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6《铸剑》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苏教版选修6《铸剑》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1 16: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铸剑鲁迅一、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1898年更名周树人。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前,是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一、背景知识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一、背景知识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迁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一、背景知识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创作出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辟了白话小说先河。《孔乙己》收录在《呐喊》中。一、背景知识1926年8月,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广州,在中大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上海,与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一、背景知识1936年10月19日清晨, 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作品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参考资料:
1、《鲁迅传》 王晓明2、《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3、《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4、《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5、《鲁迅评传》 曹聚仁6、《被亵渎的鲁迅》孙郁7、《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8、《鲁迅传略》 佚名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2、关于《故事新编》
鲁迅的《铸剑》收录在1936年1月出版的《故事新编》。 鲁迅曾说自己写《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免信口开河”。
但谈到《铸剑》却说自有出典,而且“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鲁迅自己回忆说“是取材于幼时读过的书”,“也许是在《吴越春秋》或《越绝书》里面”。
据查,在《吴越春秋·阂闾内传》与《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里均有《铸剑》故事的记载,而在鲁迅辑《古小说钩沉》中所收录的相传为魏晋时曹丕所著的《列异传》中也有记载—— 一、背景知识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日:“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镬。三头悉烂,不可分镬,分葬之,名日三王冢。 一、背景知识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也有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而叙述更为细致。对照鲁迅的重写,可以看出,故事情节与原本大体上没有多大出入,鲁迅说他的《铸剑》"写得较为认真",就是指的这一点。(参考资料:摘自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3、关于剑:
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一、背景知识 莫邪剑一、背景知识 莫邪剑一、背景知识剑的来历要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有“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之说。该记载表明,黄帝与蚩尤的时代,当时尚系初入青铜器时期,但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古远,历史悠久,故后人称之“短兵之袓”,确可当之无愧。 一、背景知识剑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于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直刺旁击都能运用自如,抵御匪寇与野兽都是必不可少。
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构造简单容易制造的剑已成为主要短兵器,成为社会各阶层必有之佩备。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历史。一、背景知识1994年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发现一把青铜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后,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提取十分不易。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一、背景知识早期铸造剑比铸造其他兵器难度大,特别是铸造需经特殊工艺的宝剑更加耗时耗力,因此只有有权势的人才能获得宝剑,剑于是成为帝王君主权利威严的象征。 在十八般传统冷兵器中,剑被称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帅”。在武行中剑多作为防身性兵器,由于携带美观,所以名士贵族多佩剑,久而久之剑被大众视作有智慧、有内涵、有身份的兵器。 一、背景知识在大多数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的大侠总是用剑,以此区别于使用暗器、毒药的旁门左道。
负剑行侠则意味着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剑的风雅气度和舞剑的表演性,最能给武侠作家提供空间去营造他们的诗意江湖。剑修长光洁的形态颇具优雅气质,自古还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睐。 一、背景知识李白终生以剑匣相伴,十五岁在峨嵋学剑,自称“我家青干剑,操割有余闻”。杜甫二十岁开始挟剑浪迹天涯,表达自己“拔剑欲与龙虎斗”的气概。
经过道教的神化与文人墨客的写意化,剑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兵器,而被赋予了正义、正气的道德伦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剑、家家悬剑的唐代,剑侠小说的出现让剑文化与侠文化融合一体,负剑行侠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二、作品解读1.鲁迅先生家世坎坷,家庭的破灭、民族的沦亡在即,他更容易体受到中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奸诈,从小便锻炼得敏锐而清醒,愤慨而坚强。 二、作品解读2.小说的主题是复仇,然而文中却分明有两种复仇。
一种是表面结构的复仇,这种复仇是亲情道德内的复仇。即,大王杀了眉间尺的父亲,眉间尺决心替父报仇,历经曲折,在黑色人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
潜伏在这种复仇之下的,是另一种深不可测的本质的复仇。即,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世界满目疮痍,到处弥漫着仇恨,人的躯体对人的灵魂犯下的罪孽无比深重,人已被这些罪孽压得无法挪动,而人的罪孽的起因又正好是人的欲望,即生命本身,所以无法挪动的人也不可能向外部进行复仇。
这第二种复仇才是故事的真正内核,被我们所忽略了的艺术精神。然而这样的小说是另有所图的。认真地反省一下,王身上具有的那些“恶”的成分——贪婪、自私的爱、专横残暴等等,难道不正是人所共有的本性吗?鲁迅先生以如此可怕的形象赋予社会中的个人,可见其对自身的严酷、决绝,对人类处境(当然首先是中国人的处境)深深的绝望。 二、作品解读这篇小说最初于1927年4月、5月发表在《莽原》上,题为《眉间尺》,1932年在编入作者《自选集》时改为《铸剑》。
应该是为了突出“剑”;然而在作品中“铸剑”却并不是主要内容,相反这是一个典型的复仇的故事,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弥合呢?
