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7 18:0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我们拥抱满怀的优美——《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刘亮
【教材简析与教学构想】
《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主题单元“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中收录的第5首诗歌。前4首,均为简短的律诗。
诗歌所描绘的春江,正是我和我的学生所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片土地。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美誉的仪征,据说就是诗人张若虚的故乡。在家乡的土地上,学习前辈诗人讴歌赞美家乡美景、抒发家园之思的诗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引领着学生,在走进这首诗歌,走近作者的同时,进一步走进诗歌营造的生活境界之中,走进唐诗的文化氛围之中,最终使唐诗之美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一直崇尚语文的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合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文。所以,我在这课的设计上,始终立足于激情这个情感基调,来营造教学所应有的氛围。我不想在这课的教学中强化诗歌技法,也不想落实语文基础知识,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美。我要让学生明白,唐诗是一座不朽的宝山,只要用心品味,在这里完全可以找到所有的美好。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在美的感召中走近诗歌
课前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营造授课所需要的氛围。
因为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很疲乏,精神状态不好。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我先组织学生进行“入静”活动(内容略,编者注),然后才开始上课。
《春江花月夜》音乐再起,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的声音,如同天籁。在音乐陪伴下,我开始用抒情的话语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宁静而又清纯;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穿透和打动,一切世俗的丑陋和鄙俗,都在诗意的光泽里消融;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浸润着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任情感汇集成河流,千年不息,一直流到宇宙的那一端……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大爱与大美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也一起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与华美吧。请大家打开书本,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品读这首传唱千古的经典诗歌。注意,用心品读,不要发出声音。”
教学过程二:静读涵泳,初品感受诗歌的内容之美
学生默读,教室依旧一片寂静。
我也在心中默默地背诵着整首诗,我的速度比学生们要慢,当我默背结束时,我看见有些学生已经开始悄悄地翻阅手中的教学案了。
“阅读,就是和高尚的灵魂在交流。当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身心投入到《春江花月夜》的吟诵之中时,同学们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请同桌之间简单交流。”
学生开始轻声交流。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静静地阅读诗歌后,心中有些什么样的感觉?你说说?你感觉到些什么?”
“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大大的,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明月映照下,江水澄澈,江上没有帆,没有任何东西,只有无边的空阔……”这个学生说得很诗意。
“你读出了一种辽阔和寂静。你呢?”我转向另一名学生。
“除了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月,我的大脑中还出现了淡淡的雾气,这雾气在江面上轻轻飘荡着,时有时无。天地显得格外的空旷、寂寞。”
“你在辽阔和寂寞之上,还读出了缥缈,读出了灵动。”
“月亮很亮很高,一个人很孤独……”第三位同学站了起来。
“谁?这个人是谁?”
“作者。”
“作者吗?在诗歌中,我们应该称他为什么人?”
“是……抒情主人公。应该在初春季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比较寒冷,抒情主人公一个人静静地伫立在长江边上,一会儿仰头望月,一会儿低头观水。由这孤独的月和流淌的春水,他想到了家乡,于是心中充满了忧伤。”
“你的感觉很细腻,有景有情,很好!”我为有这样灵动的学生而欣慰。
……
教学过程三:浅吟低唱,二品诗歌的画面之美
“静静阅读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的优美意境,体味到了春江花月夜清新迷人的气息。下面,让我们轻声吟诵这首诗歌。用我们的轻轻吟诵,来进一步品味诗歌的美。我给大家配乐,同学们自己轻声吟诵诗歌。”
学生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中,开始轻声诵读。我在黑板上把容易读错的两个字的字音标注出来:不胜(shēng)愁、砧(zhēn)。
“刚才咱们描绘了大脑中出现的图象,现在,咱们品味品味大脑中体悟到的美。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行吗?”
