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一、指导思想
二、说教材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说课提纲
根据《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要求,以育人为宗旨,以健康第一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中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等特点,以及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依据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比赛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比赛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创新意识,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一)、教材分析
《弯道跑和弯道跑接力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中的教材.
跑是人在适应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体育娱乐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跑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经常从事跑的练习,可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跑是运动竞赛的重要项目,也是各级学校体育课达标中的重要内容,在正规的田径运动中有短跑、中长跑、障碍跑、接力跑等;弯道跑是快速跑中的一部分,中长跑中弯道的距离占有很大的比例,故此学习弯道跑有它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存在体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的现象;运动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枯燥无味的练习比较反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颖的学练方法,激发他们的学练积极性。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明确跑的目的是发展速度,为中长跑打好基础。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弯道跑和弯道跑接力赛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协调、速度、灵敏等素质。提高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活动打基础。
1、教学重点:
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步幅大,手脚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
控制重心、克服向心力、传接棒时机的把握和提高速度。
(一)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二)示范法:
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三)练习法:
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一)听讲解、看示范
对技术动作进行了解。
(二)体验、模仿
实践体验中理解各技术动作的作用。
(三)自我展示
学以致用,在比赛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准备部分(8—10分钟)
1、场地器材:在两个相临的篮球场、4只接力棒。
2、课堂常规:教师接受体育委员报告,检查人数和服装,向学生问好 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安排见习生。
3、准备活动:围绕圆慢跑3圈做行进间徒手操和游戏:(1) 四肢运动 (2) 体转运动(3) 体侧运动 (4) 体前屈(5)活动踝关节,腕关节(注:全是4x8拍)(6)游戏:听数抱堆
1、弯道跑(沿圆圈快跑10—15分钟)
(1)原地练习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和手臂摆动的动作。
(2)在一个半径为15米的圆周上,用慢速、中速、快速等不同速度的跑,来体会和学习弯道跑技术。
(3)采用中速从直道进入弯道和从弯道进入直道的练习,掌握弯道跑技术及其衔接技术。
2、弯道跑接力赛(10—12分钟)
(1)提高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
(2)增加弯道跑的练习次数,使弯道跑技术的到掌握和运用。
1、集合放松
(1)深呼吸放松
(2)抖动上肢,下肢放松
(3)笑与不笑游戏
2、本课小结:作课堂小结, 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为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钟左右。
4、最大心率180次/分钟。
5、心率曲线:(略)
1、教学效果:
2、练习效果:
3、缺陷和不足:
4、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