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文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文化》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3 09: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
《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文化》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参加今年清明祭扫活动的有老师、学生和团员。
B.我国人口众多,盲人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
D.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中,曹雪芹所要抒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更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
答案:D
解析:【分析】A老师、学生和团员不能并列;B数量是国家,搭配不当;C“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语序不当。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2.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每天出入药店和质铺,年纪却忘了。
B.北京文化是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C.随着通讯的日益发达,手机几乎成了大家不可缺少的物品。
D.《红楼梦》这部小说,对我们中学生再熟悉不过了。
答案:C
解析:【分析】 A不合事理,“质铺”和“药店”这两个词要换位置;B.概念混乱。“北京文化”包括“胡同文化”,因此两者的位置不当。应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 D.介词使用不完整,应该是“对……来说”,就符合语言习惯了。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3.下面对《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他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思考。
B.在高鹗所续的后40回中,由于家长们的周密安排,宝玉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与宝钗成亲,黛玉则在忧伤中死去。
C.《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此外,作者还描写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和外部种种矛盾。
D.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也自有艰难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受赵姨娘的暗算,还要受婆婆王夫人的气。
答案:D
解析:【分析】 D王熙凤的婆婆是邢夫人。
【点评】【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数的创作经验表明,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B.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答案:B
解析:【分析】 A诸于,“于”字多余 C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 D语序不当。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不仅(不但……而且既要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主语不同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又要注意递进关系,要前“轻”后“重”。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作家刘心武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揭秘,在我国红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B.李大夫真是妙手回春,只用了一个疗程的针灸疗法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给治好了。
C.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断臂山》获得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编剧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答案:C
解析:【分析】指谦逊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A轩然大波:指不好的影响,贬义词。B“妙手回春”指一下手就救活了垂危的病人。D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不合语境。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一方面要求考生对成语的意义和使用条件能够理解和掌握, 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具体语境能够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选择。因此,对成语,平时的识记要对成语分类识记,可按感彩、 望文生义、使用对象、谦敬成语、语法功能等进行分类;做题时,应细读材料,把握语境的感彩、陈述对象等要素
6.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立法指引制度,是指法规的起草、审核和审议单位,须就法规草案条文内容的立法依据、事实、理由等
进行详细的书面诠释,并提供其他省、市和国际的相关立法经验等资料。
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两个主要因素。
C.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D.正在指导冬训的总教练告诉记者,中国跳水队的健儿们能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取男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的冠军,关键在于两个队员届时能否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案:A
解析:【分析】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补上“的制度”,“是”后的内容是对“立法指引”的解释。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7.依次填人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尊重原著”,只是汲汲于人物年龄,汲汲于唱了几出昆曲,汲汲于瓷器、发型、3D的传统建筑,那么,中国传统,也可能成为符号的堆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版《红楼梦》之病,或许也正是我们在理解传统、尊重传统时的误区与盲区。
①正如挂满了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也不过是仿古街的纪念品摊位
②即便有金玉良缘或是木石前盟,也只是一部古装的《流星花园》
③画卷、水袖、武术、龙……
④正如缺少了命运的悲剧感
⑤没有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这些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符号
A.①③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④②① D.①④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B、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A
解析:【分析】 B句式杂糅,C“给予很高评价”主语偷换,D“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9.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D.成龙和刘媛媛在演唱《国家》这首歌时,“一手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的歌声久久回荡在上空,深深地激发了青少年心中的责任感。
