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9 19: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浣 溪 沙 李
璟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情景交融、寄托象征的艺术手法。简介作者李璟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他即位之初,国势尚且兴旺,但随着北周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此时的南唐,已经内外交困,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自己有心兴国但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背景解说 李璟即位之初,国势尚且兴旺.但随着北周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此时的南唐,已经内外交困。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自己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悲哀,蕴涵浓厚的忧患意识。这样的悲哀与屈原作《离骚》时的心情颇有相通之处。词牌知识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词语解释:1、菡萏:荷花的别名。
2、西风:秋风。
3、韶光:美好的时光。
4、梦回:梦醒。预习检查: 注音:1、菡萏:hàn dàn
2、韶光:sháo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诗句翻译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荷花落尽,荷香消失,翠绿的荷叶也已凋残,萧索的秋风夹满愁绪吹起在碧绿的水波之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它们跟随着美好的如金年华和人美丽的青春容颜一起憔悴,令人不堪细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细雨中入梦,梦中与在荒凉遥远的边塞的丈夫相会,可好梦醒来,周围细雨迷蒙,丈夫依旧远在天涯,多么令人伤感。细雨中登上小楼,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袭人,虽还想吹,但笙已不能再吹了,心中无限惆怅,只觉得周围一片寂静和凄凉。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泪珠中深含多少愁恨,却只能独自斜倚着栏杆。
赏析词文: 1.划出上片中能直接表达女主人公愁情的词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意象: 荷花(香、叶) 秋风
描写了一幅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荷塘秋残图,营造衰败、凄凉意境。3、女主人公为何“不堪看”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4.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有何感慨。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境界衡量的标准有没有言外的意思。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A“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B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想念的人; “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辅助材料:
a唐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6.“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辅助材料: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要把我自己打扮得这么美,等着我所爱的人回来。从早晨一直看到日落,斜晖脉脉、流水悠悠,这个人没有回来,所以她说是倚栏杆,是第二天的盼望。每日的盼望,每日的落空。 总结全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
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练习1、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景?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荷花落尽,香气消失,荷叶零落,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这菡萏成长的整个大环境的摇落的悲哀,更使人发愁。
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由秋残引入深愁残年。
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对比,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愉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传达相思之苦。
对偶工整,情景交融。细雨梦回,梦醒独伤,笙断泪下,寂寞寒冷,孤独的小楼细雨之夜,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相思怀念之情。
3、“倚阑干”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
明确:“倚阑”,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阑”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怨恨。
作业1、背诵全词
2、(必做题)扩写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3、(选做题)“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