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论快乐
【文本导读】
20世纪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挡,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方面,抗日军民正进一步积聚力量,准备将日本侵略者最终赶出中国;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论快乐》一文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告,“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
【作者卡片】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传统经史教育,国学根基深厚。清华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进修,广泛接受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回国后曾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另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是钱钟书学术著作的特点。机智隽永,才情横溢,妙语警句时现,则体现了他文学创作的特色。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内涵( ) ②珠玑( ) ③譬如( )
④飘瞥( ) ⑤跛脚( ) ⑥酉阳杂俎( )
⑦奚落( ) ⑧渺茫( ) ⑨瞬息即逝( )
⑩荒谬( ) 筹码( ) 愧怍( )
箪食( ) 禁锢( ) 洗涤( )
戏谑( ) 给
予 混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近义词辨析
①风俗·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捐献·捐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本文题目是“论快乐”,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快乐?
点拨 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快乐,首先指出快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们的追求与奋斗目标,但又是短暂的;其次,阐明“快乐由精神来决定”,并由此得出“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的定论。
2.应如何理解“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句话?
点拨 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乐,总离不开衣、食、住、行诸方面,穿得漂亮、动人,吃得舒服、惬意,住得宽敞、自如,外出有轿、有车,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然是种快乐。可是这种物质上的快乐,也是猪追求的对象。
人不同于猪的区别就在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快乐从物质刺激肉体以后达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事实上,人的精神处于不痛快时,再好的物质享受也不会使人满足。因此,人的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的快乐追求,应该是在精神上的。
这个问题的发现,早在中国的古代,孔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意门生颜回,就能“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志”。老庄哲学更是看破红尘,主张洒脱、自由、无拘无束,而行游于山水风光之中,将放浪形骸看成人生的最高追求——这正是一种精神的快乐。
作者从法语的一个词语,联想到对快乐的理解,而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3.“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点拨 此句中“代价”一词是指由于人的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和聪明,使人对同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而由此可能会产生矛盾。“人生”是客观的、真实的、物质的,它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好恶而改变,“人生观”则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人生以其不变的姿态来应对多变的人生观,这不是“玩笑”,是某些人的观念的悲哀。作者这两句话是对乐观者的一种肯定,对悲观者的一种否定。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本文在鼓舞抗战方面的作用。
点拨 联系抗日背景,日本侵略者的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蹄蹂躏着祖国山河,妄图以残酷的屠杀使中国人民屈服。作者认为,这并不会使中国人屈服,因为他们摧残、毁灭的至多是中国人的肉体,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永远消灭不了的,所以作者说“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由此,文章起到了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坚持到胜利的积极作用。
5.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人生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抱着“快乐的希望”。作者认为人生“不悲观”的原因是什么?“快乐的希望”有什么内涵?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益处?
点拨 “不悲观”是因为人生虽痛苦却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抱着“快乐的希望”。“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联系当时的抗日背景,这实际上是作者在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坚持抗战,历经痛苦,追求人生的快乐。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抗日军民在积极抗战,而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作者告诉人们物质的匮乏不会改变人们的精神快乐,从而有力地鼓舞了人们的抗日斗志。
这一切在当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积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生活中总会有挫折、痛苦,我们要终抱着“快乐的希望”,坚定人生的目标和追求,永不言弃。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陶冶高雅的格调。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以幽默生动、言简意丰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生哲理进行了生动的探讨。作者指出人的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的快乐追求应是精神上的,暴力不能征服人,武力不能屈服人,鼓舞人们要抗战到底。
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文章在说理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更加有利于读者接受,使得文章整体上更加通俗易懂。
2.举例通俗、准确。
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许多事例,使得理论论述通俗易懂,更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3.语言通俗与深邃并存。
作者的智慧与聪颖在文章的语言上彰显了明显的优势,除了上述的修辞和举例使文章通俗明了外,不少饱含哲理的语言又使文章充满了思辨色彩。
【文苑天地】
有关“快乐”的名句
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
2.一个人的特色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不要勉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去学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自己觉得快乐,对社会人群也更容易有真正的贡献。 ——罗兰
3.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就是你一生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须艳羡别人。 ——罗兰
4.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罗兰
5.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罗兰
6.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 ——巴尔德斯
7.当我偶尔对人生失望,对自己过分关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我也会沮丧,也会悄悄地怨几句老天爷,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经有的一切,便马上纠正自己的心情,不再怨叹,高高兴兴地活下去。不但如此,我也喜欢把快乐当成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感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
8.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德谟克利特
9.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布雷默
10.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11.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的。——罗曼·罗兰
【素材积累】
鸭梨山大
某贴吧中一才子有意无意地将“压力”打成“鸭梨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引得无数人模仿。网络用语中,鸭梨是“压力”的谐音,由此衍生出“鸭梨很大”“毫无鸭梨”等词。随后有人声称:“我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叫鸭梨山大。”“鸭梨山大”在博客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了一麻袋的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他想去旅游,却发现“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鸭梨山大”与“亚历山大”谐音,被广大网民认同,意思是“压力像山一样大”,随之走红。
感悟 用“鸭梨山大”作为网名,有些调侃的诙谐。学习压力常常让学生苦恼不已,生活压力让人郁闷,重重压力之下,调侃一下,释放心底的压力,不失为高招。就像有人所说:“2011来了,鸭梨算什么,不用怕它”。
适用范围 1.减压 2.负担 3.释放 4.松 5.走与停
【美文珍藏】
隐身衣
杨 绛
我们夫妇有时候说废话玩儿。
“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
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啊呀!还得有缩地法!”
