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 教案
教学内容:《万事通》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人物”基础知识
2.了解、归纳柯拉达先生的性格特点
3.逐步把握作品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1、阅读、讨论、归纳法
2、迁移训练
教学步骤:
新课导入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未成名前,生活贫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求文章有价,有次他写完书后,在各大报章刊登征婚启事.其启事称: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全伦敦的每家书店,都再也买不到他的书了.
毛姆宣称:“小说就是讲故事”那么这篇文章毛姆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巩固小说的“人物”基本知识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②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③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④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⑤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与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
⑥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也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鉴赏人物形象的几个切入点
①从人物描写切入。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因此,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②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③从分析环境角度切入。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社会环境中的复合的因素,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善于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解读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毛姆简介
毛姆 威廉 萨默赛特 毛姆(1874~1965)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 ( http: / / www.21cnjy.com )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初,他去德国海德堡大学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了一年。同年返回英国,在伦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了六个星期的练习生,随后即进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为期五年的习医生涯,不仅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
从1897年起,毛姆弃医专事文学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其中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伦敦舞台竟同时上演他的四个剧本。他的第十个剧本《弗雷德里克夫人》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其中最著名的剧本是《圈子》1915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生的枷锁》。
两次大战的间隙期间,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初期,他写了一系列揭露上流社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道德堕落、讽刺,如《周而复始》、《比我们高贵的人们》和《坚贞的妻子》等。这三个剧本被公认为毛姆剧作中的佳品。1933年完稿的《谢佩》是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毛姆的戏剧作品,情节紧凑而曲折,冲突激烈而合乎情理;所写人物,着墨不多而形象鲜明突出;对话生动自然,幽默俏皮,使人感到清新有力。但总的来说,内容和人物刻画的深度,及不上他的长、短篇小说。这期间的重要小说有:反映现代西方文明束缚、扼杀艺术家个性及创作的《月亮和六便士》;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以及以大英帝国东方殖民地为背景、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等。短篇小说在毛姆的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说风格接近莫泊桑,结构严谨,起承转落自然,语言简洁,叙述娓娓动听。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让人物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显示其内在的性格。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南卡罗莱纳、纽约和文亚德岛等地呆了六年。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在这部作品里,作家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特别受到当时置身于战火的英、美现役军人的欢迎。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死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建立了档案馆以资纪念。
四、《万事通》文本研析。
英国作家毛姆的短篇《万事通》中的“万事通”柯拉达,是个无所不知,精明过人,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炫耀的机会的人。作者花费了很大篇幅,通过一组细节描写了他的许多令人生厌的庸俗习气,作者甚至觉得他一无是处。可是,后来他明明看出了兰赛太太的那串项链是真品,却忽然改口说是假的,他的内心经过了多么激烈的矛盾斗争(作者却一字未提),而他的形象顷刻间变得立体而丰满。本篇我们将重点探究小说的人物,分析小说人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小说描写了人物哪些语言和动作;
故事中心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一)自读文本概括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
(二)分析柯拉达这一人物形象
围绕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提问:①阅读1—29节文字,柯拉达在“我”眼里是个怎样的人?小说记述了柯拉达哪些细节?试概括柯拉达性格特点。
提问②阅读30—71节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柯拉达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炫耀的机会,可是他明明看出兰赛太太的那串项链是真品,为什么改口说是假的?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归纳总结:作者刻画柯拉达用了哪些手法?
(三)重点句品味
品读课文第56、57、61节重点句:
近东人从衣袋拿出一个放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仔细察看起来。他的刮得干干净净的浅黑色脸上,漾出了胜利的笑容。他交回项链。他准备说话了。突然之间,他瞅见了兰赛太太的脸色。她脸色煞白,似乎眼看就要晕倒的样子。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他,露出恐惧的神色。她的眼神送出来的是一个绝望的哀求;这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了,我不明白她丈夫怎么会看不出来。
柯拉达先生张口结舌地楞住了,脸涨得通红。你几乎可以看得出,他思想上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
我注意到,柯拉达先生的手在颤抖。
提问③这些描写表现了柯拉达怎样的性格特点?你能描写柯拉达此刻的心理变化吗?
(四)把握小说结构
这时,我不完全讨厌柯拉达先生了。他伸手取出钱包,细心地把那张一百美元的钞票放了进去。
提问④结合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请你谈谈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的结构特点。
五、课堂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习题。
独白·周海亮
儿啊!男人说,我来看看你……我只是来看看你,过一会儿就走……要赶火车,回去晚了,矿上要扣钱的。
我知道你记恨我,你说梦话时,骂过我。你怎么那么恶毒?我是你爹啊!我有什么办法……念高中,一年得两千多块钱啊!
