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铃兰花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一、学习目标:
⒈诵读课文,理清文本思路。
⒉诵读文本,理解课文主旨。
二、作者介绍: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作家。原名洛弗罗·库哈尔,生于科鲁什卡。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家务农,后赴维也纳入高等合作社学校求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参加南斯拉夫共产党,曾被迫流亡国外多年。后秘密回国。1941年为斯洛文尼亚解放阵线的发起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关禁在纳粹集中营战后当选为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议员和斯洛文尼亚人民共和国人民教育委员会主席。他在农村务农时即开始创作活动,1935年出版小说《与水搏斗》,受到文学界的重视。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奥匈帝国和南斯拉夫独裁统治时期的生活,贯串着反对民族压迫的精神 小说 纵火者 (1939)描写科鲁什卡人民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的斗争。小说《妙龄》 (1940)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一支斯洛文尼亚军队起义的过程。小说《小坑》(1941)写南斯拉夫统一之后斯洛文尼亚的生活。他的作品还有《从科特利到贝利沃德》(1945)、《在国外土地上的战斗》(1946)、《我们的界石》(1946)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文本赏析:
⒈以“铃兰花”为题,有什么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⒉本文开头写“地狱”景象,概括其特点,谈谈其作用。
四、问题探讨
⒈本来以“铃兰花”为题,仅仅安排第三部分,故事已经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此之前写到地狱去放牧?为什么还要如此详细地写“地狱”以及对“地狱”的强烈恐惧?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学习小结:
学习本文以后,我的收获有:
六、作业:
⑴本文开头写“地狱”景象,概括其特点,谈谈其作用。
⑵本文写作有什么特点?从叙述和描写方面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