这里的“剑”当然也指物体的剑,但更指的是“精神之剑”即“复仇意志”,而“铸剑”也就是“铸造”复仇意志。干将铸造了这两把剑,同时也就种下了复仇的种子。这两把剑最后毁灭了眉间尺、黑色人和王,而实际上毁灭他们的却是复仇的意志,是仇恨。人铸造了仇恨,然后又亲手用这种仇恨毁灭了自己。
正是在这里,显示出作者的过人之处:在这篇小说里,他不仅宣扬了一种复仇精神,号召人们去行动;同时还对这种复仇与行动进行反思与置疑,因为这种对象性复仇在毁灭对象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并且毁灭自己的不是对手,而正是自己的复仇意志,或者说仇恨本身,而复仇的意义却难以真正确立,复仇最终成了抽象的行动,没有意义。 二、作品解读3. 眉间尺、宴之敖(者)形象:
作品是历史小说,叙述东周时期一个复仇故事。眉间尺、宴之敖是两个复仇者形象。
眉间尺是十六岁少年,开始性情柔弱,后听母说仇变坚决。
宴之敖是复仇精神化身,冷峻似铁,刚毅机智,为眉间尺、自己、一切被残害者,不吝割头与眉间尺一起向暴君讨还血债。通过着两个形象,表现了对暴虐黑暗势力,“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的反抗复仇思想。 二、作品解读4. 宴之敖这个人物是《铸剑》的核心。
宴之敖的黑,以夜来烘托,以火来陪衬。宴之敖用的武器是一把“剑”,而“剑”是兵器之主,通常是儒侠常用之物 ,往往就是复仇的象征。
小说中的眉间尺和王的形象对立而生,而黑色人的形象内涵则不明朗。残雪认为,王与黑色人均是眉间尺的另一个自我,眉间尺的复仇是人对自己的复仇(因为所有的罪恶都是人所为,所以人只有向自己复仇,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复仇),因为眉间尺的怯懦,所以必须有“另一个眉间尺”作为他的替代物而出现,来完成复仇的任务,这就是黑色人。
我们认为这个黑色人是鲁迅抽象出来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复仇本身,他就是挥舞刀剑扑向血肉之躯的复仇意志。当眉间尺正陷在困境中时,“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黑显出他的阴冷黑暗,而黑与铁组合则勾划出一个意志坚强如铁的人。他的“声音好像鸱鴞”,眼光如“两点磷火”,怪异诡秘而又充满生气和某种渴望。这样一个人心性阴冷、手段干练,找准时机,便将手中的利刃狠命一击!  二、作品解读5. 作品的现实意义: 本文发表于1927北伐革命胜利进军之际。1926年,北洋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在向北洋政府进军讨伐之际,鲁迅写了此文,虽是历史小说,具有现实意义。三、艺术分析1、改创新编的创意与手法(分寸的把握)
鲁迅在1936年2月1日致黎烈文信中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同年3月28日致增田涉的信中又说:“《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在作者看来,《铸剑》与《故事新编》中的其他篇目确实是不一样的,至少在作者创作时是如此。
这不一样的地方指的就是有别于“油滑”的“认真”。作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就说到:“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但这里的“油滑”与“认真”指的当然不是创作态度,而毋宁说是对新手法的利用上的考虑,所以“认真”就应理解为对传统手法的应用。
《铸剑》除了后面写辨认王的头颅那段稍有戏谑之意外,其他部分都非常严肃。而其他篇目中,如《理水》中“文化山”上学者们的古怪之谈都有一种嬉笑怒骂的东西在里面。 三、艺术分析《故事新编》从创作方法上说是表现主义。所谓表现主义,是作者把自己在一个时期积蓄的内心体验通过一种外在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感情乃至人格,无论是《补天》还是《奔月》、《铸剑》一直到《理水》、《非攻》、《出关》、《起死》,都是这样的。 三、艺术分析2、《铸剑》的浪漫主义特色。
表现为:深沉炽烈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离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等。 对暴君、压迫者反抗复仇,是鲁迅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宴之敖就是鲁迅反抗复仇精神的艺术化身,这就是浪漫主义重要特征。从想象奇特,情节荒诞等来说,都堪称浪漫主义的极致。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有感情,有气势。 三、艺术分析3、《铸剑》的讽刺手法及讽刺了什么? 运用漫画式夸张手法。
一是讽刺了王公大臣王后王妃的愚蠢,和正统的“义民”。
二是讽刺了顺民,他们以得见国王为荣耀,以磕头低而自豪的奴才性。这是鲁迅改造国民性主张在历史小说中的体现。三、艺术分析此外,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语言的准确性,也是这篇小说艺术“大观园”的一部分。
《铸剑》不但写出了惊心动魄、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还写了血仇得报以后的一场无可奈何的殡葬闹剧,使小说节奏从连续搏斗的紧张气氛得到调节,转向松弛,并在调侃嘲弄声中作结,尽情尽兴地表现了作者鲁迅独特的审美旨趣。 《铸剑》在以复仇为根本基调的背景下又暗含着一点奇特的感觉,里面杂糅着悲凉和嘲讽两种不同的美学因素,实际上有两类情感,体现着鲁迅“复仇”哲学的全部矛盾。一种是利他的精神以及铲除强暴的正义感;另一种是调侃,对国王的调侃,对眼前场面的调侃,同时也包含着对自身行动的自嘲,包含着一种冷漠、嘲讽的虚无情绪。这恐怕跟鲁迅早年接受的尼采的强者思想有关。四、思考练习1.联系当时社会现实,你能体会他的“复仇”之意吗?
2.说明作者对三王冢、干将莫邪等故事的整合改创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3.小说中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有哪些?
4.试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