儿啊!我来看看你,坐一坐就走,你今天别骂我。
我知道你想念书,可我去哪里弄两千块钱?就算把我的血抽干,再把骨头砸了,只要能卖出你念书的钱,我就去抽,就去砸。可是我知道抽血得靠门路。没门路谁要咱的血?谁要咱这把骨头……咱家里没门路。
好在咱家里有煤啊。有煤,就得有人挖煤。挖煤,一年就能挣好几千呢。你三伯挖煤,不是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吗?他能挖,我为什么不能挖?我有类风湿?怕什么!你三伯不是还有哮喘吗?
儿啊!所以我去挖煤了。走的时候,我不让你娘告诉你我是去挖煤。我不是怕你难受……其实你那时候已经不念书了。我跟学校的老师说,名额先给你留着,等我挣了钱,交了学费,你再回去……我去挖煤,我不告诉你,真的不是怕你难受,我是怕你也去挖煤啊!
其实挖煤也挺好的,吃的菜里有大片的白肉,馒头也挺大的。有塌方……对,有塌方……小煤矿都有塌方。没塌方,怎么能轮到我们去挖煤?
你见过塌方吗……我正挖着煤,正挖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塌下来了……到处都是石头,就像下冰雹,专拣人砸啊。你三伯喊,塌方!我瞅一眼,他就被埋起来了。我慌了,向外跑……跑不出去,洞口早堵死了。牛娃喊我,向后跑啊!他也被埋住了……牛娃认识吧?你认识的,他比你大六岁,小时候,偷过咱家的苞米。
那次塌方,死了五个人。你三伯,牛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死了。你三伯脑袋被砸掉了一半,眼珠子沾在煤堆上……我命大呀!我晕过去八个钟头,八个钟头,没有再挨上一块石头……我命大啊!阎王爷知道你需用钱读书,他放我回来了。
儿啊!我挣的钱,你念书,一年够了。可是我回来,怎么你就不在家里?
你娘告诉我,我走后没几天,你也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知道你想念书,可是儿啊,钱我来挣,我是爹啊!你怎么也跑出去挖煤呢……你才十六岁,你告诉人家你十九岁,其实你说你十六岁,他们也要你,挖煤很缺人的。可那是人干的话儿吗?
儿啊!挖煤有大馒头吃,有肉片吃,可是有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啊!你见过塌方吗?你见过?天塌下来了啊!到处是石头啊!你跟你娘说,遇到塌方,你能跑出去,你说你跑得比兔子快。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儿啊!我来看看你。我只是来看看你,现在我得走了……再晚,我就赶不上火车……矿上要扣钱的……我还得去挖煤……你弟弟,他也要念书啊!
深秋。荒野。一个泪流满面的中年男人,朝一座新坟,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
儿啊!男人说。
(《读者》2007年第21期)
1.小说中大量运用了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归纳“男人”他们的生存状态。
3.从“独白”中可以看出,“男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儿子”是怎样的少年?
4.请从小说的构思、语言、立意等方面任选一个,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不超过80字)。
答案及评分要点
1.文中的省略号标示着说话的断断续续,有力地表现了“男人”因哽咽而说话不断停顿的情态,把人物悲痛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强烈。
2.①生活贫困,无力支付子女的上学费用。
②有病不能医治,还要带病赚钱养家。
③无权无势,不能选择职业,只能从事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④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时刻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
⑤经常遭受矿主的克扣、盘剥。
3.“男人”是一个贫困的矿工,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硬撑着病体为孩子挣取学费,不顾生命危险,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代价;不幸却又无奈、坚强,大儿子死了,还要压抑悲痛继续为二儿子挣学费。“儿子”是一个渴望学习的倔强少年,家庭的贫困曾使他怨恨,但倔强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读书,刻意隐瞒年龄去挖煤,不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4.示例:小说构思巧妙,整篇以“男人”的独白为内容,一个苍老的父亲面对十六岁儿子的新坟,眼含热泪,絮絮叨叨,真实的社会,窘迫的生活,沉重的父爱,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小说的语言平实冷静,语句短小却张力十足,波澜不惊却潜流暗涌,不造作矫情却有很强的感染力。
小说立意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困难百姓、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揭露了频发矿难、违法童工等社会的阴暗一面,让读者认识到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