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金平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省临朐县海岳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可以预约的雪》
一、教材分析
《可以预约的雪》选自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本文是本专题中的第二篇文章。
本专题共收录了5篇文章,它们依次是《春末闲谈》(鲁迅)《可以预约的雪》(林清玄)《想念地坛》(史铁生)《论快乐》(钱钟书)《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从题材与表现手法上说,本专题属于议论散文。前三篇为必修课文,后两篇为选修课文。
作 为议论性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不过分依赖逻辑推理,甚至不相信逻辑或者反逻辑的,它主要依靠作者突发的感受力,从体验和感受出发,有所感悟。也就是说,在议 论性散文中,感性的领悟力量和理性的思考力量同样有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力引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感受,去领悟作者的领悟,并在这种感受和领悟中深深品 析作者处世的人生态度。
本专题在整个高中议论散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初中议论散文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议论散文的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
二、学生分析
1、思想状况
现在的学生是90后,视野开阔些,观察能力较好,想象能力丰富。但对人生的感悟不深。
2、知识状况
本文是议论散文。学生以前学过不少的散文作品,如高一上学期必修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解了一定的散文基础知识,该文本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作者的感悟和人生的感悟有些浮浅。
3、能力状况
高二学生初步掌握了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但与大纲的要求相去甚远,还需要进一步的点拨和引导。
4、课前或课外学习准备
让学生能够触摸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一是要课学生前预习熟读文章,二是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启发思维。所以要把文本转化为教学目标,再把目标转化为情景性问题。另外,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就读后感受和预习疑难进行探讨交流,为课堂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5、难度分析
? 对语文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本文应该很容易接受,能学会本文的章法,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会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的变化无常。
? 对语文基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最起码会感悟到要永葆预约的希望,勇敢乐观地面对人生之变。
?
三、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
2、通过与作品、作家及自我的对话,交流讨论,说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学习文章构思的巧妙。
3、明白生活的哲理,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重点词的把握,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构思。
教学难点:
明白生活的哲理,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打算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图片、ppt、音频、班级QQ和 网络资料等,在“教学导入”、“课堂展示”、“文本探究”“知识构建”“研讨交流”“总结”“课堂评价及作业”等教学环节呈现相关教学资源。这种采用多种 媒体互补的教学方式,一方面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可以大容量、快捷呈现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 间,更好的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设疑导入(通过幻灯片展示林清玄的话,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请一位同学朗读材料,其他同学看屏幕PPT,思考。
PPT
课堂展示
组织共同体讨论,选代表展示,适时点拨补充。
共同体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 自学成果:字音、词语、行文思路。
多媒体一体机、投影仪
文本探究
突破目标1——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
(教师质疑)
问题情景(一):
析文题
1、题目是“可以预约的雪”,中心语是“雪”,文章与雪景有关吗?与什么景有关?
2、下面要关注定语“预约”,本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现在用于植物身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题目有何妙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理解文题的关键,亦是理解本文构思精巧,由花及人,从细小事物阐发人生哲理手法的基础。该环节的处理到位,将自然引出对主旨的探究。)
问题情景(二):
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划分一下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
问题情景(三):
研读文章,把握内容
1、花是可以预约的,什么是不可预约的?找出文中表示观点的段落。
2、人不可预约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节?
3、思考:这两个“即使”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说的?强调了什么?
4、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而人是不可预约的。菅芒花是不变的,而人是变化的。作者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第12节的“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
5、作者对待“常”是怎样的态度?(用文本中的关键词回答)
6、那么面对人生之变,作者曾经又有怎样的反应?(用文本中的关键词回答)
小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假如时光能倒流,我们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呢?作者在19节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7、思考面对不可预约的人生,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小结:林清玄在这三段中用春风化雨般的文字,荡涤人心的尘土,开启人性的灵智。如同一位老禅师向我们娓娓道诉人生智慧。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境界之中。
请大家齐读20-22节,再次品味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8、思考: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因为本文不仅含义隽永而且构思巧妙,所以当我们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我们还要考虑到本文构思巧妙在何处,一是作者娓娓道来,由表及里;二是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此结尾不仅使结构完整,而且深化了主旨。)
?
?
?
?
?
师生互动
?
师生互动
?
?
