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教学课件:《赵世家》(司马迁)(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教学课件:《赵世家》(司马迁)(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1: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导入新课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早已被人熟知,这出戏剧更是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但是,最早记述这一故事的却是司马迁的《史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赵世家》,了解赵氏孤儿故事的来龙去脉。赵世家学习目标1.理解《赵世家》生动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积累学习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掌握一些重要文言句式。重点:?
1、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
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注音拊手(fǔ??)??齐衰(??cuī????)??
骜民(?ào???)???谥号(??shì????)??
藏匿(?nì??)瓯越(??ōu??)???
属阻章(?zhǔ??)???怫学者(bèi???)?????????
稽首(?qǐ??)????社稷(?jì???)?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本文思路清晰,主要记叙两件事情:?
第一部分(1-7)是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第二部分(8-11)是关于“胡服骑射”的内容。自读课文前五段:1、理清文中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2、简要概括赵盾其人其事。(1-3)
3、赵氏是如何被灭族的?(4)
4、赵氏孤儿是如何被救的?(5)前3段重点词句:1、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 (担任,主持)2、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 (通”拒“,阻拦)3、赵盾骤谏,灵公弗听 (多次)4、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 (遮挡,保护)5、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 (臣杀君或子杀父母)6、赵盾卒 ,子朔嗣 (承袭爵位)前3段重点词句:7、先君何罪,释其適子而更求君? 先君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找国君呢? 8、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君子讥讽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返回来也不诛讨逆贼”,所以史官记载说“赵盾杀了他的国君”。 第4段重点词句:1、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 (同”腰“)2、已而笑,拊手且歌 (拍)3、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过错)4、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 (杀害)5、韩厥告赵朔趣亡 (同”促“,急速,赶快)6、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遗憾)第4段重点词句:7、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 8、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 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 小结屠岸贾灭族赵氏独断专行,目无国君,奸邪残暴第5段重点词句:1、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为什么)2、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分娩)3、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搜查)6、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假意)5、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确实)4、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 (哪一个更--)第5段重点词句:6、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 7、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小结程婴杵臼设计救孤忍辱负重,慷慨牺牲自读课文6、7段:1、大业之后不遂者为崇 (顺利;作怪)2、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断绝祭祀)3、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依靠)4、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假托)5、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祭祀)6、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 (侍奉)自读课文6、7段:7、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 8、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求立赵氏的后代了。 自读课文6、7段:9、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 10、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 小结韩厥言明真相,景公迎立赵孤程婴功成自杀自读课文8、9段:1、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 (巡视;到)2、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 (趁着;做君长;连接)3、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 (功业)4、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 (业迹;尽世,全世上)5、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 (接续)自读课文8、9段:7、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 做臣子的,受宠时应有明孝悌、知长幼、顺从明理的德操,通达时应建立既可利民又能益君的功业,这两方面是臣子的本份。 8、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凡是有高出世上功业的人,就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有独特智谋的人,就要听任傲慢民众的埋怨。 自读课文第10段:1、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 (至,达到目的)2、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 (违背)3、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不才;多多进言)5、逆人之心,而怫学者 (违背)4、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 (中原地区;聪敏)自读课文第10段:6、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治理国家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 7、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 宣传德政要先从平民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 最后一段重点词句:1、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国也 (用来--的)2、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同“剪”;同“纹”)3、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排斥)4、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 (拘捕)5、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依仗)6、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 (认为--耻辱)最后一段重点词句:7、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 疑难追踪?2、赵武灵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公子成的?(从第二部分找相关语句佐证)????????
????????先从圣人的做法谈起,圣人从“利其民而厚其国”的角度出发,“因事而制礼”,并不计较“殊俗”;接着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分析,强调“胡服骑射”的必要;最后用“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疑难追踪??2、赵武灵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公子成的?(从第二部分找相关语句佐证)????????明确:????????先从圣人的做法谈起,圣人从“利其民而厚其国”的角度出发,“因事而制礼”,并不计较“殊俗”;接着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分析,强调“胡服骑射”的必要;最后用“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思考感悟1、《赵世家》被清人李景星称誉为“通篇为长江大河??用笔节节变化,有移步换景之妙”。试以文中“赵氏孤儿”及“赵武灵王”的有关记述为例,说说本篇体现的“文气疏荡”“极奇肆文字”的艺术特点。??????
??????在记述武灵王时,司马迁详尽的记述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的过程,让人物在反复激烈的论辩中,凸现这位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及其勇气和魄力。?????????而讲述赵氏孤儿的故事,则以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来体现。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屠岸贾的奸邪残暴,无不跃然纸上。?????????思考感悟2、“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时间跨越数十年,本文是怎样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详略不同的记述,以刻画人物形象的?
???????没有正面写宫闱中的激烈冲突,通过前后两次占卜来暗示凶吉,交待矛盾冲突的激烈。在记叙上,详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如韩厥与屠岸贾的交锋,公孙杵臼和程婴为救孤的商讨。而对人物的具体行动则略写。分析人物性格赵武灵王:?毫不妥协,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程婴:忍辱负重,侠义心肠,信守节义??????????????
公孙杵臼:慷慨牺牲,视死如归,敢于为正义献身??????????????
屠岸贾:奸邪残暴??纵深拓展?1、赵武灵王为何要提出胡服骑射的主张?“胡服骑射”有怎样的意义
???????赵武灵王根据赵国的国情,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的主张。他实行这一主张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武灵王对旧的习惯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纵深拓展?2、司马迁通过“赵氏孤儿”歌颂了正义,鞭笞了邪恶,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但这个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批评,学者们纷纷指责它并非信史,有人还作了很细致的考证。如果真是如此,那你认为这是否违反了《史记》的“实录”精神??????????
????如果仅从史学角度而论,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但《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杰作。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可能是作者虚构,或者是出自民间的传闻。以虚构或传闻为史实固然不合史法,但从文学角度而言,恰是很好的创作。如从根本精神来说,这个故事也并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小结赵王晓之以理
公子心悦诚服赵武灵王:改革家毫不妥协,力排众议
远见卓识,非凡勇气通假字1、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距:通“拒”。阻拦?
2、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要:同“腰”。?
3、韩厥告赵朔趣亡。????????????????????趣:急速,赶快。通“促”。?
4、居无何,而朔妇免身。????????????????免:同“娩”。?通假字5、夫人置儿绔中。??????????????????????绔:同“裤”。裤子。,?
6、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文葆:绣花的襁褓。文:同“纹”;葆,通“褓”。?
7、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见:同“现”。显现。?
8、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骜:通“傲”。通假字?9、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怫(bèi):倍,通“悖”,背离,违背。离:通“罹”,遭受。?
10、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翦:同“剪”。?文身:在身上刺花纹。文,同“纹”。秫:同“鈢”,长针。?词类活用?1、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活:使动用法,使之活。
?2、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哀:为动用法,为、、、、、、而哀。?
3、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苦:使动用法,使、、、、、、受苦。?文言句式?
1、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战“于“河上,省略句。于河上战,介词结构后置。?
2、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判断句句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