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土流失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8 10: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水土流失我国水土流失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在全球屈指可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其中:水蚀面积:165km2 ,风蚀面积:191万km2 ,在水蚀、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 。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水土流失危害破坏土壤资源,导致可耕地的肥力下降,以及土地面积减少。
流失的泥沙进入江河、湖泊、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长期水土流失可导致土地荒漠化,又带来沙尘暴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灾害。  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造成的,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这个问题在我国尤以黄土高原严重。太 行 山长 城秦 岭日月山自然原因一、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二、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三、地面物质组成:不管是土壤类型还是地面中各种物质组成,都影响着水土的保持,对水土流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破坏植被营造宫殿农业垦荒伐木烧薪战争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露天开采)1破坏土壤的肥力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O 亿t,损失N 、P 、K 元素约4 000多万t。
2破坏地面完整
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例如,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平方公里一般有支、干沟50条以上;沟道长度可达5公里-6公里,个别地区达10公里以上;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3、泥沙淤积水库,阻塞江河,破坏交通,水旱灾害逐年加剧
泥沙逐渐沉降淤积 ,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 ,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 ,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
有些河流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另有,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近年来洪水水位高出地面12-14米,对荆江平原造成极大威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分别减少了37%和20%,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中,仅江西省就损失384.6亿元。
4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加剧区域贫困
生态环境恶化 ,加剧贫困。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 ,是贫困的根源 。尤其是在水土 流失严重地区,地力下降,产量下降 ,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 、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复垦回填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