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1张PPT。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重点)2、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重点)3、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人生哲理。(难点)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张若虚
◆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作者简介】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吟诵意象想象与联想
意境明情
【单元导入】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 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境生象外”。
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第一课时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古今评说】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古今评说】 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古今评说】《春江花月夜》
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
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解题明意】《春江花月夜》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而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整体感知】1、欣赏录音朗读
正音:
滟滟 皆似霰 纤尘
扁舟 捣衣砧 碣石yànxiànxiānpiāndǎo zhēnjié连海平:江潮入海,海江相平。
共潮生:明月和潮水一同生长。
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空里流霜不觉飞: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又感觉不到它的飞动。
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一名双枫浦,在今湖南浏阳县。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泛指长着枫树的江浦。枫叶秋时经霜变红,故青枫指春天的枫树。不胜愁,经受不住忧愁。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可怜:可恼。离人:离别的人。
玉户帘中卷不去: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卷起帘子,想带走月儿,可是帘卷,月不卷。
捣衣砧上拂还来:类似上句,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欲去,水去而月不去。
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光不度:不能跟随月光飞渡(到你那儿)
水成文: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闲潭:悠闲的水潭。
可怜春半:可狠啊春天过了一半。
碣石潇湘无限路: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人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西沉,落月的余晖洒满江边的花林、枫树,仍然摇动着离情别绪,无法排遣。)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诗篇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素材,集中体现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月出—月悬—西斜—月落线索: 既写月的美景,更写 月光引起思乡之情。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的诗句 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 【结构内容】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这九小段按表达方式来分又可归并为几层?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1—8句)(9—16)(17—36)第一部分:画意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夜:反复诵读,粗通诗意。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 景海生明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深远景色。2、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辨不清了.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看见长江为流水送行。 理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哲理美
二、名句赏析——哀而不伤
三、请找出承接上文与启发下文的文字。名句赏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描述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
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什么人,
可是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
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人生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其基调应是哀而不伤、郁而不堕的,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第三部分:诗情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泄着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情思妇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缓缓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情1.给带点字注音。
滟滟 皆似霰 纤尘 徘徊 扁舟 捣衣砧 碣石 汀
2.诗中哪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可怜楼上月徘徊;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3.把课文分层,并写出层意。答:
4.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5.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分析“月”所代表的意象。
答:诗题:________________
内容:
意象: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答: 春、江、花、月、夜7、“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清满江树”这一部分共写了两方面的内容,da
; 。
8、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答: ⑴写思妇怀人 ⑵写游子想家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9、“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人由 想到 。
10、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蕴含什么道理?答:
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
11、结构上,此诗既以 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 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 月亮从升起到坠落;
月亮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陕西省丹凤中学2014届 王书良 制作第二课时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1)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思妇怀远人,
相思无着落。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月照离人(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鱼龙传情鸿雁长飞闲潭落花江水流春月斜江潭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情满江树(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色,为下面议论抒情作铺垫。
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三个写作层次的写作内容品读文本2.悟诗旨 此诗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进行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虽然略带感伤,但仍然流露了对生活的爱与期待的积极人生态度。3.辨手法春江花月(风景)
宇宙人生(哲理)
思妇游子(情感)景理情有机结合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赏月之色----春江花月(景物美)对月之问----宇宙人生(哲理美)完 美 融 合寄月之情----思妇游子(情感美) 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月“月”是全诗的灵魂: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景物描写的主体
哲理思考的凭借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全诗扣住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花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回顾全诗结构(1——8句)(9——16)(17——36)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
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意象探究︼合作探讨: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 这首诗中 、 、
三个意象蕴涵的情感。 明月江水落花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空 间 意 象时 间 意 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情 感 意 象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明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论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乡子》李煜《虞美人》江水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落花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
落花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
《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 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艺术手法赏析【艺术技巧】 (一)、结构严谨,环环紧扣,自然生成。
第一层写景,良辰美景,诗情画意,读起来很美,皎洁、静谧的夜景,明月高悬,由这引出哲理的思考,有对宇宙奥秘的探寻,有对人生的思考,由人生的思考,联系现实,才会有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出了抒情,一种相思,两地离愁。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为主体,以“月”为线索,在时间上、情感上两条线索,在时间上,月升、高悬、西斜、落下,逐字吐出、逐字收束。在情感上,既写月的美景,更写月光引起的思乡之情。写月就是抒情啊,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月引发议论,由思考引出相思,在月的照耀下,一切意象都附有人的思乡之情。月光引发了、渲染着、暗示着、寓托着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也包含着诗人对美景的感叹,对月长圆而人难圆的感怀。
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出——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章法整齐带有变化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静谧的夜晚,不能用李白《蜀道难》的句式大开大合,为了表达宁静的气氛,此诗在章法上追求整齐,但过于整齐就显得呆板沉闷。因此在章法上,《春江花月夜》诗整齐而颇具变化。
《春江花月夜》诗共36句,像9首绝句组合而成,显得整齐匀称,但每过一绝,韵律和内容却有变化、发展。
在句法上,整句、散句反复串插使用,排比、对偶代表着整齐和谐,排比对偶穿插在散句中,富于变化。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
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
景和情是很难分开的,写景中含情,抒情中又含有人对美的思索,对理想的思考,情感中包含着淡淡的相思之情,包含人对幸福的追求,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思索中,在两地相思之情中,包含着人对这种亲情的追求,对美好的愿望的追求。珍惜生命的美好,即使是离愁,也是那种透过表层的,对情感的专一的、强烈的,也是一个辩证的统一。
总的来说,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景交融的手法,自然生成的语言,圆润优美的旋律,使之成为“诗中的诗,顶风上的顶峰。” 借景物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 、辞格丰富各尽其妙。 比喻: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 (暗喻),是抬头仰望所见。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 拟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
“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人多情而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深情。 在语言风格上,既有民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
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使《春江花月夜》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给人一种续续相生,摇曳多姿的感觉。
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的风味。 语言清晰,韵律婉转。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另外,诗句韵律婉转,对仗工整,加上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又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课外拓展】
杂诗 陶潜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凤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2.这首诗中写人生无常的名句是:答: , 。
13.“飘如陌上尘”一句,把 喻为“陌上尘”,以“陌上”喻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人生;
人生途程 14.《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此诗和这个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答: , 。
15.摘出能够表现诗人“桃花源”的理想生活的几句诗。
答: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16.“斗酒”,是说酒多还是酒少?“斗酒聚比邻”表现了陶潜什么思想?
答: 酒少。只要有一点酒 ,就聚邻共饮,大家一起来尽情地品味那亲密欢欣的韵味。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博爱的思想。17.人生的“盛年”不会重来,就好比
(用自己的话填写)
18.有一首《长歌行》,其中有四句诗是这样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请写出此诗中与这个意相近的诗句。
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一天之中不可能有第二次早晨。19、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鲜花, , 。
(2) 矿石, , 。
(3)蜡烛, , 。
(4)航船, , 。答:(1)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2)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3)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4)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