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ppt2

文档属性

名称 《刺客列传》ppt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22 16: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荆轲刺秦王垦利一中顾明立前五段重点词句:1、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迁移)2、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到)3、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同“慑”,威慑)4、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同“默”;会面,见面)5、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交往;沉着稳重)6、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 前五段重点词句:7、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小结:叙述荆轲与人交往的情况:知柔知刚、能屈能伸儒雅、沉着稳重第6重点词句:1、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对待)2、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逐渐;将要)3、擅巴、汉之铙,右陇、蜀之山, (拥有)4、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锐气;武器装备)第6重点词句:5、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6、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为什么您还因为被欺侮的怨恨,要去触动秦王的逆鳞呢! 小结:太子与秦结怨,问计鞠武第7重点词句:1、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下来)2、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消除--的借口)3、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同“媾”,媾和)4、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通过)5、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拜访)第7重点词句:6、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 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这叫作‘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 7、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求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小结:太子接纳秦将
鞠武引见田光第8重点词句:1、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倒退;引路;拂拭)2、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仔细考虑)3、至其衰老,驽马先之。 (在前边)4、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小步快走)5、偻行见荆卿 (佝偻,弯腰驼背)6、不知吾形己不逮也 (形体;及,达到)第8重点词句:7、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虽然如此,我不能冒昧地谋划国事,我的好朋友荆卿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 8、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 小结:田光举荐荆轲
自刎而死节侠第9重点词句:1、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转达)2、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 (抵御;称臣)3、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 (交托使命)4、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 (坚决;推辞)5、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间或,有时;听任)第9重点词句:1、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 我告诫田先生不要对人讲的原因,是想使大事的谋划得以成功。如今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不会说出去,难道是我的初衷吗! 2、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我私下有个计策,认为果真能得到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国,用重利诱惑秦王。 小结:荆轲拜见太子
临危受命见义勇为、不畏强暴10-12段重点词句:1、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没有;拜见)2、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悬赏征求)3、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喜欢,高兴)4、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不过)5、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装)10-12段重点词句:6、杀人,人不敢忤视。 (抵触)7、其人居远未耒,而为治行。 (准备行装)8、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翻译) 秦国军队早晚之间就要渡过易水,那时即使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能办得到呢! 10-12段重点词句:9、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这样一来,将军的仇恨可以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洗除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10、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况且拿一把匕首进入难测的强大秦国。我暂留的原因,是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和他同去。 小结:为刺秦做准备:
信物、匕首、助手擅长辞令、果决勇敢小结:易水送别义无反顾 悲壮气氛第14段重点词句: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果真;抵触,抗拒)2、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排列,比照)3、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台阶)4、拔剑,剑长。操其室? (抓住)5、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同“猝”,突然;常态)第14段重点词句:6、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陈列,排列)7、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没有用来--的)8、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治罪,办罪)9、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译) 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第14段重点词句:10、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出现。 11、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 小结:廷刺秦王沉着机智
镇定自若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自读课文15-17段:1、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 (到,往)2、十月而拔蓟城 (攻克)3、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 (缓解,宽释; 代指国家)4、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 (追捕)5、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 (常常)自读课文15-17段:6、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东家,主人;满,全)7、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 (请他做客,款待)8、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 (渐渐;更加)9、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撞击)自读课文15-17段:10、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11、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满座宾客都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 12、甚矣吾不知人也! 我太不了解这个人了! 小结:秦王发兵灭燕高渐离朴秦王鲁勾践评荆轲末段重点词句:1、天雨粟,马生角 (落下)2、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交往;详尽地)3、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小结:作者赞词:肯定、歌颂五人义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