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山东阳谷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之《刺客列传》课件(9张ppt)+教学设计(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山东阳谷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之《刺客列传》课件(9张ppt)+教学设计(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2:03:31

文档简介

姓名
罗安永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阳谷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刺客列传
一、教材分析
《刺客列传》是《史记》的名篇。本文论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著名刺客的事迹。全文五千多字,而荆轲传部分就占三千由余,是全传最精彩的部分。本文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学生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身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学习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2、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3、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自主学习《刺客列传》全文,解决读音、字词、句读、翻译方面的问题,并了解荆轲其人(观看《荆轲刺秦》的电影)。为文本解读做好铺垫。
(二)?课上观看《刺客列传》相关的小视频,并请同学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荆轲其人。激发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同时营造本节课热烈讨论的氛围。
(三)?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分析“荆轲”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说结合中用评价量表考察学生质疑、探究、合作、释疑等学习能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生学习长篇古文的能力。
(四)?“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精彩情节,分析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并使用思维导图展示学习成果。学习《史记》中的写作手法,为学生自己的写作做好知识积累。
(五)?拓展提升:阅读《怀疑荆轲》,小组讨论,说说写写自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王行为的看法。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PPT展示评价标准以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
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刺客列传》全文,解决读音、字词、句读、翻译方面的问题,并了解荆轲其人(观看《荆轲刺秦》的电影)
上网搜索学习资源、《荆轲刺秦》电影视频、完成网上的自主学习规划
导入
播放小视频
观看《刺客列传》相关的小视频,并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荆轲其人
视频播放、PPT展示
自主检测
字词句的翻译掌握
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PPT展示?自主检测内容
研讨探究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荆轲”其人其事
1、?在读说结合中,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分析“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2、?分析“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 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读说结合、PPT展示、自主研讨、合作探究、表达展示、用评价量表和思维导图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拓展提升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
阅读《怀疑荆轲》,说说写写自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王行为的看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写作展示
作业布置
“我眼中的荆轲”写作训练
完成话题写作,并上传至论坛或微博等交流平台,完成后截图发给老师
写作训练、网络交流平台、师生互动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的教学设计本着自主阅读学习、研讨探究学习和能力培养学习三个目标而展开,我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自主阅读学习。由于这是一篇长篇古文,一节课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学习,而且学生已经是高二的孩子了,所以我大胆放手,试着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学习,并在晨读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而学生的疑惑则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或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来解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对学生学习其他长篇古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此期间,充分给予学生诵读本文的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二、???????研讨探究学习。本文是《史记》中的精彩篇章,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所以分析人物形象就成了本节课的重中之重。而学习分析这种人物的写作技巧和情节的写作技巧是学生们必备的语文学科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构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来的,所以我的做法是学生自主质疑、探究、合作、释疑,以期能形成他们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
三、???????能力培养学习。通过我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学生们自主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批量阅读,来形成学生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评价,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和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