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3 22: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一座山。他太高,太飘渺,所以世人都读不懂他。也因此,李白在我们心目中就多种多样。那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李白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回答,老师引导并介绍:自信李白?,失意李白,狂喜李白,柔情李白,不屈李白,侠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3、理解本诗的意境及其所展示的诗人独特人生态度和傲岸性格。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蜀长安齐吴
越汉水梁
宋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洞庭湖庐
山金陵扬州淮南姑苏荆门 安陆襄阳终南山洛阳齐州镜湖天姥山李白一生漫游图解 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天姥山天姥山不仅以天神叫"姆妈"知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称。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古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也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
浙东名山天姥山位于新昌儒岙镇10公里,围30公里,志载:"派自括苍至关岭界层峦叠嶂,苍然天表,千姿万壮,为一邑主山"。李白一曲《梦游天姥吟留别》,更使天姥山因而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奇仙境,被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天姥山已成为历史风景文化名山,确实如李白所说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的险胜风景。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鸾 魂悸
长嗟 觉时 殷yǐn读准字音yínɡmǔshànlùzhuójīyǐdànfēihōnɡluánjìjiējué课文朗读     播放暂停结束课文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朗读     天姥风光欣赏天姥风光欣赏天姥仙山----拨云尖天姥风光欣赏天姥入梦天姥风光欣赏云海漫漫天姥风光欣赏仙雾弥漫天姥风光欣赏仙界云宇天姥风光欣赏 半壁见海日天姥风光欣赏镜湖扬波天姥风光欣赏世外桃源天姥风光欣赏千姿百态天姥风光欣赏迷花倚石流连忘返天姥风光欣赏镜湖渔歌天姥日出岩泉龙吟天姥风光欣赏白雪皑皑天姥风光欣赏天姥银华天姥风光欣赏整 体 感 知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2、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3、概括全诗脉络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式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一、梦游之 由(起)二、梦游之 景(见)三、梦游之 吟(叹)写作思路——议论、抒情——描写——叙述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全 诗 脉 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中惊醒梦后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为何从“瀛洲”谈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怎么体现?思考陪衬 神奇色彩高峻脱俗比较 衬托 夸张课文分析景----神奇巍峨情----景仰向往总结第一段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高大雄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飞”表现了什么追求?思考自由自在“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为何提到“谢公”?思考1.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2.遭遇相似,折射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思考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加红句使用了什么句式?
有何作用?昏暗恍惚。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四个短句有何特点?与内容有何联系?思考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光辉灿烂,壮丽非凡。此时景象有何变化?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思考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这些描写在“意”上有何作用?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思考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总结第二段梦 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游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历 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程 神仙洞府,灿烂辉煌
仙人盛会,其乐融融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总结第三段惊梦长叹:蔑视权贵,反抗现实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
一是丰富的想像。诗人的想像有来源于民间传说的,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
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总结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慄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鸾回车: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二、默写出李白要求“民主自由”的名言警句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使……惊,使动用法演奏代上文神异的景象低头;服侍超过的确、确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延伸巩固作业:
1、背诵全诗;
2、任选李白的一首诗,说说它的 艺术特色课堂练习1、对一二诗段的诗句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标题上的“吟”字,表明了古诗中的一种体式。这类诗篇的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其形式则较自由,犹如散文中的随笔。
B、“云霞明灭”4字,诗人运用光线强烈对比,侧面衬托了天姥山的既高且大——有时被云遮掩,足见其硕大无比。
C、“连天向天横”5字,诗人正面描写了天姥山的的既高且大——“连天”,极言其高;“向天横”,则极言其所占空间之大。
D、“一夜飞度”之“飞”,实为神来之笔,给人飘逸之感——折射出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气质。若无此“飞”,则何以“登云梯”,“见海日”,“闻天鸡” ……1、B 提示:本项的表述失实——“云霞明灭”,只显其高耸入云,时而被云掩没,时而露将出来。2、对一二自然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奉诏入京。他本想借此行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他只被玄宗视为“词臣”,并不重用,且又受到权贵排挤,仅住一年便还放。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以排遣胸中块垒。
B、第二诗段为全诗核心,体现了“游仙诗”特色,尤其主体部分“云青青……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各种角度描写仙境,给人脱俗之感。
C、诗人游仙之念,源于对社会的不满,因而他借助梦境,虚构出万花洞般的迷离幻境,以及自己与仙人们的聚会场面,揭示出与现实世界决不合流的高尚情怀。
D、杜甫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上述二诗段,就体现出这种特质:对天姥山与仙境 的精心刻画,有正面直接性,有侧面烘托性的;有实写的,有虚写的……其构思,的确够“不群”;其描绘,实在够“飘然”了。2、C 提示:诗篇虽为对现实不满的曲折反映,想象力极为丰富,但诗人独未写自己与仙人聚会的情节,因而本项末句评价失实。3、对诗篇末段诗句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此,指代的是上一诗段描绘的仙人聚会的场境与情景。
B、“古来万事东流水”——可以联想到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诗句,诗人意在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从句式上审视,似乎是一问一答;然而,下句并未正面回答上句所提“何时还”的问题。
D、“骑白鹿,访名山。”——诗人写出了自己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白鹿,相传古代神仙或隐士常骑着它漫游,象征自由自在3、B 提示:本项的表述犯了拔高诗句意境的毛病——诗中没有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的意思。4、对末尾诗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白的游仙诗,大多只有记游,而无规范的故事情节。本诗的结尾段,也有这一特色。
B、诗篇结尾回应了诗标题上的“吟留别”,即留给在东鲁的朋友,因而特提出“别君去兮何时还?”的疑问。
C、诗篇卒章显志。诗人为什么梦游天姥山?为什么描摹仙境?为什么骑白鹿访亲友?——结尾的两句诗作了回答。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前5拍,后4拍。其句式与节奏参差铿锵,且富有变化,正展现出诗人的匠心;若改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式虽整齐了,却失去了诗的韵味。4、C 提示:本项的表述对诗句原意有曲解——诗中只说“须行即骑访名山”,并未明确说访亲问友。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拜读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朓,诗歌亦清发隽秀。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注 释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朓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 “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朓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赏 析1.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_____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________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___的浪漫主义特色。 ??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怀才不遇抑郁难平2、“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 明确: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