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感受鲁迅(一)
——父亲与儿子《我家的海婴》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20多年前的抛弃,20多年的孤儿生涯,在亲情面前,江建选择原谅,他不去计较父母为何22年后才前来相认,在见到双亲的那一刻他喊出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想回家!”
C. 王海章哥哥看到孩子那么惨被扔在厕所里,想到之前有的纠纷因为“没图没真相”而最后不了了之,他灵机一动,想到一定要拍摄视频资料留作证据。事实证明,这段视频果真成为“活婴被扔进厕所”的有力证据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D.刚刚在英国夺得世界蹦床锦标赛单跳项目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的温州17岁姑娘贾芳芳,昨天上午载誉归来,她来到瑞安塘下驮山社区和市区水心的家中先后探望亲朋好友。
答案:B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变相涨价”后面应有宾语“的行为”;C 句式杂糅,“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删掉;D语序不当,“先后”提到“来到” 前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如潮水,起起落落,若处高处,不必浊浪排空,目空一切,睥睨众生;若处峰谷,也不必显得分外落寞,一蹶不振,妄自菲薄。
B.父亲遭遇车祸,重病卧床,五岁男童带父行乞,稚能的肩膀扛起抚养父亲的重担,让人感动且又让人心酸。
C.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处理私挖滥采、治理矿难等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严厉的,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D.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我们不必为曾经犯过的错误而在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答案:B
解析:【分析】B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只能用“扶养”。A项“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C项差强人意,原指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是褒义词。D项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此处与“在心里”重复。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
3.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夜,高家在祭祖、叩拜长辈。觉民、觉慧溜了出来,来到了姑妈家。在这里,他们意外地看到了梅表姐。( 巴金《家》)
B.愚人节的第二天,格雷沃广场上搭起了临时刑台。昨天还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却被判跪在绞台的轮盘上任人鞭笞。(雨果《巴黎圣母院》)
C.二女儿戴尔芬娜只惦记着参加舞会,对于父亲的病连一句问候之词都没有。 (巴尔扎克《高老头》)
D.阿格妮丝和大卫一订婚,大卫立即给多拉写了一封长信告诉她,在自己心里, 多拉仿佛就是自己家庭中自然的成员。(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D
解析:【分析】D阿格妮斯丝和多拉互换位置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或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觉新在父亲死后肩负起大家庭的担子,但这个日子过得不是很顺利,起初对于大家庭中的“明箭”、“暗箭”,他奋斗过,但结果无望后他转变战略,转而去讨那些长辈的欢心,只为了过几天安静的生活。儿子的出生给他带来了安慰,他觉得自己“牺牲并不是完全白费的”。
B、贾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了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政、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政、贾赦和贾珍被革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C、琴是新女性的典型。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学校,还想与觉民等一起去外语专科学校上学。还想向同学倩如学习把头发剪掉,并写了剪发的好处在刊物上发表。在剪发遭到母亲反对后,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决心走新的路,与觉民一起争取婚姻的自由。
D、查理发财以后为了追求侯爵小姐,拒绝为父亲还债,宁可让父亲的名誉受毁,并且写信给欧也妮,要和她分手。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一方面伤透了心,一方面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中,贾政的府邸是荣国府,而查抄的是宁国府,查抄宁国府的时候,被押走、被发配边疆的都没有贾政。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以还我真身,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
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
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正确意思应该是父命难违,又不忍心给父亲裸葬。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也妮三十三岁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体面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过着虔诚简朴的生活。(《欧也妮·葛朗台》)
B.吴国太在甘露寺召见刘备,如不中意,任凭孙权等人处置刘备;如中意,将女儿嫁给刘备。吴国太见了刘备,对刘备很满意,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
C.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到汉中督战。黄忠采用法正的计策以逸待劳,打败了夏侯渊。黄忠和赵云兵进汉水,曹兵又连败数阵。在汉水岸边,赵云单枪匹马,击退了曹操的大军,重现长坂坡的风范。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反唇相讥。(《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D
解析:【分析】D“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应为“在爱情中汲取勇气”;“反唇相讥”应为“一声不吭”。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三国演义》)
B.众人在芦雪庵依题作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多高的红梅。(《红楼梦》)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继续做着实业救国的美梦。(《子夜》)
D.在临刑忏悔仪式上,弗罗洛无意中望见了远处阳台上的弗比斯,便咬牙切齿地对爱斯梅拉达说:“得啦,你死吧!谁也别想得到你。”(《巴黎圣母院》)
答案:B
解析:【分析】B.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8.下列句子表述简明,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读高三时,父亲病故,当生活把放弃求学与打工养家的两难选择推到他面前时,他坚强地选择了后者。
C.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
D.对山西省方山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缔所有非法网吧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净化网络环境,取缔是最好的办法吗
答案:A
解析:【分析】 B“放弃求学”和“打工养家”不构成矛盾,应改为“继续求学”。C成分残缺。 “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后缺宾语“的问题”。D介词淹没了主语,删除“对”。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因此,旅游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中国老年节,这标志着重阳节从传统的民间节日变成了国家法定节日。
答案:D
解析:【分析】A“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搭配不当。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C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2010年8月以来,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地陆续发现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病例,俗称“超级细菌”,广泛引起全球关注。
B. 10月21曰下午,央视独家采访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的父 亲李刚,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
C.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选修其他专业 的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D.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设计要求充分体现亚运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为“引起全球广泛关注”;B项前后主语不一致,表意不明;D项句式杂糅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