“我觉得整首诗歌轻声读下来后,有一种寂静优美的感觉。”一学生说。
“噢,你读出了寂静优美。这种美,你能不能用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表达出来?”我追问道。学生思索着,没有回答。“表达不出来,是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不对?”
“是。”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大脑中有无数的图画,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来。再请几位同学谈一谈吧,或许他们能表达出来的。”
“我读出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江水缓缓东流,明月高照,微风吹动了闺房的窗帘,也吹动了闺中人的相思之情。”
“我的大脑成大杂烩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美景都混在里面,组成了一幅画。在清静明透的意境里,它们融为了一体。”
“我感受到的是月色微红,花瓣飘落。”
……
教学过程四:推荐朗读,三品诗歌的音韵之美
“美,在我们的心头轻轻荡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遍诵读下来,同学们的感受更深了。印象中不光有了景,还有了人,更有了情。不过,刚才都是自由诵读。现在,咱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单独演绎一下。大家最愿意听哪位同学朗读?”
可能因为后面有几十位老师听课的原因,学生你望我,我望你,没有人提名。实际上,这个班级朗诵水平整体也不高。
“那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推荐了。你推荐一位,怎么样?”我点了一个女生的将。
这位女同学站起来,目光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级里巡视着,却找不到理想的目标。也难怪,分科后重新组建的班级,相互间还不是很熟悉。而前一阶段学习也没有进行朗读活动。
“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就你自己来,怎么样?为大家精彩演绎一下,把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展示出来。我来为你放音乐。”
这位女生的朗读有点味道,但还是有些欠缺。
“朗诵得很好,注意了捕捉诗歌意境。请注意,‘沈’这个字在这里念‘沉’。”我知道此时不宜多指点朗读技巧。
“三次诵读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了。我看见有同学刚才在别人朗读时不断地摇头,是觉得她读得不够好吗?读诗其实就是在交流,在用自己的心和另一个灵魂在交流,各人心中的理解不同,朗读时的处理也就会出现差异。但只要用‘心’去读,我们就会在感受领悟思考中获得很多。”
教学过程五:个性阐释,四品诗歌的意境之美
“欣赏了这位同学充满情感的诵读后,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是也有一种大声朗诵全诗的欲望了?下面,咱们来个自我陶醉式的自由诵读。每个同学,都挺直了腰杆儿,用自己的理解,大声诵读这首诗歌。记住,要陶醉于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
学生自由诵读。
“有没有自我陶醉?”
“有点陶醉了。在朗诵中,我的大脑中始终浮现着那轮皎洁的江月,此外是背景的宏大,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
“我陶醉于这中国水墨画般的艺术境界中。我的脑海里,除了月光,一切都是朦胧的,岸上的花,水中的船,缥缈遥远。”
“我突然有了一种孤独感,感觉到无论月还是人都是孤独的。”
……
“大家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感受都是独特的,是我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解读诗歌后的产物,这就是个性化诵读。然而,每一首诗歌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自由解读的意象和意境外,也有我们应该共同把握的东西。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哪些意象?”
