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高二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理解作者观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二、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卒( )然临之 圯( )上老人 贲( )育 刀锯鼎镬( )
不称( ) 其志气肉袒( ) 倨( )傲 鲜( )腆(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必有过人之节 节:
(2)以为鬼物 鬼物: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安:
(4)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相与:
(5)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夷灭:
(6)而特出于荆柯、聂政之计 特:
(7)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逆:
(8)遂舍之 舍:
(9)非有平生之素 素:
(10)匹夫见辱 见:
(11)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方:
(12)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乃:
(13)彼其能有所忍之 其:
3.解释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含义。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通“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
古义: 今义:情面。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古义: 今义:用武力强迫对方服从。
(3)其身之可爱
古义: 今义:值得喜爱。
(4)必能信用其民矣
古义:
今义: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
(5)油然而不怪者
古义:
今义:形容思想感情等自然而然地产生。
(6)此其所以为子房软
古义: 今义:连词,表结果。
5.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 ( )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 )
怪:其事甚怪 ( )
油然而不怪者 ( )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 ( )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 )
彼其能有所忍。 ( )
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臣妾于吴者
臣妾:
(2)油然而不怪者
怪:
(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惊、怒: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
(5)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
(6)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
(7)是故据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
7.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句式类型:
译文:
(2)见于词色。
句式类型:
译文:
(3)油然而不怪者。
句式类型:
译文:
(4)此固纪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句式类型:
译文:
三、课文探究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
四、拓展阅读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轻人想租老人的房子,老人让他试住。年轻人不小心把屋内玻璃杯打碎了,老人说不要紧。年轻人把碎玻璃混装在垃圾袋里,老人看见后很生气,决定不再租房给他。老人把碎玻璃捡出来放进另一个垃圾袋,写了纸条:玻璃碎片,危险!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800字作文。
居彼位,想彼想
玻璃碎片的尖锐钝痛,刺伤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仅仅是流血的指尖,更是冷漠与自私的寒心;鲜明警目的“危险”提示却是足以闪耀整个波罗的海海滨的温媚阳光,细微之思暖了一片海洋。
为不知情的人立一块牌子,这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无私是这位游客,也我们所应秉承的高尚与善良。
居彼位,想彼想——是细微处的优雅,是平凡中的博爱。
试想,我们生活中倘若没有了“小心地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温馨提示,倘若再也不见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身影,倘若图书馆内旁若无人任自喧哗……那我们身边又会多几多无故跌倒的祸事,几许老人颤微、孕妇跌倒的不幸、几许“得静难、多吵架”的不堪 全因我们总能居彼位,于别人的角度,想彼想,因此,上面所有的琐碎不幸都可避免。我们的周围自然一路花开。
小小的体贴与设身处地,当扩展大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世界,这无私的情怀便书写成一曲悲天悯人之歌,一颗有容乃大的博爱之心。曾为穆旦深沉的呼喊而动容:“佝偻的人民,痛苦的人们,在肮脏里生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与你们拥抱!”也曾为鲁迅心系远方的牵挂而感动:“远遥的地方,遥远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当史怀哲于赤道边上坚韧前行,当一代“诗史”杜甫振臂高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份对天下苍生的博爱,这份对底层人民深沉的同情一是因其居彼位,因而感其苦,进而想彼想。
当我们足够宏大,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官员的两袖清风与心系民生,自然会比玻璃水晶更显光。
身居高位,焦裕禄却甘心居百姓之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兢兢业业治盐治碱,想百姓所想;万人之上,昔有康熙微服出访,居黎民之所,终成千古一帝,蔚为“康乾盛世”……是谁曾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为地方官,唯有居百姓之位,急群众所急,想百姓所想,方成一众人爱戴之好官。
居彼位,想彼想。往小,是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往大,是心系人民与社会,立身博爱之境。
今者,“中国梦”之说全国热议。何为中国之梦 其实百年前梁任公先生,早已提出一国之梦: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设身处地,居彼位,想彼想,无大小之分,无荣辱之境,终成博爱之大,终成乾坤朗朗之风,也终成与国无疆之浩然!
梦之中国,博爱乃大!