答案:C
解析:【分析】 A、杂糅 原因是……所致。 B、成分残缺 提出……的要求。 D、偷换主语,在成龙和刘媛媛演唱《国家》这首歌时。
【点评】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10.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考试法》的范围只包括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类考试,例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自考等。其他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如司法考试、托福等不包括在内。
B.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斗智斗力,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博弈技巧;围棋的魅力,还在于它源远流长,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C.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语言的确非常美,读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读,觉得它通俗、平和、自然,再读,觉得它准确、鲜明、生动,多读几遍,就更会觉得它含蓄、深刻、丰富。
D.如何理解这种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评价西方各种社会形态(后工业社会论、信息社会论、知识社会论、全球社会论、消费社会论等)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
答案:A
解析:【分析】 B冒号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用在此处,与后文的“所以说”重复,应将冒号改为句号。C“感受”后逗号应改为冒号;“自然”和“生动”后的逗号改为分号。D括号应在“理论”之后。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答案: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1.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 恨晨光之熹微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熹”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 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答案: 万里悲秋常作客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答案:谨庠序之教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庠”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答案:无与士耽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耽”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____________,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答案:乌鸟私情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嘈嘈切切错杂弹,___ 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大珠小珠落玉盘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惠风和畅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雄姿英发,羽扇纶巾,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橹”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河之女
铁凝
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我:“看山桃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
我决定不再耽误第二十个清明。于是,我踏着今年的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花。我坚信自己总能看见山桃花。
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我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这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头。
一条散漫的河,一条多弯的河。每过一个弯,你眼前都是一个新奇的世界。那是浩瀚的鹅卵石滩,拳头大的鸡蛋大的鹅卵石,从地铺上了天,河水在这里变作无数条涓涓细流漫石而过;那是白沙的岸,有白沙作衬,本来明澄的河水忽而变得艳蓝,宛若一河颜色正在书写这沙滩;那是草和蒿的原,草和蒿以这水滋养着自己,难怪它们茂密得使你不见地面,是绿的毡吧,是绿的毡吧。总有你再也绕不过去的时候,那是山的峡谷。峡谷把水兜起来,水才变得深不可测。然而河的歌喑哑了,河实在受不住这山的大包大揽。河与石壁冲撞着,石壁上翻卷起浪花。那是河的哭嚎吧,那是河的呐喊吧。只有这时你才不得不另辟蹊径。或是翻过一条本来无路的山,或是走出十里八里的迂回路,重新去寻找河的踪迹。你终于找到了,你面前终于又是一个新的天地。
这当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它不似滩,不似岸,不似原,是一河的女人,千姿百态,裸着自己,有的将脚和头潜入沙中,露出沙面的仅是一个臀;有的反剪双手将自己倒弓着身子埋进沙里,露着的是小腹。侧着的肩,侧着的髋,朝天的脸。……你不能不为眼前这风景所惊呆,呆立半天你才会明白,这原本是一河石头,哪有什么女人。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黄的石,粉的石。那凹陷的俱是沙:成窝儿的沙,流成皱褶的沙,平缓的沙。然而这实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不然惊呆你的为什么是一河柔韧
是这一河石头一河女人,使我又想起了二十年前这一句话。我怀着强烈的欲望,想去证实一下我的记忆。于是在河的高处,大山的皱褶里,我来到一个先前曾经住过的村子。一位熟悉的大嫂把我引进她的家中,我记起了那时她分明还有一位婆婆。一个家里只有这两个女人,现在媳妇脸上也爬满了皱褶,婆婆的脸简直变成了一张皱纹捏成的脸。她不能再盘腿了,鞧在被窝里,露着青黄的肩胛骨。我对婆婆说话差不多是凑近她的耳朵喊:“您是说过河里没规矩这句话吧 ”
婆婆一下就听懂了,用被头把裸着的肩胛骨盖盖,把脸转向我说:“那是我们年幼那工夫。”
“您也下过河 ”我迫不及待地问。
“怎么没有 ”她说:“看见那个匣子了吗 ”
婆婆的头在枕头上活动了一下,示意我去注意一只摆在迎门桌上的梳妆匣子。我知道这是婆婆出嫁时的嫁妆,我把这匣子抱到婆婆眼前,说:“上次我来,就见过它。”
婆婆说:“那时候我十六。是我爹从龙门集上挑的,龙门逢五排十大集。”
“您是说十六岁过的门 ”我问。
“可不,过门后就和姐妹下河。我娘家在山那边……没河。那阵子……谁没打年幼时过过 打,闹,疯着哪!”
婆婆闭起双眼不再和我说话,我只和媳妇作了告别。临出门,我没忘记把婆婆的梳妆匣放回原处,并告诉媳妇只要我进山,一定来看她们。
走出她们的家,我深作着自己的呼吸:为什么面对一河石头,人非要肃然起敬不可;为什么面对一河石头,人会感到自己的龌龊。因为那里留住的是女人的青春,是女人那“疯”。有了这河里的自己,她们就不再惧怕暮年这个蜷曲着的自己,裸露着肩胛骨的自己。因为她们在河里“疯”过也值了。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知道这里正盛传着一个新名词:旅游。城市的女人和男人都为着旅游而来到这里。他们打着太阳伞,穿着“耐克”,面对这无尽的山,多弯的河,唱着“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也有发现这一河石头的,有时你站在山之巅遥望这河,石头上尽是红的衣、绿的伞。也有女人在河里“疯”,但那是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人实在无法面对这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肃然起敬。有人喝完可乐,把易拉罐狠命向远处投,石头上泛着尖厉的回响。
(节选自《铁凝散文精品赏析》)
(1)文章开头写自己寻找“山桃花”未遇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文章开头写自己寻找“山桃花”未遇,却意外看到了“拒马河”,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②使文章有波澜,引人入胜。(意思对即可)
