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彩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嗜好/谥号 偌大/诺言 伺机/伺候 B.酗酒/抚恤 饯别/栈道 伛偻/佝偻
C.对峙/秩序 塑料/追溯 松柏/柏油 D.琵琶/毗连 辍学/啜泣 幽咽/下咽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zhì,sù,bǎi;A项,shì,ruò/nuò,sì/cì;B项,xù,jiàn/zhàn,lǚ/lóu;D项,pí,chuò,yè/yà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审美对象,一旦出现,谁的眼睛也躲不了,必须年年看、天天看。这对很多市民来说构成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审美适应,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则构成一种顺向或逆向的审美教育。结果,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水平便水涨船高,或泥沙俱下。
A.出现 B.逆向 C.水涨船高 D.泥沙俱下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依据文意,应该改为“江河日下”。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隔几天,我就会去山谷走走,呼吸一下树林的气息,时间一长,很多植物和风景对我慢慢熟悉起来。
B.2013是孔子诞辰2 564周年。孔子故里曲阜及与其“沾亲带故”的各座城市,几乎均在孔子生日当天举办了纪念活动。
C.南迁之初,客家人常与土著和盗匪发生冲突,这强化了他们的身份意识、宗族观念和居住方式。
D.这里每天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但在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竟达到4 000人次以上。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主客颠倒,应为“我对很多植物和风景慢慢熟悉起来”。C项,“客家人常与土著和盗匪发生冲突”表意不明。D项,“达到4 000人次以上”前后矛盾,可改为“超过4 000人次”。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答案:C
解析:【分析】③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紧承③,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境超乎象”的说明。④承①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运用比喻使之形象化。⑥承④的比喻,⑤承⑥的“千姿百态”,⑥⑤同时回应③揭示的二者关系。②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5.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芳菲/绯闻 犒赏/手铐 处理/处方
B.慨叹/概念 校对/发酵 连累/累乏
C.祈祷/颀长 琢磨/拙笨 大厦/厦门
D.纤毫/翩跹 吝啬/掉色 模样/模型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fēi,kào,chǔ;B项,kǎi/ɡài,jiào,lěi/lèi;C项,qí,zhuó/zhuō,shà/xià;D项,xiān,sè/shǎi,mú/m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的“青春”冲击波余波未了,《小时代1》《小时代2》《中国合伙人》等“青春剧”又依次登台亮相,可谓蔚为大观。“青春”二字俨然成了2013年电影的关键热词。民众对“青春”的回忆与追寻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和跟风从众,貌似偶然间引发的“青春热”背后抑或潜藏着诸多的必然性。
A.余波未了 B.蔚为大观 C.俨然 D.心血来潮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形容事物美好繁多。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培养的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C.道路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大程度地缓解交通压力,广州实施部分路段“限行”“限外”,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8月,延安市公开拍卖35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程中,多辆年份较新、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25万元左右的均价成交。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不合逻辑,“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两面对一面。C项,宾语残缺,“实施”缺少相搭配的宾语,“部分路段‘限行’‘限外’”后应补上“的举措”。D项,不合逻辑,“均价”只能是定值,不能是概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此,镬耳屋亦称“锅耳屋”。 。 ; 。 。 。
①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②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③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④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⑤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
⑥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的镬耳山墙
A.③⑤④①⑥② B.③②⑤①④⑥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⑤①④②⑥
答案:D
解析:【分析】③是领起句,介绍“镬耳屋”的得名;通过⑤中“防火”“通风”的顺序可以确定①④的位置;由②中的“还有”可确定其顺序在⑤①④的后面;⑥为总结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9.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赎罪/渎职 犬吠/肺腑 和面/曲高和寡
B.啜泣/辍笔 对峙/稚嫩 揣度/度德量力
C.纤细/阡陌 彤云/憧憬 抹布/转弯抹角
D.烙印/落枕 蓓蕾/胚芽 商贾/余勇可贾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xiān/qiān,tónɡ/chōnɡ,mā/mò。A项,shú/dú,fèi,huó/hè;B项,chuò,zhì,duó;D项,lào,bèi/pēi,ɡǔ。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10.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林丹获得华侨大学硕士文凭之所以受到些许质疑,应与他现役运动员训练比赛太过繁忙、无法按时到学校上课有关。林丹的论文《羽毛球世界战略论》听上去绝对不同凡响,若他写作论文的过程也如邓亚萍般艰辛与精彩,不仅人们对他的怀疑将涣然冰释,而且他还将成为另一个既是世界顶级运动员,又获得高等教育硕果的楷模。
