针对性,能与现实生活结合。如果写出的文章内容肤浅,千人一面,雷同太多,一定不会有好效果。在作文中,要注意尽量避开大家都要写的角度,如果雷同,题材较平,就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尽量挖掘出二至三个主题,然后进行筛选,力求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如果这样去做,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状,多数人在一条路上拥挤,你却独辟蹊径,焉能不立于必胜之地?
3.变消极的选材为积极向上的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选材就是把平日积累起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材,根据你写的文章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整理、提炼、加工。中学生作文选材在考试中十分重要,学生除了选择最熟悉、生动、典型的材料外,切记不能选择消极的题材。这首先因为中学生涉及社会知识面不够全面深入,还不能用正确的观点去解释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病,所以在作文选材时,一定要选择最有意义的材料;其次,当代的中学生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新的时代就要求反映新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光明的,向上的,前进的,我们的选材就要与新时代合拍,特别在考试作文写作时,要求思想性较强,所以力求选取最有意义的材料,这是保证考试作文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4.变分散空洞的内容为集中充实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水。生活美,文章也应美,生活中有许多吸引人的场面,作文就应写这些感触和美的景点。如果作文的内容、材料分散空洞,就需要对文章作调整,集中写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删掉闲笔,改动不周密的地方,补充内容上有疏漏、残缺的地方。如记叙文内容太平,在修改中就要注意掀起波澜,议论文如论证角度太单一,修改中就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证,力求充实,这样的文章才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厚度。
总之,文虽无定法,但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篇佳作,必须在内容上进行一番精心设计,仔细推敲。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与修改,作文的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二)结构修改
作文的结构修改是改正文章各个组成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的搭配和排列等方面的错误、缺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许多同学只注重了对文章内容的修改,却忽视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即对文章结构的修改。我们可以说,文章结构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修改不完整的文章。
结构是根据主题的要求将材料构成有机整体的组织形式。文章的各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篇文章,除了在审题、立意、选材上仔细推敲外,在结构上,也要做到完整。特别在应考作文中,由于时间有限,不少同学时间已到,但文章却没写完,只好草草收笔,这样会直接影响作文质量和得分的高低。古人云,“凤头,猪肚,豹尾”,此语可谓精辟之至。这三者任缺其一,文章就不是一篇佳作了。在记叙文中,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都要有记叙的要素;说明文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议论文则要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文章的各个部分就好比一台机器的各个关键器件,缺了任何一个,机器运转都会出现障碍,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在作文之前,一定要列一个结构提纲。如果作文已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在检查中,就要快速增添所要表达的内容,使文章的结构基本完整。
2.文章的各段前后次序要有利于表现主题。
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是对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文章的起码要求。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体现着作者思想开展的步骤。而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从逻辑上反映了文章的内在层次。好的结构层次分明,能把主题思想明确、完整、生动地表达出来。行文时要紧紧抓住中心,凡是和主题表达不相符的材料,在修改中必须删削,切勿求全、求多,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调动、调整,使其字、词、句、段的前后顺序更合理。
3.文章的每个段落要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
要使文章内容更好地为中心思想服务,在段落的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中尤其应考虑到合理的安排。段落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划分的,不同的主题内容就要体现在不同的段落里。各段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展开,中心句起着领起本段文章核心内容的作用。在写作中,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一段里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里集中说完,这样各段的中心才能集中体现。如果段与段之间的中心与内容衔接表达严密,整篇文章的主题就会更鲜明。
4.段与段之间要有相应的过渡。