(2)请简要概括拒马河的特点。
答案:①多弯,②多石,③充满生机,④勇往直前。(意思对即可)
(3)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石头比作女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拒马河石头的千姿百态以及对作者的吸引力。(意思对即可)
(4)结合文本,探究本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对拒马河自然风景的喜爱;②对河之女人原始、朴素、自由生活的赞美;③对现代人破坏自然的批评。(意思对即可)
丰富含意 欣赏作品的形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写自己寻找“山桃花”未遇,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作者踏着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花,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寻找“山桃花”未遇,却意外看到了“拒马河”, 使文章有波澜,引人入胜。(2)解答本题找到答题区域,在文本中三、四、五段。这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写河勇往直前。一条多弯的河。写河多弯。那是浩瀚的鹅卵石滩,拳头大的鸡蛋大的鹅卵石,从地铺上了天;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黄的石,粉的石。写河多石。那是草和蒿的原,草和蒿以这水滋养着自己,难怪它们茂密得使你不见地面,是绿的毡吧;那是河的哭嚎吧,那是河的呐喊吧;然而这实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写河充满生机(3)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句子要结合文本内容,答出所使用的手法以及表达效果。解答本题要答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把石头比作女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拒马河石头的千姿百态以及对作者的吸引力。(4)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这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头。一条散漫的河,一条多弯的河。每过一个弯,你眼前都是一个新奇的世界。这当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你不能不为眼前这风景所惊呆。写出了对拒马河自然风景的喜爱。这原本是一河石头,哪有什么女人。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黄的石,粉的石。那凹陷的俱是沙:成窝儿的沙,流成皱褶的沙,平缓的沙。然而这实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不然惊呆你的为什么是一河柔韧 写出了对河之女人原始、朴素、自由生活的赞美。城市的女人和男人都为着旅游而来到这里,石头上尽是红的衣、绿的伞。也有女人在河里“疯”,但那是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人实在无法面对这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肃然起敬。有人喝完可乐,把易拉罐狠命向远处投,石头上泛着尖厉的回响。写出了对现代人破坏自然的批评。
【点评】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四、语言文字运用。
22.交际中“称谓”很重要,用得是否恰当,不但会影响交流效果,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称呼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叫“姑父”,林黛玉称呼史太君叫“外祖母”。请你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身份、亲戚关系,设计一段林黛玉与王夫人初次见面的对话。注意:对话中必须含有亲属称谓,并注意称谓的准确得体。
林黛玉:
王夫人:
答案:示例:黛玉拜见舅母(或:外甥女拜见舅母);快快免礼,瞧我这外甥女,真是乖巧的可人儿!(知书达礼等均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林黛玉与王夫人的亲戚关系,是外孙女与舅母的关系;对话情景是初次见面;因此从林黛玉的外孙女身份和王夫人的舅母身份进行组织答案。既然是第一次见面,林黛玉肯定要拜见舅母,王夫人作为舅母也要夸赞外甥女几句,因此组织答案时,要从知书达理的角度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谦敬词的使用,书面语与口语的使用。谦词和敬词都是为了表示尊敬有礼,在交往和称谓中应谦称自己,敬称对方.使用谦称来称呼自己,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尊敬。口语一般用词比较简单、非正式,主要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使用,也可用在叙述、交谈、讨论、辩论、演讲等方面;而书面语则比较正式,用词比较讲究、优雅、贴切
23.最近有人正在筹划重拍电视剧《红楼梦》,准备在华语圈内遴选合适演员。原著中人物形象是遴选演员的最重要标准,请自行选择《红楼梦》原著人物作简要分析,拟写你的遴选标准。
示例:凤姐
遴选标准:性格复杂,目光远大,精明干炼,遇事冷静,工于心计,能言善辩;咄咄逼人,不怒自威;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揣摩对方心理;能争得贾母等的扶持,大刀阔斧地实施自己的变革;对反对者冷酷无情,但有时又能对弱者极为同情;文化修养不高,但尊重知识;好用心计,却又聪明名外露;爱情生活比较失败,内心幽怨。
答案:示例:黛玉
遴选标准:黛玉气质如兰,外冷内热,生性敏感细腻,体会深刻,神情忧郁,身体虚弱,却有说不出的美丽,高傲而又善良,说话尖刻却很在理,对宝玉一往深情,对宝钗既妒又敬,对贾府兴衰没有太大热情,始终置身事外,有脱俗之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又要求仿照示例答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认真审题,勾画出题目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还要仔细阅读例句,揣摩语境,寻求句式上的特点,筛选关键词,提炼句式的框架;最后反复揣摩句子内涵。这道题还要求对名著《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点评】考查简明、连贯、得体,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
24.《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你选择《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水浒传》,明侠肝义胆;
下联:
答案:阅《红楼》,见怨女痴男。阅《三国》,见虎斗龙争。阅《西游》,见千神百魔。
解析:【分析】《红楼梦》里,可用痴男怨女;《三国演义》里,可用龙争虎斗;《西游记》里,如千神百魔。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相等,对仗等。
【点评】仔细分析上联,可不难发现,在内容上,采用的是作品里面的人物性格的概括语句,在结构句式上,采用的是“读…,…”由此,可从其它三部名著中选择一种,然后把里面的人物性格进行整体性的概括。
25.简答题: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是贾雨村对月寓怀吟的诗,反映了他的什么特点?他在《红楼梦》的结构方面有何作用?
答案:(1)①野心大(有抱负,名利心重)②线索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既考查学生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把握,又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句子出现在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间万姓仰头看”,你看这个落魄的穷书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热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颜无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确有人在的。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所以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