?
先独立思考,后交流探究
?
?
?
?
?
?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
?
?
?
?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齐读
?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齐读
独立思考发言
?
学生先集体朗读第13、14节,思考作者认为的“常”指什么,“变”指什么,再小组讨论,最后发言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14节,思考发言。
?
学生自由朗读16-19节,思考发言
?
?
?
?
?
?
学生自由朗读20——22节,思考发言
?
?
?
?
?
?
?
?
学生自由朗读23节,自由发言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知识构建
突破目标2——揣摩章法
教师质疑(设计意图:对全文的章法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便于以后用于作文。)
学生通读文章,从思路和手法角度考虑,自由发言。
?
?
?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研讨交流
突破目标3——阅读经典? 感悟人生
1、走进作者
看一下林清玄的经历、做法、成就,看他是如何面对不可预约的人生的。
?
?
2、感悟提升
观看PPT,学生自由发言谈感悟,教师和其他同学及时点评。
(1)学生齐读林清玄语录,再次体味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2)齐读文章主旨段
?(3)学生反思感悟
PPT、音频、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总结
春风是和 煦的,秋风是凛冽的,但是它们都会创造美丽,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顺境可以提供机遇;逆境同样可以磨练人,成就人的意志,从而创造出辉煌。用古话说就 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我们的人生中,同样需要这样的鼓舞,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可以做到,但是只要我们怀抱希望努力过,过程也是精彩的。
?
?
诵读文本,品味感悟。
PPT、word文档
课堂评价及作业
作者在第15节中说“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歌词“关于未来,你总有周密的安排,然而剧情却总是被现实篡改;关于现在,你总是彷徨又无奈,任凭岁月黯然又憔悴地离开。”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和经历呢?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觉现在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QQ群,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班级QQ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充实自己的教学,为教学带来了鲜活的气息。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二、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QQ群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预习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用PPT将批注阅读这一优秀读书传统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名家经典。借QQ群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文学习博大精深的特点。?
总之,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课件26张PPT。猜猜他是谁? 想生在盛唐,成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为台湾八小家;想长到一米八,不料只长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发,想长得像陈晓东,但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达摩或十八罗汉;我儿子说,爸爸,你快成为伟人了,因为《世界伟人传》上的伟人大多是秃头。
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
人世间最玄妙的声音可以预约的雪 读他的文章像品一杯香茗,苦涩中透着甘甜,让人回味无穷。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变”与“常”。突破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
析文题——可以预约的雪赏析重点句子
如何理解“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啊!”
(修辞?相似点?)析文题——可以预约的雪 “预约”运用了什么修辞? 标题的妙处? 梳理脉络,整体感知菅芒
花看花
人人生
困局人生
出路小事物里的大智慧研读文本,把握内容 花是可以预约的,什么是不可预约的?找出文中表示观点的段落。探文本人不可预约的原因? 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啊!
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啊!
外
在经历内心
体验强调人生变化无常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议一议“常”指什么?“变”指什么?面对人生困局,作者的建议对待生命要有怜恕之心
对待恒常要有祝福之念
对人生的变化有宽容之心懂得欣赏才会幸福!生
命
如
此
美
好想一想 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①照应开头答应朋友去看菅芒花的邀约,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主题上:②进一步深化主旨:只要保持着预约的希望,不管有多少变化,生活永远都是美丽的。
情感上:③含蓄的表达出彻悟人生课题(生命里的常和变)后的喜悦心情。突破目标2—揣摩章法
2、对比鲜明 思路:1、构思精巧 首尾圆合手法:突破目标3—阅读经典 感悟人生
林清玄是怎样面对不可预约的人生的?他的童年在贫苦中度过,衣难蔽体,食不果腹;
他看到别人喝汽水,羡慕不已,
将煤油当成汽水喝下,差点丧命;
1997年是他生命中变化最大的一年。
最慈爱的妈妈病故,情感受到伤害;
经历了离婚之变,婚姻遭到挫败;
45岁再婚,有了第二个孩子,压力蜂拥而来。林清玄的经历他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龙卷风, 视在风中跌倒, 在爱中流泪,
在毁誉中沉默, 为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
他说:
我不会消除人生的痛苦,但我深信: 无论多么痛苦,都能与美并存, 痛苦会过去,美会流转。林清玄的态度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
担任过记者、主笔、主编;
台湾“宝岛十大才子”之一;
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三十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
每年出版五六本书且本本畅销;
创下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的记录;
连续十年位居台湾畅销书前列。林清玄的成就 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总结 春风是和煦的,秋风是凛冽的,但是它们都会创造美丽,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顺境可以提供机遇;逆境同样可以磨练人,成就人的意志,从而创造出辉煌。用古话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我们的人生中,同样需要这样的鼓舞,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可以做到,但是只要我们怀抱希望努力过,过程也是精彩的。 当堂检测 “关于未来,你总有周密的安排,然而剧情却总是被现实篡改;关于现在,你总是彷徨又无奈,任凭岁月黯然又憔悴地离开。”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和经历呢?谈一谈现在应该怎样面对。
