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旅夜书怀》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旅夜书怀》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5 14:04:03

文档简介

课题:《旅夜书怀》(课型:新授)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题目了解诗歌内容,从而鉴赏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法、学法】
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法;
活动单导学法
新授课教学的基本环节:(1)检查预习,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疑惑——情境导入;(2)展示目标——合作探究;(3)精讲点拨——反思总结;(4)当堂检测——布置预习新课。
【活动过程】
预习单:
完成《创新方案》P.28“夯实基础”部分
背景介绍(注释1)
解题
①从题目看,这首诗从题材看属于________诗。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活动单
【活动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配以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活动二】检查预习
交流预习单1
请学生有感情朗读,要求:注意把握节奏、情感。
【活动三】整体感知
对照诗下的注释,请用现代散文串通全诗。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应老病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地一沙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诗内容,理清情感脉络
【活动四】品读,鉴赏评析
1.前两联写景,首联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颔联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意境,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字面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岂能想到我的名声因为文章而著称,做官由于衰老得病而退休。其实诗歌里要表达的本意却不是如此,试说说“岂”的含义和全句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深层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旨
【活动五】课堂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巩固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旅夜书怀》(课型:新授)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题目了解诗歌内容,从而鉴赏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法、学法】
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法;
活动单导学法
新授课教学的基本环节:(1)检查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总结疑惑——情境导入;(2)展示目标——合作探究;(3)精讲点拨——反思总结;(4)当堂检测——布置预习新课。
【活动过程】
预习单:
完成《创新方案》P.28“夯实基础”部分
背景介绍(注释1)
解题
①从题目看,这首诗从题材看属于________诗。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活动单
【活动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活动二】检查预习
交流预习单1
请学生有感情朗读,要求:注意把握节奏、情感。
【活动三】整体感知
对照诗下的注释,请用现代散文串通全诗。细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风岸——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细草,小草) 危樯独夜舟——一只小船泊在夜晚的江边。(危樯,高高的桅樯) 星垂平野阔——原野辽阔,天边星星低垂。(平野,原野) 月涌大江流——大江奔流,江面月光涌动。(月涌,月光随流水而涌动) 名岂文章著——我的名声岂因文章好而著称。(岂,怎么) 官应老病休——我的官职当因自己老病而罢休。(应,应当) 飘飘何所似——我漂泊江湖的情形和什么相似呢?(飘飘,漂泊无依的样子) 天地一沙鸥——就像苍茫的天地间孤零零的沙鸥。(沙鸥,水鸟名)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诗内容,理清情感脉络
【活动四】品读,鉴赏评析
1.前两联写景,首联诗人抓住哪些意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首联抓住“微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草”、“危樯”、“夜”等意象,描绘了一副微风习习,岸草如丝,夜色茫茫,危樯孤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孤寂的意境。这意境是诗人内心孤寂的外化。2.颔联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意境,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明确:颔联抓住“星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野”、“明月”、“大江”等意象,抒写星星低垂,原野广阔,大江奔流,月随波涌,意境雄浑阔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字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岂能想到我的名声因为文章而著称,做官由于衰老得病而退休。其实诗歌里要表达的本意却不是如此,试说说“岂”的含义和全句的情感。明确:“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官应老病休”,更是反语,显出悲愤的心情。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 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为什么不说呢 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实是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4.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尾联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即景自况,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设计意图:深层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旨
【活动五】课堂小结
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合上书本合不上思绪,我想对杜甫说:走出你的旅夜书怀,走出你的沉郁顿挫,我愿意继续做一只飞翔的沙鸥,不管风霜还是雨雪,我都会坚定最初的梦想,那是千年后的灵魂对你的一种悼念和铭记。
训练巩固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第二联中的“片云”“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之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明确】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
“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附:诗歌鉴赏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