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考》导学案 苏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关爱儿童的思想情感。
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本文所叙事情的意义及触动心弦的原因。
【相关链接】
(一)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县。作为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考上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miǎn)尊。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抗战后到杭州定居,建国后定居上海。
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译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西洋画派十二讲》等。
【基础知识】
(一)重点字词及成语积累
1、沸反盈天:
2、触目惊心:
3、茫然若失:
4、手足无措:
5、寝食不安:
【自主学习】
(二)整体概括,浏览文章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三)划出描写人物的神情举止句子,仔细体味,谈谈你的感触。
【合作探究】
(四)作为送考者之一的丰子恺先生在文章里对孩子态度怎样?
(五)对于这种考试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巩固与拓展】
阅读第四、七节,回答问题
④我被他们难倒,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装着长者的神气对他们说:“这种题目不会考的!”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出!”我虽老羞,并不成怒,直管自笑(1)着倚船窗上吸香烟。后来听见他们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喜欢吃蚂蚁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自管埋头在书中,不来睬我,直到舍舟登陆。乘进火车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
⑦“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丐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编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我在心中暗笑(2),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
(六)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小结: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神往童年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自己永不磨灭的童心,是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反映和创作追求?作者说“在这群率真儿童的生活中见了自己过去的幸福,觅得了自己已失去的童心”,“企慕他们生活天真,艳羡他们的世界广大”,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作家对成人世界、现实世界的厌恶与鄙弃。
【课外延读】
手 指
丰子恺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矮而,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翡冷翠山居闲话》导学案之答案
【自主学习】
(二)整体概括,浏览文章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投考途中见闻 村民与自然的奋斗?学生只顾埋头读书。
考前考后旅馆小憩 考试之前气氛紧张?谈论考试内容 心存顾虑。
出榜前茶饭不思 顾虑重重 心存侥幸
看榜时坐立难安 神情专注 精神扭曲
得知结果后茫然若失 神情各异 手足无措 精神麻木
录取时的忙忙碌碌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学时无限的期望 行程艰难 无限后望
(三)划出描写人物的神情举止句子,仔细体味,谈谈你的感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愁容满面,精神焦虑——看似如释重负,实则心事重重——寝食不安,茶饭不思——异常紧张精神扭曲——晴天霹雳,茫然若失
整个过程可以说考生的情感是跌宕起伏?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倍感心情沉重?让我们感受不像是十二三岁的小孩普通的考试?而是让人心惊肉颤的梦魇式的经历。 教育扼杀了他们的童真童趣?使得他们本该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体味到了竞争的残酷与无情?过早得承受了生活的压力。
【合作探究】
(四)作为送考者之一的丰子恺先生在文章里对孩子态度怎样?
闲散的心情
恼羞不成怒 笑着 管自看踏水 ——无奈
看了有些可怜 ——同情
觉得看榜时心情紧张想出调剂紧张的办法
我抽了口大气想法子安慰哭的人 ——安慰
关心他们的疾苦?同情他们遭遇?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五)对于这种考试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对孩子的同情就是对考试制度的不满?流露出作者对考试制度的不满
(六)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1)一是表明了作者对孩子们天真、有趣的喜爱;二是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书的无奈。
(2)一是为孩子易骗而笑;二是为他们表现出来的童真而笑;三是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