【课文探究参考答案】
1.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从正面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留侯论
高二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理解作者观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二、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卒(cù)然临之 圯(yí)上老人 贲(bēn)育 刀锯鼎镬(huò)
不称(chèn) 其志气肉袒(tǎn) 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必有过人之节 节: 节操,操守
(2)以为鬼物 鬼物: 鬼怪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安: 怎么,哪里
(4)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相与: 互相
(5)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夷灭: 诛杀,消灭
(6)而特出于荆柯、聂政之计 特: 只是
(7)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逆: 迎,迎接
(8)遂舍之 舍: 舍弃,放开。
(9)非有平生之素 素: 旧交情
(10)匹夫见辱 见: 被
(11)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方: 正
(12)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乃: 竟
(13)彼其能有所忍之 其: (jì)助词,常用于彼之后
3.解释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含义。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通“ 敝 ”, 疲敝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
古义: 人之常情 今义:情面。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古义: 怀有的抱负 今义:用武力强迫对方服从。
(3)其身之可爱
古义: 值得爱惜 今义:值得喜爱。
(4)必能信用其民矣
古义: 使……信服,为……所用
今义: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
(5)油然而不怪者
古义: 自然而然的样子
今义:形容思想感情等自然而然地产生。
(6)此其所以为子房软
古义: ……原因 今义:连词,表结果。
5.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 (超过,超越)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过错,错误)
怪:其事甚怪 (奇怪)
油然而不怪者 (以为……怪异,意动用法)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代词,他,他的。)
彼其能有所忍。 (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2)油然而不怪者
怪: 意动用法,认为……怪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到奇怪
(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惊、怒: 均为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用法。惊:使……受惊。怒:使……发怒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
(5)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 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6)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王
(7)是故据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 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辱
7.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句式类型: 判断句
译文: 看老人隐约神秘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来的意思,都是圣人共同告诫人们的道义。
(2)见于词色。
句式类型: 状语后置
译文: 立刻从言语和脸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出来
(3)油然而不怪者。
句式类型: 省略句
译文: (张良)自然而然的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而不感到奇怪。
(4)此固纪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句式类型: 判断句
译文: 这正是圯上那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人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
三、课文探究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从正面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四、拓展阅读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年轻人想租老人的房子,老人让他试住。年轻人不小心把屋内玻璃杯打碎了,老人说不要紧。年轻人把碎玻璃混装在垃圾袋里,老人看见后很生气,决定不再租房给他。老人把碎玻璃捡出来放进另一个垃圾袋,写了纸条:玻璃碎片,危险!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800字作文。
居彼位,想彼想
玻璃碎片的尖锐钝痛,刺伤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仅仅是流血的指尖,更是冷漠与自私的寒心;鲜明警目的“危险”提示却是足以闪耀整个波罗的海海滨的温媚阳光,细微之思暖了一片海洋。
为不知情的人立一块牌子,这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无私是这位游客,也是我们所应秉承的高尚与善良
。
居彼位,想彼想——是细微处的优雅,是平凡中的博爱。
试想,我们生活中倘若没有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心地滑”的温馨提示,倘若再也不见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身影,倘若图书馆内旁若无人任自喧哗……那我们身边又会多几多无故跌倒的祸事,几许老人颤微、孕妇跌倒的不幸、几许“得静难、多吵架”的不堪 全因我们总能居彼位,于别人的角度,想彼想,因此,上面所有的琐碎不幸都可避免。我们的周围自然一路花开。
小小的体贴与设身处地,当扩展大到一个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社会、一个世界,这无私的情怀便书写成一曲悲天悯人之歌,一颗有容乃大的博爱之心。曾为穆旦深沉的呼喊而动容:“佝偻的人民,痛苦的人们,在肮脏里生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与你们拥抱!”也曾为鲁迅心系远方的牵挂而感动:“远遥的地方,遥远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当史怀哲于赤道边上坚韧前行,当一代“诗史”杜甫振臂高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份对天下苍生的博爱,这份对底层人民深沉的同情一是因其居彼位,因而感其苦,进而想彼想。
当我们足够宏大,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官员的两袖清风与心系民生,自然会比玻璃水晶更显光。
身居高位,焦裕禄却甘心居百姓之位,兢兢业业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治碱,想百姓所想;万人之上,昔有康熙微服出访,居黎民之所,终成千古一帝,蔚为“康乾盛世”。是谁曾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为地方官,唯有居百姓之位,急群众所急,想百姓所想,方成一众人爱戴之好官。
居彼位,想彼想。往小,是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往大,是心系人民与社会,立身博爱之境。
今者,“中国梦”之说全国热议。何为中国之梦 其实百年前梁任公先生,早已提出一国之梦: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设身处地,居彼位,想彼想,无大小之分,无荣辱之境,终成博爱之大,终成乾坤朗朗之风,也终成与国无疆之浩然!
梦之中国,博爱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