过渡是指文章中使两个段落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层意思自然转移、紧密衔接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要有过渡,这是文章结构中代表作者思路的一个组织要素,它决定文章结构是否严谨,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严密,转换是否自然,直接影响文章的旨趣。而巧妙的过渡不仅能在形式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能在内容上揭示文章的逻辑联系,起到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5.作文篇章上要前后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章结构中具有特殊地位。如果文章前后呼应好,对突出中心也有很大帮助。有人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开头要尽快入题,不要曲折迂回。文章的结尾一定要紧扣中心,照应开头。俗话说得好,“编筐窝篓,重在收口”,结尾扣题好,可以收到“言尽旨远”的良好效果。对于应考作文,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档次,反之,则给人以仓促或累赘之感。
总之,要使自己的文章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佳作,文章写好后必须进行仔细推敲,发现不足之处,不妨采用前面几种方法去试一试,经过反复思考,反复修改,一定会有所收益。
(三)语言修改
作文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的,从这个意义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语言是作文的基础。作文的语言要使读者感觉到流畅,感受到吸引力。在作文修改时,应逐字逐句地推敲(包括标点符号)。当然,首先要正确,符合语言规范。这应该说是起码的要求。但还须花力气再使语言的表达生动些、活泼些、有力些,这才能感染人。这里存在几个观念问题:
1.语言的修改,看似是词句等很小的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更动,但事实上,它是牵连到段、篇等全局的。因此,不要孤立地作修改,要联系通篇,考虑到上下左右的关系。
2.注意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这当然是好的。但其前提是符合客观生活实际,不要使人感到是词语的堆砌,华而不实。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
我的学困点 我的学疑点
答案:
要点导读
1.提示:删,删去那些与主题无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洞、重复的内容;增,增加深化主题的内容,增加表述单薄的内容,增加记叙不具体的内容;改,有利于主题突出的要改,缺少关照对应的要改,记叙啰唆的要改,详略不当的要改。
2.提示:本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过于笼统,不够醒目;第二,首段和第三段的内容重复,都是列举现象;第三,第三段的沙漠植物名称不详,缺乏说服力;第四,第七段的例子的顺序安排随意,没有次序。
3.提示:从文章的第4段开始文章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出现混乱,这里有一个顺序的问题,一般的常规顺序是,先写历史,再写今天和未来;先外部,后内部;先面,后点。本文显然有违常规,显得十分混乱。调整一下即可,将第8段移作第4段,将第7段移作第5段。
第一次走出山窝窝
“娟子,回来吃药啦——”母亲那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又在深沉①的大山间回荡。
抬起头来周围是大山,低下头还是大山。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娘胎里出来②就在大山围成的框框③里生活,我只知道④出了家门⑤是小山,出了家里的⑥后门是大山。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山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欲望。⑦听老人们说山那边有许多好东西;听大哥哥、大姐姐们说山那边有许多新鲜事儿,女的都穿裙子,还有三层高的大楼。裙子是什么?三层高的楼?⑧那该有多高?可能比俺家门前的山还高吧!⑨山外边到底是啥样儿,我真想出去看看,我好像是在梦中似的幻想着。⑩
“娟子,这死丫头,怎么疯到这儿来了?跟我回去!”娘的 叫骂声打断了我 ,我被娘扯回了家。
回到家里,我坐在门槛上,出神地望着大山,我真想把大山看透,看到山那边儿。忽然一群大雁从屋后飞过来,向山那边飞去。晚上,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 梦见自己来到了山外,看到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许多新鲜东西。我好兴奋哟!
“娟儿,起来,快起来!”爹的叫喊把我从梦中叫醒。“娟儿,爹跟你商量件事儿。”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我是个女娃,爹从来没有这样和气地和我说过话。 我赶紧起来。“娟儿,你是个女娃,你再上学也是没有用的 ,咱山窝窝飞不出金凤凰的,再说你娘上次治病的钱还没还,咱今后就不上学了!” 听了爹的话,我呆住了。但望着爹因过度劳累,才四十多岁就苍老的样子,我的心在颤抖。 我决心自己挣钱上学。
俺知道山上有许多草药,于是我每天跟爹从地里回来,就一个人提着篮子上山采药,采蘑菇。 一天,一天,周围的几座大山,我挨着找。有时,赶不上吃饭,就啃点窝窝头,但我不觉得苦、累,只要让我上学,我啥苦都能受。有一次,为采一棵灵芝,我的膝盖都摔破了,我不觉得苦,一棵灵芝能卖许多钱呢!回到家里,娘心疼得直流眼泪。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城里收草药的。我把采的一筐草药都卖了,当我拿着8块3毛钱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可以再上学了。
从此,我便努力地学习,有时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我还在教室里学习,因为我有一个愿望。
八月里的一天,我接到城里重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哭了。全村人为我凑够了508元的学费。那一天,全村人都来送我。村里的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娃,你为咱山里人争了口气,出去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我使劲点了点头。“娟儿,你到城里别愁学费,只管安心学习,大家慢慢给你凑学费,供你读完高中,上大学。”正当我要走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挪动小脚过来塞给我两个热乎乎的鸡蛋:“娃呀,路上饿了吃。”我含着热泪告别了父老乡亲。
爬上山,翻过沟,又越过一道道岭,我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那山窝窝。
