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导入新课孔子是后世尊称的圣人,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孔子传记,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孔子的窗口。司马迁以真正史家的笔墨,描绘了“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让我们能够一窥孔子生活的真实面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孔子。?
孔 子 世 家
《史记 · 孔子世家》(节选)
司马迁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孔子的生平与事迹、伟大的人格与坚持理想的不懈精神。????
3.学习传记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
2.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
难点:
?1.如何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2.如何理解文中孔子与弟子关于“吾道非邪?何至于此?”的不同对话。检查预习:1、给下列汉字注音:
愠( ) 兕( ) 稼穑( )( )2、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匪: 知: 盖: 见: 而: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人之不我信,人之不我行B、不容何病C、道大修不用诵读并思考: 孔子与三个弟子谈话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同: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吾道①非②邪?
吾何为③于④此?” 你能理解“匪兕 匪虎,率①彼旷野” 隐含的意思吗?不同(一):三个弟子回答不同? 吾未仁① 、未知②
人之不我信、不我行 道至大③,天下莫能容④;
盖 少⑤贬⑥焉? 道至大,天下莫⑤能容;推而行之,不容何病⑥ ,不容然后见⑦君子;道不修⑧ ,吾丑⑨。道大修⑩不用,有国者⑾之丑 也。子路:子贡:颜回: 从不同的回答中,能看出三个弟子对孔子 “道” 的不同态度吗?子路子贡颜回不够完善(未仁知)不切实际(少贬) 肯定 推而行之 何病 不同(二):孔子对弟子的训导不同?对子路: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
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
“仁”与“智” 的有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关键。
表明:“吾道”正确不必怀疑。 对子贡: 孔子以良农稼穑、良工巧顺为喻,指出“吾道”正确不容怀疑的。
直接批评,告诫子贡:应“修道”而不应降低“道”的标准。只看眼前利益,目光短浅,最终会丧失自己的“道”
对颜回:孔子对颜回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人格表示赞同(“有是哉”),欣慰之情溢于言(一句玩笑话)表(“欣然而笑”) 。
5 、孔子的训导再现了“至圣”怎样的风范?为师: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为人:坚持原则信念坚定 6 、如果孔子活到今天,还会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千 秋 之 师万 世 之 表作业:
1、《学习与评价》相关内容。
2、课后搜集孔子的名言并背诵 ①孔子生鲁昌平乡陬( )邑。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 )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 )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②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 )蕃( )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①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②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计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繁殖增多。因此他又升任主管工程的司空。不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大个子”,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像原来一样善待他,所以他返回了鲁国。 ③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一同出发,到周去学礼,主要是去见老子。告辞时,老子为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为人送行,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为人送行。我不是富贵的人,但还虚有‘仁人’的名号,那就用几句话为您送行吧:‘对问题看得清楚、深刻的人,却容易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评价别人;能广博辨别是非善恶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丑恶。做人子、臣子的就要一切为了父母、君主考虑,而不考虑自己。’”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④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 “孔子适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欲求为政实际上孔子在齐国做了什么?闻《韶》乐而学之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特点?好学和乐学这种特点怎样来表现的?从孔子的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两个方面强调了孔子的好学和乐学 ⑤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反复练习这首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演奏的技艺。”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演奏的技艺了,可以增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把握乐曲的思想感情。”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把握了乐曲的思想感情,可以增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了解曲作者的品格风貌。”⑤过了些时候,孔子神色严肃的沉思着什么,接着又表情愉悦地向上望着,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已经体会出曲作者的品格风貌了,他的肤色黑,身材高大,昂首远望,好像一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这样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座起立,向孔子拜了两拜,说:“我教给你的这支曲子,正是《文王操》呀”。 孔子在鲁学琴的经过写得具体详细,那么孔子学琴分几个阶段的追求?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特点? 作者描述了“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几个阶段的追求,表现了孔子好学的态度,善学的品质,赞美了孔子的勤奋钻研、踏实认真和深思善悟。那么作者写师襄子又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了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都是对孔子行为和品质的衬托。 ⑥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援救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准备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个贤能的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两国大夫的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心意。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共同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⑦这时子贡的脸上也现出怒色。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的人。”(成语“一以贯之”或“以一贯之”)⑥(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得生了病,没谁能站起来。孔子仍讲学,吟诵、歌唱、弹琴不停。子路生着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厄面前能坚节操不动摇,人小困厄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 ⑧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有怨恨,就把子路召来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那旷野行走’,难道是我们的思想主张错了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 子路说:“是不是我们不够仁爱?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是不是我们还不够聪明?所以人家不跟着我们走。”孔子说:“哪会是这样!仲由啊,假如仁爱的人就一定能使别人信任,哪有伯夷、叔齐(让位投周,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遭遇)呢?假如聪明的人就能让别人跟着走,哪有王子比干(被剖心的遭遇)呢?” ⑨ “子贡说:“老师您的思想主张是极其宏大的,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老师。您何不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呢?”孔子说:“赐啊,好农人能种好庄稼,却未必取得好收成;好的工匠虽然能做出很巧的活,却未必能合所有人的心意。君子能能认真研修完善自己的思想主张,制定法度来规范它(国家),建立道统来治理它(百姓),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现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学说,反而想降低标准使世人接受。赐啊,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⑩虽然这样,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世人接受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不被接受,才能显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果思想主张不完善,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思想主张十分完善而不能被采用,那是执政者的耻辱了。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担忧的?不被接受,才能显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孔子听了欣慰地笑着说:“是这样的啊,你这颜家的孩子!希望你能拥有很多财产,我愿意给你做管家。”对子路理解对子贡批评对颜回赞赏 21、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弟子们都在心里为他守丧三年。三年心丧完毕,相互道别离去时,都痛哭,各自又表达了深切的哀思;有的人继续留了下来。其中子贡在墓旁搭小房住下守丧,六年后才离去。弟子及鲁国人在孔子墓地附近安家居住的有一百多户。因而这里被称为“孔里”。鲁国世代相传,一年四季到孔子墓前供奉祭拜,而儒生们也在这时来孔子墓前讲习礼仪,行乡学业考校的饮酒礼,以及比射等仪式。
22、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孔子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冬十月庚子,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这位历史人物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第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夏四月乙丑,年七十三。
21、孔子的墓地有一顷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们所居住的内室,后来就改成庙,借以收藏孔子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车子、书籍等,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没有废弃。高皇帝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太牢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谒孔子墓,然后才去就职处理政务。问题探究?1.概括文章第五、第六部分的中心意思。?明确:?第五部分(20、21节):写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第六部分(22节):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问题探究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二次备课?10?明确:?(1)作者是从孔子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赞颂孔子的。?(2)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课文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明确:?(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孔子的身世.学习的经历.坎坷的仕途.著书立说的情况和死后的巨大影响。?(2)孔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对待知识学而不厌;教书育人方面能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直到晚年还著书立说,体现了他的“生无所息”的人生理念。因此,对于司马迁的“至圣”的称号,孔子是当之无愧。?(板书:家庭身世、学习经历、仕途坎坷、著书立说、死后影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生无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