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的掌纹》自序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左手的掌纹》自序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5 14: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左手的掌纹》 自序——余光中学习目标:一、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的筛选,能准确填写“余光中先生基本信息一览表”,说出《左手的掌纹》一书的选文特点。
二、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概括出余光中关于散文创作的主张并做好摘要。
三、研读文本后,能依据文中相关信息说出重要词句的含义。
四、结合个人的散文阅读经历,评价余光中在《左手的掌纹》中所呈示的散文观。一、生字词
眸子 móu 洲渚 zhǔ 囿 yòu 仓颉 Jié
魑魅 chīmèi
魍魉 wǎng liǎng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全面介绍作者自身的相关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作者的创作历程、散文观念和全书的选文特点。
(其中4一5节介绍作者的创作历程,
6一11节介绍散文观念,
12一15节侧重谈《左手的掌纹》这部散文集的选文特点。)
二 、重点解决: 1 采用找关键词的方法,从全文筛选信息,填写下面这张表格 余光中先生基本信息一览表1928.9.9江苏南京金陵子弟江湖客台北高雄
南京香港诗文
评议诗900
散文150《左手的
掌纹》江苏文艺冯亦同广义散文强调散文“应该注意语言的密度、弹性与质料”,散文可以成为“重工业”,提倡“大品”散文
二、文本研习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说自己“是广义的江苏人”,“广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作者连用了两个“快慰”,这两个“快慰”的起因一样吗?明确: 1、这里的“广义”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自己生在南京,二是说母亲积妻子都是江苏常州人,所以应算是双重的江苏人。这个词语透露出作者真挚浓烈的乡情。2、不一样。第一个“快慰”是因为余先生的作品在生于斯、长于斯并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古都南京出版。第二个“快慰”是因为“这本《左手的掌纹》是由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编选的”。1.文章的6一11节主要介绍了余光中先生的散文观,请用简洁的话语分别概括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1)6节:总述余光中的散文观,并就散文的表达方式作进一步的论述。
(2)7节:谈散文的篇幅、格局与气势
(3)8-9节:结合自己的创作谈散文的语言
(4)10-11:谈散文的文体研读第二部分2.余光中 写散文起步不久,就认为“散文需要革命了”。从这篇序文看,他所说的散文革命包括哪些主张? 散文观的核心:
强调散文“应该注意语言的密度、弹性与质料”,散文可以成为“重工业”,提倡“大品”散文。这一观念可以具化为如下的五点主张:(1)在表达方式上,应兼擅叙事与写景,使作品既能“蹑虚”,又能“落实”,从而出虚人实、虚实相生。
(2)在篇幅上,应突破五四以来的小品文的限制,既可短到数百言,也可长至数千言乃至逾万言。
(3)在格局与气势上,应突破橄榄、清茶式的固有散文模式,扩大格局,加强感性,并且取法于其他的文类和艺术。
(4)在语言技巧上,应追求中文在句法、文法、章法、节奏及修辞方面的多元的弹性,“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
(5)在文体上,主张众体兼备,力求做到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
3.“每隔一代,至少每隔五百年吧,中文的老凤凰就应该重投造化的炼丹炉里,去经历火劫,净化出一只新雏凤来。”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明确:
每隔一段时间,都应对中文的句法、文法、章法、节奏,以及修辞学习用的手法进行大胆的改造铸炼,以增强文章的弹性和生命力。 4.根据上下文语境,简要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 )散文也不妨发展重工业。
(2)所谓白话文不应该止于白话,而也是一种“文”。
(3)至少对我而言,最有效的文体应该使用最多元、最有弹性的语言。
(4)综观我所致力的四大文类——诗、文、评、译,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重工业1、散文的“重工业”相对于小品文的“轻工业”而言,是指散文创作所应追求的驰骋的空间,即“大品”,包括突破篇幅限制、扩大格局、加强感性、取法其他文类和艺术、锤炼语言技巧、讲求众体兼备等。文“文”指生动活泼、具有表现力的文学化语言,是一种多元化、富有弹性的语言。多元这里指散文语言的变化多姿,即白话、文言、俚语及适度西化的有机融合不伦不类在这里活用“不伦不类”一词,用以指不拘泥于那种僵死的规范,强调各种表达方式的有机融合,说明文集中的散文诗兴不浅,而评论文章文情颇浓。 5.《左手的掌纹》在选文上有哪些特点?请概括说明。(1)篇幅长短不一。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
(2)文体不拘一格。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
(3)有较强的代表性。所选广义散文五十多篇,约占作者在这些文类上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强;
(4)各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其中的散文诗兴不浅,而评论文章文情颇浓。  6.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谈一谈“谢谢冯亦同先生抬举我的左手,让读者相一相纵横的掌纹”一句中的“左手”指什么?“掌纹”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左手”指散文。“纵横的掌纹”的深层含义是指《左手的掌纹》这本散文集所勾勒出的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7.作者为什么以“左手的掌纹”命名文集?《左手的掌纹》是余光中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写散文比写诗几乎晚了十年因此,在他看来,自己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取此名,从作者角度说,正是要把自己的左手——散文部分亮出来给读者看;从编者的角度看,能更好地体现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艺术才华。同时文集整体勾勒了这位活跃在当代世界华文之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的 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左》所展示的掌纹与指印,正是作者一生的峰回路转、心事纵横。8、你觉得“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信息以及全书的选文特点和文集的命名原因”这些信息对读者阅读全书将会有什么帮助?(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对全书所勾画的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有宏观的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关于“金陵子弟江苏湖客”的记述,清晰地标明了作者的故土记忆、文化濡染,是全书的提要。
