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森林与河流作者简介 庞培,本名王方。42岁——1962年12月出生在江苏省境,一个濒临长江的苏南小县城江阴。于1985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87年发表诗歌。散文著作有∶《低语》《五种回忆》《乡村肖象》《黑暗中的晕眩》《旅馆》《帕米尔花》《少女象》等。字词基础衍生 撩拨 潺潺 僻静 干涸
湍急 苔藓 卡住 静谧 飓风
栅栏 汩汩 璀璨 一泓 刹那
澄碧 瞳孔 惬意 贫瘠 啃噬
颌首 树桠 不谙世事 枝蔓理结构,写段意一、(1节)写森林幽深广漠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二(2-7节)主要写额尔齐斯河美丽动人的景色。
三(8-9节)描写由河流再返回到森林,是对树木的生命礼赞。研 习 文 本 作者再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森林景色和作者的感受的?从课文中分别找出两三个词语概括景物特征和感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而恰当的向读者展示着自己对自然的感触与体验。
景物:幽深广漠、干净明澈、花团锦簇、色彩绚丽; 感受:沉醉、温暖备生、视觉的盛宴。 第3节“我仿佛站在俄国19世纪风景画家的画里流淌出来的河边,不禁感到眼前这一片古老的森林风光正是时间所不能够统领的永恒答自然。”是比喻吗?为什么? 不是,是联想的手法。由眼前景联想到俄国19世纪风景画,这些风景画以细腻的写实笔触描绘了俄罗斯的森林,展示出自然的魅力与稳健,庄严风景,这与作者看到的景物十分相似,无论是布满卵石的河床,还是澄澈如画的流水,抑或是古老的莽莽丛林,都如画一般的安详与美丽。联 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想 像 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像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第4节从那些方面描写河流的?河流有何特点? 从颜色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
从颜色看,水的颜色是变化的,它的侧影是海蓝色的,水面是“时而幽蓝发黑,时而一片雪白,时而又显得浑浊不堪。
从声音听,“格外沉静” “变幻出各种不同的流速和音调”。第5节“水的艾德莱斯绸”是比喻,说一说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处。 一为水,一为绸,以绸喻水,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水的质地的一种感受,艾德莱斯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二者绵软的质地和幻化的图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一句话表现出作者面对额尔齐斯河时内心强烈的感叹。细读第6节,解释“掉落”“隐蔽”的作用 作者用“掉落”这一动词来强调树林给你的强烈印象,在动态的水的映衬下,静态的森林显得愈发安静。
“隐蔽”一词表现森林的悄然无声。第7节中,作者写到额尔齐斯河的美让人忘记季节,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 大片林地有“金色的叶簇”“燃烧着的红叶”“湿漉漉的露水” 让人感受秋的气息;高耸如云,茂密异常的树木“使人恍然觉得像是置身火热阳光的夏天”;河面隐隐透出的“蓝色幽光”与温润空气中浸透的“幽蓝”常常让人如入梦境。所以让人忘记季节。阅读第8节,谈谈树木的外观特征,通过对树木外观的描写突出了树林的什么精神? 笔直、柔软,一个自然的整体。
表现了它们的团结、顽强的精神。第九节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树木生命本质特征的?表现了什么主旨? 比喻 想象
对自然的赞美、对土地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本 文 特 点1、浓郁的诗意
2、丰富的联想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作训练 作者由树木想得到了音乐,那么由音乐也可以想到风景,听下面的乐曲,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用文字描绘出音乐中的风景。
贝多芬《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