文章所写的事件比较平常,但底蕴极深。其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我”是被喧闹多彩的山外世界催醒的,走出穷山寨是当代许多山民的愿望。其二,“我”把追求知识看成是走出山窝窝的唯一正确道路,显出在精神上高于常人。其三,表现了新时代少年的勇气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作品告诉人们:只有精神上不为山窝窝所囿限,才能走出山窝窝。
但本文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有的句子结构欠佳,有的句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有的地方交代不明;有的段落衔接不自然。具体剖析如下:
①“深沉”,多表程度,与“大山”搭配不当,改为“重重叠叠”更形象。
②“从娘胎里出来”改为“一出娘胎”,“一……就”读起来顺多了。
③“框框”多用其比喻义,指事物的固定格式、范围。改为“圈栏”有立体感。
④“我只知道”和⑥“家里的”多余,可删;⑤“家门”包括大门和后门,改为“大门”。
⑦主语“大山”意思不明确,应该说明什么是“我”不能满足的。
⑧作者并不怀疑楼可以盖到三层高,只是想像不出高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能用问号。
⑨不是感叹句,只能用句号。
⑩状语太长,喻体“做梦”和本体“幻想”太相近。改为:“我痴痴地想,好像是在做梦。”
谁的声音可以省略,改“一阵”可以表现乍然而惊的心情。
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打断了我的痴想”。
主语应省略。
这段结构较死板。看到大雁与晚上的做梦缺少内在联系,应作较大修改。
“咦”,感叹语气词,感叹号在后面。
语气不顺,再说这种句式没能把强调的一点,即这次谈话的口气的特点表示出来。
“是”“的”多余。改为“你再上学也没有用。”
这句应改为“咱今后就……就不要再上学了!”“就……”觉得难于说出。
定语太长,其内部结构又较乱,故需改变句式,调整语序。
“蘑菇”文中未提及可以卖钱,也不属草药。
用“和”来连接“苦”“累”,读起来顺口。
“娘”为何心疼未说明,应加内容。
“盼……盼”被人用滥了。再说用在卖草药上,“大词”小用,不协调,可删。
主语可省去。
此段可以写得更简洁些。谁来收购,卖了多少草药,都可以不提。
逗号不应该用。
原句易引起歧义,使人误认为“我”以前学习不努力,改为“我学习得更加努力”。
“愿望”应点明,补充内容。
“学费”不妥,应是“费用”。
“那一天”指代不明。
这句话谁说的,不明。
这段送别场面的描写忘了“爹”“娘”。送别时,他们不会不在场。应补写他们当时的表情。
修改文:
第一次走出山窝窝
“娟子,回来吃药啦——”母亲那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又在重重叠叠的大山间回荡。
抬起头来周围是大山,低下头还是大山。这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出娘胎就在大山围成的圈栏里生活,出了大门是小山,出了后门是大山。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山间单调平淡的景致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欲望。听老人们说山那边有许多好东西;听大哥哥、大姐姐们说山那边儿有许多新鲜事儿,女的都穿裙子,还有三层高的楼。三层高的楼,那该有多高?可能比俺家门前的山还高吧!山外边到底是啥样儿,我真想出去看看,我痴痴地想,好像是在做梦。
“娟子,这死丫头,怎么疯到这儿来了?跟我回去!”一阵叫骂声打断了我的痴想,我被娘扯回了家。
回到家里,我坐在门槛上,出神地望着大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真想把大山看透,看到山那边儿。忽然一群大雁从屋后飞过来,向山那边飞去。“喂,大雁,你能告诉俺,山外是啥样子?”“娟子,你愣个啥?神魂颠倒的?”“娘,你说山外是啥样子,我能出去吗?”我问娘。“娟子,别做梦了,咱祖祖辈辈就住在这儿,咱就是这山里命,等你长到十八,找个好婆家就是你的福气。”我极不情愿地扭过头去。晚上,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梦见自己来到了山外,看到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许多新鲜东西。我好兴奋哟!
“娟儿,起来,快起来!”爹的叫喊把我从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醒。“娟儿,爹跟你商量件事儿。”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是个女娃,爹和我说话从来没有这样和气。我赶紧起来。“娟儿,你是个女娃,你再上学也没有用,咱山窝窝飞不出金凤凰的,再说你娘上次治病的钱还没还,咱今后就……就不要再上学了!”听了爹的话,我呆住了。但望着爹因过度劳累而早衰的面容,我的心在颤抖,他才四十多岁啊。我决心自己挣钱上学。
俺知道山上有许多草药,于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天跟爹从地里回来,就一个人提着篮子上山采药。一天又一天,周围的几座大山,我挨着找。有时,赶不上吃饭,就啃点窝窝头,但我不觉得苦和累,只要让我上学,我啥苦都能受。有一次,为采一棵灵芝,我的膝盖都摔破了,我不觉得苦,一棵灵芝能卖许多钱呢!回到家里,娘看着往外流血的膝盖,心疼得直流眼泪。
终于盼来了城里收草药的。我把采来的一筐草药都卖了,当我手里拿着卖草药得来的钱时,高兴得跳了起来,我可以再上学了。
从此,我学习得更加努力,有时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我还在教室里学习,因为我有一个愿望:考上城里的中学,走出这山窝窝。
八月里的一天,我接到城里重点中学的录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知书,我哭了。全村人为我凑够了508元的学习费用。动身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来送我。村里的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娃,你为咱山里人争了口气,出去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我使劲点了点头。“娟儿,你到城里别愁学费,只管安心学习,大家慢慢给你凑学费,供你上完高中、上大学。”村长摸着我的头说。一位老奶奶挪动小脚过来塞给我两个热乎乎的鸡蛋:“娃呀,路上饿了吃。”正当我要走的时候,我看见远远站着的爹娘,他们脸上既有为女儿而自豪,又有为自己当初目光短浅而自惭,更有为女儿远别而依依不舍的复杂心情。我含着热泪告别了父老乡亲。
爬上山,翻过沟,又越过一道道岭,我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那山窝窝。
总评:修改后的作文,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形象,段落间的过渡衔接自然、紧密,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 技能要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