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鲁迅作品选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件33张ppt)(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鲁迅作品选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件33张ppt)(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0 07: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学习目标1、学会分角色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能够概括和复述。
2、分析三种人的形象,认识三种人的悲剧,感受鲁迅绝望悲哀和痛苦之情。
3、摒弃奴才和聪明人的人性弱点,学习傻子高贵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
教学重点:
分析三种人的形象特点及人生悲剧。
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会鲁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鲁迅简介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野草》 《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有一些战斗性极强的篇幅,直接针砭时弊,这和杂文有相似之处,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课文。但在写作风格上,又和杂文不相同。《野草》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的作品,它是一名革命战士如何摆脱那些沉重的旧思想负担,如何走向新的战斗的真实反映。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当时社会难于变革而写的,它启迪国人,呼唤变革,鞭挞丑类,赞美勇士的。
检查预习:1、注音:

侍侯 煨银耳 敷衍 猪窠 秽气
ˋ ˋ ˉ ˉ ˉ ˇ 余、银、牛、邬、晨、申、月、穆 、青、凯、洋、秀、强、航、飘、豪、川、
思:谁更聪明?
沙:聪明人聪明在哪?
飘:聪明人真的为奴才难过或高兴吗?
朝:奴才找人诉苦,却不让傻子为自己抱不平,奴才到底要干什么?
硕:鲁迅想说明什么?赞扬谁讽刺谁?
航:鲁迅是那种人?
众:主人?慢慢地最后出来?蹊跷!
奴才心中有怨,为什么要帮主子?费解! 奴才
1、文章中人物很有个性,请以奴才为例,找出具体的神态和语言描写来说明奴才的特征。奴 才语言:
我所过的简直……、我住的只是……、先生!你干什么?、这不行!主人要骂的、人来呀!强盗……、我首先叫喊起来
?行为:
寻人诉苦、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神态:
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高兴、恭敬而得胜
2、对文章第一句“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你是怎么理解?请结合原文中内容来说明。奴才:对社会有不满,只求诉苦得到安慰,不思反抗,不敢反抗,反对反抗。自身麻木、愚昧、卑怯。在聪明人同情下得到安慰,安于奴才。只能如此。3、请结合文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
“聪明人”和“傻子”的形象。聪明人 傻子语言:这实在令人同情、唉唉……、你总会好起来…… 可不是么…… ? ?
神态表情:
惨然、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叹息着、代为高兴似的回答
语言:
混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管他呢! ?
行为:
大叫、亲自去、动手就砸那泥墙、仍然砸
结果??
聪明人:敷衍应付,明哲保身、麻醉人民
傻子: 嫉恶如仇、勇于抗争、幼稚生猛、 严重脱离实际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 《空想》4、有人说鲁迅的文章“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野草》是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结合《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说你对于这 “取类型” “象征”的理解。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1922年12月3日《〈呐喊〉自序》
奴才:对社会有不满,不思反抗,不敢反抗,反对反抗,卑躬屈膝,具有奴性的麻木的国民。
聪明人:故作姿态,敷衍,不负责任,达官贵人; 傻子:实干,正直,义愤填膺,热情勇敢,孤军奋战的,具有毁坏铁屋子的精神先驱者。。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一九一九年四月《药》
鲁迅借此短文思考了什么问题?5、【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
思考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之下人的心态,达官贵人总是高高在上,并不会为穷苦之人去争取他们的利益与尊严。而带有奴性之人,生活涉临绝境,不到最后关头,也很难去抗争,充其量也只是发出几声微弱的呼喊而已,当得到些许的满足或强势的镇压后,又将回归的沉默。而具有反抗意识的人,却又凭着一时之鲁莽的单枪匹马去抗争,但其也往往由于力量的悬殊而已失败告终。 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难于变革的原因:奴才的存在,使主人可以高枕无忧。些许的不满,可由聪明人代为抚慰。惟有傻子是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是中国的脊梁,是革命的希望,但急需要克服幼稚病。中国革命的艰巨性!
唤醒民众的迫切性!
思:谁更聪明?
沙:聪明人聪明在哪?
飘:聪明人真的为奴才难过或高兴吗?
朝:奴才找人诉苦,却不让傻子为自己抱不平,奴才到底要干什么?
硕:鲁迅想说明什么?赞扬谁讽刺谁?
航:鲁迅是那种人?
众:主人?慢慢地最后出来?蹊跷!
奴才心中有怨,为什么要帮主子?费解!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散文诗,作者以“聪明人”、“傻子”、“奴才”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难于变革的原因:奴才的存在,使主人可以高枕无忧。些许的不满,可由聪明人代为抚慰。惟有傻子是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作者以辛辣的笔法鞭挞这样丑恶的现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希望我们青少年以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发奋读书,为国立志。拓展练习 ? 假如你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一员,你愿意做其中哪个人——奴才?聪明人?傻子?
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板书: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虚伪圆滑——伪君子
傻子:敢说敢做——勇士
奴才:供人驱使——奴才
对上献媚——奴才
你的心路,我的赞誉插梦想之翅膀,东瀛求医。
目国民之麻木,操笔为文。
画奴才之图像,揭千年之痼弊。
铁屋固而黑暗,民膝软而不坚
笔锋犀利如匕,言辞冰冷似铁。
怀赤子之诚心,哀国民之不觉。
处茫原而寂寥,独荷戟而彷徨。
为勇士而助威,呐喊不泯希望。
铮铮铁骨立天地,漫漫路长。
国民苏醒国富强,师魂得彰。选择写作 微型作文:1、如果你对鲁迅这个人深有感触,请你用叙述抒情的表现手法写出你对鲁迅的认识与感情。
2、如果你哀奴才之不幸,怒国民之不争,你用描写的手法为他们画像。
3、如果你被先驱者所感动,请你用抒情的手法为傻子——为先驱们写一首赞歌。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