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塑造健康行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塑造健康行为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7-10 10: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塑造健康行为——运动安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为依据,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目的,充分践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让学生体会运动安全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四章塑造健康行为第五节运动安全教学单元中第一课时内容,设置为水平五,该内容属于高中体育的必修内容,该内容贯穿于整个高中学段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本节内容动作共设置四个课时另加考核内容。运动安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锻炼与运动安全守则、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骨折紧急救援及打绷带等三个主要理论与实践学习内容,其中,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与骨折应急救援及打绷带处理技术动作极为重要,本节课通过思考、讲解、示范、讨论、分享、实践、评价等方法着重解决骨折应急救援打绷带技术问题。本节教学内容也是本章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部分,也是影响紧急救援的关键因素,更是生活实践中遇到危险时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在径赛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田径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健身的必备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在水平五学习中,对运动安全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高一年级学生因进入到青春期的综合因素而表现欲强、好胜心强、探究能力强;该年龄段学生语言组织、动手能力、模仿能力、思维敏捷等较为突出,但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阶段,自控能力低,运动安全环节中骨折打绷带作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心理、思想协调能力弱,在学习中要给予更多鼓励;在前面学习课时中,学生已掌握了前期的预习相关内容,对运动安全内容有一定的学习与了解,另外让其更多的通过自媒体等多途径了解骨折打绷带相关技术动作,相信学生表现一定很棒。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运动损伤骨折打绷带技术动作及概念,85%以上的学生技术动作正确;提高学生运动损伤应急处理及救援的能力,加强小组成员的协调配合,发展学生的应变能力。
2.健康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中急性损伤处理方法和骨折打绷带的基本技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应急救援的多种练习,形成正确的处理动作。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体验并加深应急救援带给自己勇于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并能够体现在自己的锻炼、生活与学习中。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骨折——打绷带
六、教法/学法
高一年级学生组织基本都是由教师或体委以及小组长指导进行,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语言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学法为观察法、模仿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
七、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图
授课教师 年级 高一 时间
课题 塑造健康行为-运动安全 课次 1
核心素养目标 运动能力 初步了解运动安全是塑造健康行为的关键环节。
健康行为 通过练习,并逐渐增加打绷带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打绷带动作方法。
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优良品质和自我提升的运动愉悦感。
重点 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难点 骨折——打绷带
教法 直观、讲解、启发、探讨 学法 观察、模仿、合作
场地器材 教学一体机、挂图、秒表、翻页笔、绷带、教学用书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及挂图设备 时间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教师查人数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节课内容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1-1坐整齐2-1向教师问好3-1认真听内容4-1明确安全 快静齐锻炼与安全损伤与处理骨折打绷带作业布置 3’
二准备部分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言: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一、体育锻炼与运动安全守则1.为避免发生运动伤病,同学们在体育锻炼和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应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运动的守则。二、思考(提出问题)1.通过观看运动员受伤图片想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进行讨论-总结-分享。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和理解性记忆一、1-1提高学生运动安全与紧急处理意识二、1-1学生观看后回答暨分享结果遵守运动规律了解身体状况;着装合理,运动项目佩戴护具;选择场所锻炼;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避免运动过度;集中精力;正确动作练习;遵守规则;提高预防损伤意识;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5’+8’
三基本部分 核心内容 三、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1.开放性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2.急性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3.骨折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4.观看运动员骨折图片、视频思考通过观看图片想一想如何打绷带?5.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进行讨论-实践-分享-考核“打绷带”技术。 三、1-1开放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包括止血、包扎、镇痛、固定伤肢和预防感染。2-1急性闭合性损伤处理方法包括保护、局部制动、冷疗、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五个方面。1骨折时应尽快将骨折断端做临时固定,使伤部不在活动,以避免损伤加剧,同时可减轻伤员的疼痛,并便于转送医院。1以小组为单位边观看边学习。1要求小组内角色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其掌握受伤打绷带技术。最后,进行讲解展示分享。 5’+8’+8’+4’
四结束部分 收尾 1.课堂小结2.分享收获3.教师强调4.布置作业5.向学生道别 1-1小组整理汇总2-1小组成员分享3-1学生自评补充4-1必修+选修5-1向教师道别 要求:积极发言、言简意赅、突出关键。 5’
课后作业 必修:1.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观看本节课相关教学内容;2.预习运动性腹痛、运动型哮喘、运动性肌肉痉挛等内容。选修:1.两人或多人一组演练手腕骨折如何施救,其中打绷带需要相互学习、相互配合。
激励话语 韶华不可追,努力奋斗正当时,我们一起勇毅前行。
课后反思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 45%-55%
平均心率 60-120次/分钟
八、作业设计
(一)必修作业
1.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观看本节课相关教学内容。
2.预习运动性腹痛、运动性哮喘和肌肉痉挛内容。
(二)选修作业
两人或多人一组演练手腕骨折如何施救,其中,骨折打绷带需要相互学习、相互配合。
九、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5%-55%(预估值)
练习心率:60次-120次/分(预估值)
1.教师查人数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
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一、体育锻炼与运动安全守则
二、思考(提出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进行讨论-总结-分享。
1.课堂小结2.分享收获
3.教师强调4.布置作业
5.向学生道别
(3)课后作业
一、开始部分
二、准备部分
三、基本部分
四、结束部分
三、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1.开放性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
2.急性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
3.骨折损伤的处理方式方法
4.观看运动员骨折图片、视频思考通过观看图片想一想如何打绷带?
5.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进行讨论-实践-分享-考核“打绷带”技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