结语有一种改变叫沧海桑田,
有一种无奈叫事过境迁,
有一种酸楚叫物是人非,
有一种智慧叫永葆期望。不为彼岸, 只为海!《可以预约的雪》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说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3、明白生活的哲理,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知识链接】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开始创作散文并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
其作品涉及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类,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桃花心木》、《心田上的百合花》等。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曾多次被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和大学国文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林清玄语录:
(1)悯恕之心: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清净之莲》
(2)美好之心: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沉水香》
(3)欣赏之心:在我们的生命里不也有许多香片吗?一片一片又一片,对粗糙的人,飞入芦花都不见;对细腻的人,如好雪片片,每一片落下来,都滋润了我的心。——《莲花香片》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菅芒花(_____)悯恕(________)萧飒(________)蜿蜒(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平步青云:
义薄云天:
因缘:
姻缘:
3、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4、自主学习
(1)文章题为“可以预约的雪”,文中哪个段落提到了雪?文章描绘的是雪景吗?
(2)为什么说“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运用了什么修辞?菅芒花和雪有什么相似点?
(3)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作者认为什么不可以预约,文中有表示作者观点的段落吗?
(4)文中哪一节讲了人不可预约的原因?和作者相约去看菅芒花的朋友们,在两年里他们和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由此他有什么感受?
(5)第12节“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変是正常,还是不变是正常?”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关键词)
(6)面对这样的困境,作者曾有过怎样的反应?(找关键词)
(7)作者怎样来解决人生困境?
(8)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案
一、研读文本
(一)析文题
1、如何理解“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啊!”
2、标题的妙处?
(二)梳思路
(三)品内容
花是可以预约的,什么是不可预约的?找出文中表示观点的段落。
(四)探文本
1、人不可预约的原因?
2、思考讨论:
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
3、作者对“常”持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之变,曾经又有怎样的反应呢?(用原文关键词来回答)
4、作者是怎样面对不可预约的人生的?
二、揣摩章法
1、思路
2、手法
三、阅读经典 感悟人生
补充:
林清玄的经历态度
他的童年在贫苦中度过,衣难蔽体,食不果腹;他看到别人喝汽水,羡慕不已,将煤油当成汽水喝下,差点丧命;1997年是他生命中变化最大的一年。最慈爱的妈妈病故,情感受到伤害;经历了离婚之变,婚姻遭到挫败;45岁再婚,有了第二个孩子,压力蜂拥而来。
他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龙卷风,视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 在毁誉中沉默,为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
他说:我不会消除人生的痛苦,但我深信:无论多么痛苦,都能与美并存,痛苦会过去,美会流转。
四、当堂检测
作者在第15节中说“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歌词“关于未来,你总有周密的安排,然而剧情却总是被现实篡改;关于现在,你总是彷徨又无奈,任凭岁月黯然又憔悴地离开。”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和经历呢?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觉现在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
课后延伸案
一、写一写
围绕“人生”这个话题,写30字左右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例1:人生苦短,风云难测,但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例2: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二、美文赏读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是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台湾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富于韵味,也充满乡土。这句话道尽了林清玄散文的风格。下面选取一篇,以供大家赏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们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朗读评价标准
标准一:流畅程度
一类:流畅无停顿 二类:稍有停顿(不超过3秒)
三类:停顿较长
标准二:准确程度
一类:准确无误 二类:有一处错误
三类:有两处以上错误
标准三:感彩
一类:能充满感情的朗诵文段,读出文段的韵味。
二类:情感不是很充沛,但仍然能读出文段的韵味。
三类:朗诵很平淡,感受不到情感的表达。
(每项二类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将再次指导,进行朗诵。)
评测练习
1、学完全文,你获得了什么人生启示?举例谈谈你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2、围绕“人生”这个话题,写30字左右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例1:人生苦短,风云难测,但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例2: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菅芒花(_____)悯恕(________)萧飒(________)蜿蜒(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平步青云:
义薄云天:
因缘:
姻缘:
3、自主学习,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全文有23个小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文章题为“可以预约的雪”,文中哪个段落提到了雪?文章描绘的是雪景吗?
