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2 06: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江苏省丁沟中学 陈庆德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在第二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后,专设了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该专题有4首诗,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系教学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教学目标:
1、增进对李白个性的了解,对李白诗歌风格的了解。
2、了解古体诗的样式,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并赏析诗歌里的思想情感。
3、领会本文的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进一步了解诗人;了解背景;朗读;理解,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一、导入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颗巨星。他饱读经书,他漫游天下,他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既朴实动人,又境界壮阔。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朴素的明快和瑰丽的浪漫就这样完美地统一。今天我们来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了解作者和有关背景
1、学生简介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童年受老婆婆铁棒磨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启发,始博览群书,而且诗才早成。少年时代爱剑术,有豪侠之风。唐玄宗开元13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任供奉翰林,属非正式官职。后遭权贵嫉恨,受排挤离京,时间仅一年余。此后,李白又以东鲁、梁圆为中心开始了长达10年的漫游生活,写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名篇。这期间,他与杜甫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传为中国文学史的佳话。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平乱报国的愿望,进入永王军队的幕府。不料,永王李璘与唐肃宗(李亨)发生冲突,兵败被杀,李白也被牵连下狱,并被长流夜郎国。所幸,流放途中遇赦东还,途径三峡写下名篇《朝发白帝城》。晚年漂泊困苦靠投亲靠友度日,唐代宗元年十一月死。有人说于一个月夜,在船上李白入水追月而死。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诗人。贺知章赞誉他是“天上谪仙人”,后世人称他为“诗仙”。他的诗直接继承屈原的浪漫主义传统,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的诗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现《李太白全集》存诗近千首。)
2、了解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天宝四年即“赐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乡”的第二年,是他政治上首次失败后的作品。李白在长安受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心情苦闷,于是开始浪迹天涯,欲求暂时的解脱,便寄情山水,游仙访道。当时正安排远离东鲁南游越中,便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3、题目的理解
题目该如何朗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题目该如何解释?
(写下“梦游天姥吟”,作为向东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的临别赠言。“吟”,是歌行体的一种;“留别”,是临去以诗告别的意思;“天姥”,是山名,是即将要去的地方;“梦游”,这里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非真做了梦。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中游历天姥山,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个性解放和理想世界的追求。)
三、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天姥(mǔ) 瀛洲(yíng) 天台(tāi) 剡溪(shàn) 渌水(lù) 屐(jī)
倚石(yǐ) 暝(míng) 殷岩泉(yǐn) 栗(lì) 欲雨(yù) 澹(dàn)
石扉(fēi)訇(hōng) 青冥(míng) 恍(huǎng) 脚着(zhu)
2、节奏提示
用心体会内容,读得节奏鲜明;
换韵处可作适当停顿,韵脚要读得响亮。
3、指名朗读
4、听配乐读
5、散读
四、积累字词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信难求——或可睹——势拔五岳——因之
2、交流
(确实。或许。高出。依据。)
五、背诵第1段、第2段第1层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积累字词,赏析课文
过程:
一、检查背诵已教内容,齐读未教内容
二、积累字词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忽已暝——殷岩泉——栗……——欲雨——列如麻——恍惊起——惟觉时——向来
2、交流
(天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声音很大地震响。都是使动,使战栗,使震惊。动词,下雨。麻地。恍然。惟,只是;觉时,醒时。刚才。)
三、分析第2段层次,帮助背诵
请你将以上部分,划分层次
(1)登山前的游程(飞度镜湖——剡溪——身登青云梯)
(2)半壁奇见(海日——天鸡——路——熊咆龙吟)
(3)天气骤变(云——水——闪电)
(4)进入仙府(洞开——金银台——神仙来到)
(5)梦中惊醒
四、赏析提问:
1、这些奇异景象蕴涵着作者思想情感?(非凡的景和物,仙人聚会,自由自在,超凡脱俗,表现着诗人向往的境界)
2、为什么安排的仙人聚会没有自己?(所见所闻而不所有,正是由于现实的折射)
五、背诵、默写第三段
六、整体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1、第3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一段历来被认为是最精彩之处,精彩在什么地方?
(点睛之笔,是真实情感的表露,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个性解放和理想世界的追求。)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七、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