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故事》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鞋的故事》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3 11:0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堂 学 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 《鞋的故事》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提示】全文共有38个自然段。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1—2段为第一部分,写作者自己对“家做鞋”感情;
3—37段为第二部分,写发生在自己与小书绫之间关于鞋的故事;
第一层,3—6段,柳嫂介绍小书绫的情况。
第二层,7—22段,写自己与小书绫见面的情形。
第三层,23—33段,写小书绫为作者做了第一双鞋,作者很珍重。
第四层,34—36段,写小书绫为作者做了第二双鞋。
38段为第三部分,抒发感慨,升华主题。
2. 通过作者的叙述,你认为小书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提示】3-6段中柳嫂的介绍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婆家是自己找的,定婚以前,她还亲自到婆家私访一次”,说明这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姑娘;“定婚以后,她除拼命织席以外,还到山沟里去教人家织席”,说明她有着勤劳的品格;“吃带沙子的饭,一个月也不过挣二十元”,说明她肯吃苦,但收入低微,生活艰难。
7—22段,作者的观察:“她的额头上,过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有了几条不太明显的皱纹”,说明主人公生活艰辛; “脸面清秀,嘴唇稍厚一些,嘴角上总是带有一点微笑”,反映了主人公善良的性格;“很注意地看了看我伸出的脚”,反映出小书绫做鞋手艺的高超。
23—33段,小书绫为作者做了第一双鞋“我当时有一搭没一搭,没想她真给做了”,反映出小书绫为人仗义的一面。
(二)细节探究
1. 文章1、2段以时间为顺序陈述了自己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鞋的关系,说明从“幼小时”到“现在”自己对“家做鞋”的感情。叙述文字有什么特点?这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提示】两个段落的叙述,简洁、明了,目的是为下文引出主人公小书绫作铺垫。
2. 文中写了小书绫的两次送鞋,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提示】第一双是感激之情,“活儿做得精致极了,下了工夫哩”; 第二双是情面之情,“这活儿做得太粗了,远不如上一次”。
3. 怎样理解文末“我们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存在了,长期走过的那条饥饿贫穷、艰难险阻、山穷水尽的道路,也就消失了。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提示】表面是讴歌新时期农村面貌的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鞋的消失也就象征着广大农民告别饥饿、贫穷、艰险等恶劣的生活境遇,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像小书绫这样勤劳“心胜”的人一定会有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深一层面其实是作者对寄托在“家做鞋”上、渐渐消失的朴素的民族精神的一种隐隐担忧,表达了作者的某种忧虑:“家做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不是它的消失就能赶走饥饿、贫穷?
4.文中的小书绫们在这里具有某种代表意义,那她又代表着什么?
【提示】作者通过刻画“小书绫”这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通农民的美好人格,来传达自己浓郁而深沉的民族文化情结。于是,作者才不惜笔墨从各个角度去展示小书绫的有心计、能吃苦、勤快、质朴、热情,甚至文章最后,作者还祝愿“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纯朴美丽的素质”“永存”。“也许”这个不确定的词,期望中隐含着淡淡的忧虑。但愿美好的自然风光,人类美丽的心灵、淳朴的品格,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生存际遇的改变而丧失。但是,作者的“家做鞋情结”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现今仍旧还是一个夙愿,物质的追求,在增加了人们生存压力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作者对硕果仅存的一点东西心怀忧虑。
5.选文两次写小书绫送鞋的写法有什么不同?文中的对话对塑造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小书绫两次送鞋,所费得笔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写的比较简略,重在表达作者的“喜出望外”“珍重”之情,第二次增加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在对比中揭示主题,表达了对物质文明下农村女孩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作者通过大量的对话描写,或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或侧面表现人物性格。如与小书绫得正面对话,表现出了她淳朴、善良、热爱生活的性格;写与柳嫂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小书绫的生活状况。
(三)思维碰撞
作者通过“小书绫送鞋”这个故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物质文明对人思想的冲击,已经让美好的东西逐渐消逝。对于这种忧虑,你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里,人的需求应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乎两种:一是物质的渴求,这种渴求像金;一是情感的渴求,这种渴求像水。从外表看来,这个纷扰的世界楼群越来越密,汽车越来越多,谎言越来越高明,真诚越来越稀疏的时代里,闪烁的黄金真的好像诗意的流水更有魅力。但我们要坚守住自己心中那高尚的情感,比如一池的云声,一天的涛影,一舟的明月,一袭盈袖的暗香……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和信心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痛苦中追逐欢乐,在贫瘠中品尝丰收,在屈辱中捍卫荣誉。
(四)文本脉络
二、文本亮点
《鞋的故事》乍看来不过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截取了生活中一个普通的片段,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看似毫无深意,但一读之下,便使人的心灵受到某种力量的感召,久久沉浸在一种强大的美感之中,本文在写法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描写人物,虚实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描写上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虚”体现在小书绫出场前的侧面描写以及由两双鞋引出的有关人物的一些信息,“实”体现在出场后的正面描写。虚实互补,人物形象丰满逼真。
二、多重对比,反映现实。两双鞋一精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粗糙的对比,以及两双鞋都不尽如人意与小书绫实际手工水平的对比,含蓄而蕴藉地反映了主人公生存状态变迁的现实,以及追求物质文明的农村弃掷传统文化的现实。
三、巧作寄寓,表现主题。作者并没有用很直接的语言揭示文章的主题,而是通过鲜活的故事巧作寄寓,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鞋 的 故 事
小书绫
第一次送鞋
作者珍重
第二次送鞋
作者沉默

唤美好人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