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课件:《水龙吟》(苏轼)(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课件:《水龙吟》(苏轼)(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0 22: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调名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词牌解释词中的主人公形象 词中有一个“寻郎去处”的人,一个哀怨的妇女形象。 在对杨花的柔情描叙里,我们仿佛眼见她的“娇眼”,“抛家傍路”“常思量”,“恨”离人,“望”流水,任由“离人泪”随流水而去。 风雨中的杨花如此,孤独寂寞的人也是如此。 苏轼是个男人,却站在女人的角度思考人生,叩问命运。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流离之人。 出蜀道,进中原,遭贬谪,离别了母亲,离别了王弗(前妻),离别了朝庭,离别了父兄,这就是苏轼的一生,离别伤痛了他,也成就了他。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苏轼是铮铮男儿,也是有情有义的真汉子,如许感慨离别情绪,他才是一个丰韵的大文豪。 词解 [1]从教(jiāo),任凭。从教坠,任凭它落下来。   [2]细想想,都是看来无情,而实际上怀有深意。思(sì),意。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萦(yíng),回。   [4]这是把柳叶比作女子的娇眼,因困倦而欲开还闭。困酣,等於说困极了。   [5]以上三句是想像之辞,是说杨柳刚刚从寻找情郎的梦中醒来(因此有“困酣娇眼”的神态)。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活用了这首诗的意思。   [6]遗踪,指杨花留下的踪迹。   [7]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按:这是古人的不科学的看法。萍碎,这是说浮在水面上的萍本来是一大片,清晨一阵雨过去,被打成碎块了。   [8]春色分成三份,三分之二堕於尘土,三分之一落於流水(其实是杨花堕於尘土,落於流水)。这是说春天随着杨花的消逝而消逝了。    一.诵读章质夫的“杨花词”,整体感知大意。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等。可以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刘熙载称“可作全词的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即谓人与花、物与情当在“不离不即”之间。惟其“不离”,方能将种种比兴想像切合本体,有迹可求,此词家所谓“不外于物”;惟其“不即”,方能不囿本体,神思飞越,展开想像,此词家所谓“不滞于物”。似花还似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反衬,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惜之意。 不言“离枝”,而谓“抛家”,貌似“无情”,如韩愈《晚春》所云“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实则“有思”,似杜甫《白丝行》所言“落絮游丝亦有情”。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不恨”者,乃承上片“非花”“无人惜”而言。这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春水觅踪,可谓一往情深;但杨花不见,惟有一池浮萍在目,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的春恨。
表达一种浓郁的惜花之情和春去之恨。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奇妙的想像兼以极度的夸张
宋初叶清臣《贺圣朝》:“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总之,花尽难觅,春归无迹。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学习鉴赏 吴世昌《词林新话》中说:“静安以为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此说甚谬。东坡和作拟人太过分,遂成荒谬。杨花非花,即使是花,何以拟以柔肠娇眼,有情有思有梦,又去寻郎。试问杨花之‘郎’为谁?末句最乏味,果如是则桃花可为离人血,梨花可为离人发,黄花可为离人脸,可至无穷。此词开宋——乃至后世——无数咏物恶例。但历来评者一味吹捧,各本皆选入,人云亦云,不肯独立思考。” 苏轼《水龙吟》写杨花另辟新境,反复诵读,体会与章词相比其新妙之处。 一、避开章词的实写杨花,而从虚处着笔,即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
二、“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谦《填词杂说》)创新之处:评 点 精 粹 此首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起处,“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抛家”三句,承“坠”字,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萦损”三句,摹写杨花之神,惜其忽飞忽坠也。“梦随风”三句,摄出杨花之魂,惜其忽往忽还也。以上写杨花飞舞之正面毕。下片,更申言杨花之归宿,“惜”意愈深。“不恨”两句,从“飞尽”说起,惜春事已了也。“晓来”三句,惜杨花之经雨也。“春色”三句,惜杨花之沾泥落水也。“细看来”两句,更点出杨花是泪来,将全篇提醒。郑叔问(郑文焯)所谓“画龙点睛”者是也。又自“晓来”以下,一气连贯,文笔空灵。先迁甫(先著)称为“化工神品”者,亦非虚誉。 ( 唐圭章《唐宋词简释》)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抛家傍路”“一池萍碎”“抛家傍路”“一池萍碎” 比较原作与和作和作:
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原作: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原作: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对于章楶(jié)原作和苏轼和作的高下,朱弁(biàn)认为章词能曲尽杨花妙处,故章词好;张炎认为苏词直是言情,非复咏物,是借咏物来抒情,故苏词好;许昂霄则以为二词各有千秋,各胜擅场。
章词从各个方面来写杨花,开头写春末飘杨花;次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院、珠帘,粘上春衣、绣床;看到蜂儿、鱼儿,和在楼头远望的女子,写得很细腻。就描绘杨花说,做到曲尽其妙。
原作: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词在写杨花,也在写人。开头写杨花飘坠在路上,“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是写人在思量,也在写杨花,本于杜甫《白丝行》诗“落絮游丝亦有情”。从有思联系到女子的梦中寻郎,是写人;而随风万里也在写杨花。恨落花难留是写人,“一池萍碎”又是写杨花,本于杨花落水化为浮萍的传说。最后“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和泪水结合起来,又写杨花又写人。和作:
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词就咏物说,写杨花很有情似的,所以随着梦境去万里寻郎,最后化成浮萍,成为离人泪,所以是很细致的咏物。就写人说,苏词描写思妇愁情,梦里寻郎既不成,春游无法留住,写出思妇的愁苦,是很好的抒情词。
苏词能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写法应该说是高于章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