学生齐答:“春、江、花、月、夜。”
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五大意象中最主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象“月”。学生通过品味诗中10多处写月的诗句,明白了这首诗在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块内容,以“但见长江东流水”为界,前一部分由景入思,后一部分由景入情。
教学过程六:意境再造,五品诗歌的情感之美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减下一小块来欣赏一样,诗句也是不能用来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试着用散文的语言来展现自己心中的那幅画面。注意不是翻译,而是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去渲染去创造。文字一定要优美。”
学生在积极地创作,我在下面巡视,适时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以指点。5分钟时间到,我挑选了几位描写得形象生动的同学来发言。先让他们朗读自己所描绘的诗句,然后再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见。’ 月光皎洁,大地如披上一件洁白的纱衣。置身江畔,举首四望,只见万里长空,如牛奶洗涤过一般,深蓝中带着乳白。而江水在这月光的笼罩下,也如同流淌着的不是清冷的水,而是一江的牛奶。明明能感受到流霜的侵蚀,睁大了眼睛,却也无法发现霜的行踪;明明能感受到江滩上沙的细腻和温柔,却不知这沙,到底是自身洁白,还是月华的漂染……”
“多美的境界,多奢侈的想象啊。你该用多少牛奶才能把这天地洗个遍呀。”不知我这样调侃是否合适。学生们善意地笑了起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天地间一片空明,只有一轮皓月高悬着。这轮月啊,没有一丝的杂质,宛如一轮纯粹的美玉;这长江和长空啊,纯净得如同盘古刚开辟出的世界,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虫鱼,没有忙碌的人类,只有永恒的天、永恒的地、永恒的长江、永恒的一轮孤月……”
“真好,永恒与纯洁,你的两个关键词。”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诗歌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不要评价,只是描绘出情景来。”我纠正道。
“噢。剪纸般的月亮粘贴在瓦蓝色的长空,长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是一望无际的碧蓝的江水。这江水蜿蜒着流向东方,在天边处和大海和蓝天融为一体。时空凝固,凝固在这早春二月的江南,凝固在这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的江畔。”
一阵又一阵掌声,从教室里响起。
教学过程七:师生共读,在美读中拥满怀优美
“这节课,我们通过五次诵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我们的心灵和张若虚的心灵进行了对接。然而,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经典中无穷无尽的意韵和浩瀚博大的情感,我们大多还没有能够领悟。这是一种阅读的遗憾,但也是一种阅读的动力。因为这些我们暂且没有光顾的内容,就是我们未来继续阅读的动力。课的最后,请给我一个机会,我渴望着把我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通过我的朗诵传递给同学们。”
我点开背景音乐,当音乐的一个小高潮过去后,才开始了我的诵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我是一个热爱诵读的老师,对朗读有一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随着我的诵读,学生们再次沉浸到那虚无缥缈美不胜收的境界中。许多学生开始跟在我的后面轻轻朗诵着,几个句子后,就发展成了一种全班的跟诵。
有一种来自诗歌、来自朗诵、来自心灵的美,从教室里生成,然后溢出窗口,弥漫向四面八方。
朗诵结束后,有个半分钟的静场,直到下课的音乐响起。
【教学评点】
这是一节情境教学的典范之作。培养学习的心境,渲染课堂的气氛,品味拓展文章的意境,是该课成功的三大因素。
酝酿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刘老师做得细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位。在飘然如天籁的《春江花月夜》古曲声中,“组织学生进行‘入静’活动”,这是“此时无教已有教”的情境教学的良好开端。
教学是需要气氛的。刘老师恰如其分地使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江花月夜》乐曲,将古曲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还归功于刘老师文学性极强的课堂语言。除了那如诗如曲的开场白以外,像“一种宁静,一种温馨,恰似柔柔的春水浸润着我的心田。……木桨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这样丰富优美的文学性教学语言随处可见。好的语言就是诗,刘老师的课堂是诗的课堂。
诗歌教学,品味意境是关键。刘老师在学生体会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境之前做了大量工作,精心设置了“营造氛围”等四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而创设的情境,除了愉悦学生身心,激发学习兴趣外,就是为学生进一步走进诗歌,进入教学的关键环节 品味意境做准备。品味意境,刘老师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即“个性阐释,四品诗歌的意境之美”和“意境再造,五品诗歌的情感之美”,由诗原有的意境引发学生思维空间中新意境的创造,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其中,即使是艰难的诗的意像分析,刘老师也不忘用朗读的方法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自己参与情景的创设,自己走进诗歌的深处品味诗的意境。
看吧,《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被学生演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多么丰富多彩。学生感受到了诗的美,文学的趣味,学习的快乐,走进了诗歌,走进了自己的心灵,个性发展了,精神世界丰富了,怎么不能说这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是情境教学的典范呢?为刘祥老师鼓掌!(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唐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