(2)了解全书的选文特点和文集的命名原因,使读者易于把握全书的艺术价值,方便、快捷地领略全书的艺术风貌。课堂练习“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故事,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四十三年。洪水成灾,却没有滴溅到我唇上。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的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魄散,被西潮淘空。 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台湾是妻子,因为我在这岛上从男友变成丈夫再变成父亲,从青涩的讲师变成沧桑的老教授,从投稿的“新秀”变成写序的“前辈”,已经度过了大半个人生。几乎是半世纪前,我从厦门经香港来到台湾,下跳棋一般连跳了三岛,就以台北为家定居了下来。其间虽然也去了美国五年,香港十年,但此生住得最久的城市仍是台北,而次久的正是高雄。我的《双城记》不在巴黎、伦敦,而在台北、高雄。
从母亲到妻子 我以台北为家,在城南的厦门街一条小巷子里,“像虫归草间,鱼潜水底”,蛰居了二十多年,喜获了不仅四个女儿,还有廿三本书。及至晚年海外归来,在这高雄港上、西子湾头一住又是悠悠十三载。厦门街一一三巷是一条幽深而陷秘的窄巷,在其中废过有如壶底的岁月。西子湾恰恰相反,虽与高雄的市声隔了一整座寿山,却海阔天空,坦然朝西开放。高雄在货柜的吞吐量上号称全世界第三大港,我窗下的浩淼接得通七海的风涛。诗人晚年,有这么一道海峡可供题书,竟比老杜的江峡还要阔了。
不幸失去了母亲,何幸又遇见了妻子。我的慈母生我育我,牵相我三十年才撒手,之事便由我的贤妻来接手了。没有这两位坚强的女性,怎会有今日的我?大陆与海岛更是如此。所以在感恩的心情下我写出《断奶》一诗,而以这么三句结束: 断奶的母亲依旧是母亲 断奶的孩子,我庆幸 断了嫘祖①,还有妈祖② 海峡虽然壮丽,却像一柄无情的蓝刀,把我的生命剖成两半,无论我写了多少怀乡的诗,也难将伤口缝合。母亲与妻子不断争辩,夹在中间的亦子亦夫最感到伤心。我究竟要做人子呢,还是人夫,真难两全。无论在大陆、香港、南洋或国际,久矣我已被称为“台湾作家”。我当然是台湾作家,也是广义的台湾人,台湾的祸福荣辱当然都有份。但是我同时也是,而且一早就是,中国人了:华夏的文明是我与生俱来的“家当”,怎么当都当不掉的,而中国的祸福荣辱也是我鲜明的“胎记”,怎么消也不能消除。然而今日的台湾,在不少场合,谁要做中国人,简直就负有“原罪”。明明全都是马,却要说白马非马。这矛盾说来话长,我只有一个天真的希望:“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注释:①螺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螺”读léi。②妈祖: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信奉的女神。 1.文章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深厚乡情?请用四个双音词概括。 明确:土地(或“地理”)、人民、历史、文化。
(答对一点得1分。前三点答“后土”、“龙族”、“故事”不得分。) 2.解释并分析下面的语句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断了螺祖,还有妈祖 答:???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离开了祖国大陆,又到台湾,这两块土地都是作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1分)表达了作者对大陆和台湾的热爱与感激。(1分) ???????????????????????????????????????????????????????????????????????? ?????②明明全都是马,却要说白马非马 答:?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明明全都是中国人,却要说台湾人不是中国人。(1分)揭示出妄图把台湾和大陆割裂开的论调的荒谬。( 1分)??????????????????????????????????????????????? 3.文中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联系全文谈谈这两个比喻的含意
作者21岁以前生活在祖国大陆,此后在台湾居住时间最长,如同一个人由母亲生养哺育,成后年与妻子共同生活。(2分)大陆和台湾就像作者的慈母和贤妻,给予他精神力量,成就了他现在的一切。(2分)母亲与妻子若不和,夹在中间的男人伤心为难,正如台湾和大陆因为政治原因分隔,身在台湾的作者两难割舍,呼吁不要因政治割断文化的血脉。(2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是为了始终不忘中华文化的血脉根源。 B.作者的女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无法理解他为她创作的古典诗词《菩萨蛮》。 C.文中借《双城记》的典故,表明台北、高雄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 D.作者早年不得志,在台北深巷寂寞蛰居,晚年终于在高雄过上了称心的生活。 E.文章以“胎记”为喻,生动地表明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与祖国祸福荣辱与共。 ???????????????????????????????????????????????????????????????????????????????????? B、D(B文中“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表明如果忘记传统,一味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就无法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了;D“早年不得志”与文意不符,从文中“喜获了不仅四个女儿,还有廿三本书”可知)答对一项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