“还要护身法!”
想得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连隐身衣也不要了。
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人梦魂回家,见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家人团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座,却没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未具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有你;你虽然生存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阿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
且看咱们的常言俗语,要做个“人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呀,“出类拔萃”呀,“出人头地”呀,“脱颖而出”呀,“出风头”或“拔尖”“冒尖”呀等等,可以想见一般人都不甘心受轻忽。他们或悒悒而怨,或愤愤而怒,只求有朝一日挣脱身上这件隐身衣,显身而露面。英美人把社会比作蛇阱(snake pit)。阱里压压挤挤的蛇,一条条都拼命钻出脑袋,探出身子,把别的蛇排挤开,压下去;一个个冒出又没入的蛇头,一条条拱起又压下的蛇身,扭结成团、难分难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断地挣扎斗争。钻不出头,一辈子埋没在下;钻出头,就好比大海里坐在浪尖儿上的跳珠飞沫,迎日月之光而生辉,可说是大丈夫得志了。人生短促,浪尖儿上的一刹那,也可作一生成就的标志,足以自豪。你是“窝囊废”吗?你就甘心郁郁久居人下?
但天生万物,有美有不美,有才有不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具枯骨,才造得一员名将;小兵小卒,岂能都成为有名的英雄。世上有坐轿的,有抬轿的;有坐席的主人和宾客,有端茶上菜的侍仆。席面上,有人坐首位,有人陪末座。厨房里,有掌勺的上灶,有烧火的灶下婢。天之生材也不齐,怎能一律均等。
我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慕庄子所谓“陆沉”。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而且在隐身衣的掩盖下,还会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所得,不怕旁人争夺。苏东坡说:“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还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有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
英国威尔斯(H.G.Wells)的科学幻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隐形人》(Invisible Man)里,写一个人使用科学方法,得以隐形。可是隐形之后,大吃苦头,例如天冷了不能穿衣服,穿了衣服只好躲在家里,出门只好光着身子,因为穿戴着衣服鞋帽手套而没有脸的人,跑上街去,不是兴妖作怪吗?他得把必须外露的面部封闭得严严密密:上部用帽檐遮盖,下部用围巾包裹,中部架上黑眼镜,鼻子和两颊包上纱布,贴满橡皮膏。要掩饰自己的无形,还需这样煞费苦心!
当然,这是死心眼儿的科学制造,比不上仙家的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衣。仙家的隐身衣随时可脱,而且能把凡人的衣服一并隐掉。不过,隐身衣下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别说刀枪的袭击,或水烫火灼,就连砖头木块的磕碰,或笨重地踩上一脚,都受不了。如果没有及时逃避的法术,就需炼成金刚不坏之躯,才保得大事。
穿了凡间的隐身衣有同样不便。肉体包裹的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要炼成刀枪不入、水火不伤的功夫,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这份功夫,偏偏有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就难保不被气破了肺,刺伤了心,哪还有闲情逸致把它当好戏看呢,况且,不是演来娱乐观众的戏,不看也罢。假如法国小说家勒萨日笔下的瘸腿鬼请我夜游,揭起一个个屋顶让我观看屋里的情景,我一定辞谢不去。获得人间智慧必须身经目击吗?身经目击必定获得智慧吗?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的吗?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
赏析 杨绛(1911~),女,江苏苏州人,原名杨季康,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散文集有《干校六记》等。
“隐身衣”及仙家法宝,想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本文将它比喻为一种处世方法与态度加以申说,表明对于身处卑微、不求闻达,得能“保其天真,全其自然”的愿景,睿智、通脱、旷达、有高士风,适足以为在“蛇阱”中争名逐利者一注清凉剂。
似有夫君钟书此类文章以学识为底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放谈的特色,写来又敏慧、绵密,切入事理与人心,临末一顿,穿隐身衣有种种不便,复以“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作结,也彰显“柔道”的力量。
答案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hán ②jī ③pì ④piē 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bǒ ⑥yǒu zǔ ⑦xī ⑧miǎo ⑨shùn ⑩miù chóu zuò dān sì ɡù dí xuè jǐ ɡěi yǔ yú hún hùn
2.①缥缈、飘泊、剽悍、漂浮、瓢泼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譬如、偏僻、癖好、噼啪、霹雳 ③殉节、徇私、查询 ④干燥、急躁、噪声、水藻 ⑤嫌恶、歉疚、赚钱 ⑥谬论、纰缪、绸缪
3.①二者都表示社会性的行为或生活习惯的意思。
“风俗”偏重于长期沿袭下来的风尚、礼节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稳定性,一般不用于贬义。
“习俗”偏重于社会习惯、民风社俗,中性词,运用范围较窄。
如: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语言工作者跟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根据我国的特点和习俗,编写出一套现代汉语的礼仪模式的教材。
②“捐献”和“捐赠”都含有无条件给予之意。“财产、物品”多和“捐赠”搭配,“器官”则多与“捐献”搭配。
如:深圳女孩黄慧捐献的骨髓植入广西男中学生程全波的体内,这是内地首例非亲缘异性间的骨髓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