是: , 。
答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曾”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
答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拂”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答案:惧有伏焉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 ; , 。
答案: 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
答案: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谤”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 。
答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 。
答案: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 。
答案: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境”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最后邹忌得出结论: , 。
答案: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蔽”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出师表》 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答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苟”“侯”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寒菊
宋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案: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精神。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诗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形象及表现手法。先圈出描写形象的句子,然后结合诗句概括其特征。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2)本题考查情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枝头抱香死”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语气坚定;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深广。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
【点评】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的艺术形象。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2.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诗人以外的人物形象。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①塑造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②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③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2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案: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技巧。解题步骤为:先解释该字的语境意,然后代入句中描述内容,如有手法和活用情况应指出,点明写景效果和抒情效果。“江水西头隔烟树”,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展现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他极目了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2)题干中问的是“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这是要求从表现手法中的虚实角度分析上片或下片。答案模式:虚写的是……,实写的是……,虚实结合(相生、相称),表达……感情。词的上片,写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梦中相会的情景。而下片通过灯前写信的细节,进一步细腻精微地表达主人公感情的发展。梦中相会终是空虚的,她要谋求实的交流与联系。“灯前写了书无数”,以倾诉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深情,但“算没个、人传与”的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渊。“直饶寻得雁分付”,“直饶”,宋代语言中,有“纵使”的意思。词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写的信无人传递,一转念间,鸿雁传书又燃烧起她的希望,“分付”即交付,要把灯下深情的书信交与飞雁;然而又一想,纵然“寻得”传书的飞雁,“又还是秋将暮”,雁要南飞了,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由此可知,她写的信是要传送到北方去。灯下写信这一感情细腻的刻划,把女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把一个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画得细致感人,魅力无穷。
【点评】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仿写。
示例: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答案:①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烽火、胡马,豪情满怀;
②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客船,离情凄凄。
解析:【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点评】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本题属于嵌入式仿写,①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②注意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要与上下文保持协调。③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④注意修辞特点。
24.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①: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②。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③。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答案:①人具有两重属性
②必须受礼仪的规范
③这就与禽兽无异了。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点评】考查简明、连贯、得体,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
25.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某些汉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说“门”,本是指建筑物等的出入口,但时兴的“艳照门”“日记门”“贿赂门”等中的“门”和本义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又如“雷”,本是指闪电时发出的响声,但新兴的“雷人消息”“表现雷人”等中的“雷”和本义相比已是新颜换旧貌;再如“晒”,本是指在太阳光下曝干东西或取暖,但时下有种全新的网民叫“晒客”,其中的“晒”和“阳光”已豪无关系。那么这里的“门”“雷”“晒”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请一一解释。
答案:(1)门:泛指事件(2)雷:使人(像被雷击到一样)震惊、讶异(3)晒: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或私人信息放在网络上,与人分享,任人评说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着这些网络词语使用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艳照门”“日记门”“贿赂门”等中的“门”是针对那些被曝光的贪污腐败、形象不雅等方面的事件,因此此处的“门”可理解为“事件”的意思。由新兴的“雷人消息”“表现雷人”等可知,此处的“雷”的对象是人,即雷的是人。这些消息、表现使人“雷”,联想到“雷”的本义,很容易得出“使人震惊、惊讶”等含义。网络词语“晒”是指一些网民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物品或个人信息放在网络上,跟网友一起交流、分享。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中提取要点的能力,本题可以采取分层提取法,可先从语段的内在层次中寻找出主要信息,找出概括的区域,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些方面陈述的,然后做出最为精当的概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