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教学重点 文章的重点的实词、虚词以及重要句子的句子的翻译。
教学难点 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仕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理解文意,并学会使用重要的字词
过程和方法 讨论 诵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仕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 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种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孟子》中得到了最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诠释。以民为本就会积极主动的维护百姓,爱护百姓。这种维护和爱护又是体现在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仕态度上。今天我们和大家就来看看这样两片课文。21教育网
二、整体感知
1.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2. 学生齐读,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教师梳理字词21cnjy.com
①比(bi):及,至,等到
②则:这里的用法是表示事情的结果。
③士师:司法官。
④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 “社”
、“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⑤牺牲: 供祭祀用的牛 、羊、猪等祭品。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2·1·c·n·j·y
3、问题设计:
①、在文章的第25段体现了孟子的怎样的思想?
学生发挥:
教师明确:我们前几节课学过孔子的“不在其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谋其政”那言外之意就是在其政谋其职。这其实和孟子在25段中讲的是一样的,本段先用了两个比喻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归后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撤他的职引出四境之内不治责任在于王。由此可见国家的富强人民百姓的安居乐业都在于王,国君实行仁政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的政事应以民为归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第25段和第26段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学生发挥:
教师明确:第26段是第25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发展的必然结果。四境之内不治就会出现汤放桀,武王伐纣的结果,当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百姓就是这一发展的动力,君主以民为本就会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所以不以民为本,国家的政事不以民为归宿就会被百姓颠覆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民亦载舟,民亦覆舟” 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杀死暴君不是不仁义,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以民为本。21·cn·jy·com
③解读第28段:
教师明确: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孟子在本段中还认为邦国的主权在民,得到民心而为天子,得乎天子 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www.21-cn-jy.com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
,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 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 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 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 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并整理课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板书设计
课后笔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