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运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唐宋古文运动》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1: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宋古文运动》学案
【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 目标】
1、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条目内容要点。
2、通过对条目知识的辨析和整合,学生能够准确地筛选知识信息。
3、学生学会运用做卡片的方法全面恰当地引述条目要点和正确把握知识信息。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百科条目注重引用资料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的特点有深刻体会,培养和提升学生重视科学、服务科学的责任心。
5、通过百科条目的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养成利用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的扎实而严谨的习惯。
【 重点】
1、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条目内容要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百科条目注重引用资料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的特点有深刻体会,培养和提升学生重视科学、服务科学的责任心。
【 难点】
对条目知识的辨析和整合,学生能够准确地筛选知识信息。
【过程】
一、唐宋时期的文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zxyw / teacher / sgwx / " \t "_blank )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 ,其形式就是 。
二、阅读全文,分别简要概括2—6自然段段意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三、 阅读第2自然段,
(一)、填空:
1、先秦两汉的散文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特点是

2、骈文的特点是

(二)说说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两个原因:
1、

2、

四、阅读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确定下列句子表述了什么样的文学主张。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
2、根之茂者其实遂
3、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4、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
文学主张:
A.韩愈“养气”
B.柳宗元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
C.韩愈“明道”
D.韩愈自创新意新词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
五、阅读第六自然段,概括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
1、
2、
六、筛选文章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当中的主要信息,填写下表:

唐宋古文运动
时代 代表人物 主张 成就与影响





答案
一、唐宋时期的文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zxyw / teacher / sgwx / " \t "_blank )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二、 阅读全文,分别简要概括2—6自然段段意
第2段: 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3段: 阐述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
第4段:补充说明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经过的斗争以及影响
第5段: 宋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6段: 欧阳修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
四、 阅读第2自然段,
(一)、填空:
1、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 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2、骈文的特点是 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二)说说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两个原因:
1、 文学本身发展的内在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华而不实的骈文不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文体需要改革。
2、 有赖于强有力的领袖人物的出现:韩愈和柳宗元积极倡导并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他们还热心奖掖后进,社会影响很大。
四、阅读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确定下列句子表述了什么样的文学主张。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 C
2、根之茂者其实遂 A
3、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D
4、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 B
文学主张:
A.韩愈“养气”
B.柳宗元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
C.韩愈“明道”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
D.韩愈自创新意新词
五、阅读第六自然段,概括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
1、 第一是主张明道
2、 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
六、筛选文章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当中的主要信息,填写下表:
唐宋古文运动
时代 代表人物 主张 成就与影响
唐代中前期 萧颖士等 宗经明道 古文运动先驱
唐代中期 韩愈、柳宗元 文以明道,复兴儒学 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扩大了书面语言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的表达功能,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
北宋初年 王禹 、柳开 文道合一 孤军作战,影响不大
北宋年间 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明道,直接取法韩愈,文从字顺 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