(3)为什么说“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运用了什么修辞?菅芒花和雪有什么相似点?
(4)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作者认为什么不可以预约,文中有表示作者观点的段落吗?
(5)文中哪一节讲了人不可预约的原因?和作者相约去看菅芒花的朋友们,在两年里他们和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由此他有什么感受?
(6)第12节“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変是正常,还是不变是正常?”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关键词)
(7)面对这样的困境,作者曾有过怎样的反应?(找出关键词)
(8)作者怎样来解决人生困境?
(9)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后延伸
一、写一写
围绕“人生”这个话题,写30字左右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例1:人生苦短,风云难测,但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例2: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人生”,检测一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度。)
二、美文赏读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是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台湾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富于韵味,也充满乡土。这句话道尽了林清玄散文的风格。下面选取一篇,以供大家赏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们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设计意图:通过赏读,对林清玄的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
1、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名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散文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学习要求】
1、了解散文的类别。散文主要分为三种:⑴抒情性散文。是指侧重于表现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的散文。它们或在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⑵记叙性散文。或以记人为主,或以叙事见长,也有二者并重的综合类型。⑶议论性散文。虽以论说见长,但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言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由表及里地剖析、议论。
2、把握散文的特点。散文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散文没有小说那样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戏剧那样的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情景交融”。优秀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景”,既像“诗”,又像“画”。散文特点之二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谓“形散”,一指题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二指笔法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虽“散”,但又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去表达。
3、抓住散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顺序叫做“线索”。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可以地点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可以人物行踪为线索,还可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抓住散文的线索就能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领略散文的意境。领略散文意境,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是作者的内心孕育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二是作者是选择了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三是这两者的结合自然巧妙的程度如何。
5、品味散文的语言。要真正品味散文之美,还应该研究散文的语言。一是研究凝练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二是研究准确形象、特别传神的语言。三是研究品赏散文的语言风格和富有特色的修辞手法。
【教学建议】
1、抓住“认读、感悟、鉴赏”三个环节。散文的鉴赏可以“认读”为切人点,以“感悟”为突破口,以“鉴赏”为落脚点,从而把握散文的意蕴,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散文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人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脉络。
3、理解文中关键语句。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4、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语言,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学生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在接受语言信息时展开联想和想像,才能深入领悟语言美的神韵。品味散文语言,要联系作者的心情,体会出词语传达出的作者的情趣。鉴赏散文语言还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品味其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5、鉴赏散文的风格。鉴赏散文的风格,既可以把单篇文章放人作家的全部作品中去考察,将众多的篇章联系起来品味,从而看出他在思想、艺术上的总的倾向和共同特色;也可以把某个作家的散文同别的作家的作品相比较,看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结构布局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这样联系比较,风格的特点就容易把握了。
【评价建议】
1、以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2、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散文鉴赏水平。
3、在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要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要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现代散文选读》的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
通过这一门选修课的学习,激起学生们对散文的兴趣,对中外现代散文的艺术面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散文艺术的特性有初步的认识,积累散文鉴赏方面的经验,并且唤起大家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进而以散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和交流的热情与勇气。
散文虽然自由灵活,少有规矩,但为了研读的方便,本教材从题材与表现手法上对作品作了大致的分类,分为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状物和议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专题名、导语、文本、资料链接、品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组成,希望通过这样的组合搭建起作家、作品、编者与老师、同学对话探讨的平台,在一个开放的、期待个性与创新的空间里一同享受散文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知识、智慧、思想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