A.质疑 B.不同凡响 C.涣然冰释 D.楷模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涣然冰释:形容(相互间)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A项,质疑:提出疑问。B项,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D项,楷模:榜样,模范。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多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搭配不当,“表现”与“故事”不能搭配。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距离”或“的深入研究”。C项,暗换主语,应在“促进了”前面加上“这些活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幸福是什么 , 。 。
, , 。一旦人的精神需要、情感诉求和心理期待无法获得充分满足和应有尊重,幸福的天平就会在失衡中倒向失望、叹息和迷茫、无助的另一端。
①唯其如此,幸福才会不经意间来敲门
②它是实践付出和心理满足的和谐一致
③幸福固然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拥有和满足
④所以,幸福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人的精神寄托、心灵安顿与人格实现
⑤但更多指涉精神层面的感受
⑥是健康、情感、财富和理想等生活要素的一种和谐共振状态
A.③⑥⑤④②① B.③⑤⑥②④① C.②⑥③⑤①④ D.②⑥①③⑤④
答案:D
解析:【分析】②⑥①总说“幸福是什么”,其中①是对②⑥的小结;③⑤④是一个多重复句,④句与后面的文字衔接紧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家曾在1993年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餐厅之一的名店,是今天硕果仅存的不接受预约定位的名店,上自达官贵人(哪怕是总统),下至贩夫走卒,要吃小笼包,都得一视同仁,乖乖排队,这也是台湾民主发展至今天,人人平等的一个写照。
A.硕果仅存 B.定位 C.贩夫走卒 D.写照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定位: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应为“订位”。订位:预订座位。A项,硕果仅存: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C项,贩夫走卒:旧时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社会地位低下的人。D项,写照:画人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描写刻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夜幕降临,马德里灯光璀璨,全城200多家书店、图书馆、文化单位和40多位文艺工作者共同参加了这场盛典。这个夜晚,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之夜”。
B.有关部门习惯于将周末双休日与节假日“挪”在一起“凑”出小长假。节假日“扎堆儿”放假,往往导致“扎堆儿”出游,公众出游的质量难以保障。
C.我们可以从这次对李章洙赛后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二是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也能以弱胜强。
D.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们在教官的指挥下,顶着漫天冰雪进行裸跑,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作学校的一种常态教育。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不合逻辑,“书店、图书馆”也属于“文化单位”,三者不能并列,应改为“书店、图书馆及其他文化单位”。C项,搭配不当,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D项,语序不当,“训练的残酷”应该是“残酷的训练”。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科学家感到担忧的是,凡·高、塞尚和其他画家的数十幅名作可能因为博物馆和画廊的LED灯光而存在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的风险。 , 。 ,
。 , 。
①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受到凡·高和塞尚等画家追捧的黄色颜料有一大弊端
②黄色颜料中富含的铬酸铅在灯光照射下易变色
③长期以来,LED灯被视为保护这些画作的最理想方式
④也提醒博物馆应认真对待基于LED灯的照明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⑤因为这种灯能够避免自然光和其他灯光对画作造成破坏
⑥这一研究发现,让绘画作品保护者陷入深深忧虑之中
A.①②⑥④③⑤ B.③⑤⑥②④① C.①②③⑤⑥④ D.③⑤①②⑥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观察所给的六句话可知,③句和⑤句都在讲LED灯光,与横线前内容关系密切,应放在最前面;①句是转折,应排在⑤句后面;②句是①句的原因,应紧承其后;⑥句和④句承接“最新的研究”,应放在最后,故答案选D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2、填空
16.毕飞宇,1964年生,____兴化人,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____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____文学奖。
答案:江苏|《哺乳期的女人》|鲁迅
解析:【分析】毕飞宇,1964年生,江苏兴化人,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7.毕飞宇的____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该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____,电视连续剧《青衣》。
答案:《玉米》|《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解析:【分析】 《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该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视连续剧《青衣》。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8.2011年8月,毕飞宇的长篇小说____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答案:《推拿》
解析:【分析】2011年8月,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③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答案: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夫夷以近|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解析:【分析】名句填写的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漏字、添字,更不能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②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③戍卒叫,函谷举, , 。
(杜牧《阿房宫赋》)
④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答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解析:【分析】名句填写的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漏字、添字,更不能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3、问答题
21.阅读下列小说,回答文后问题。
寂寞中的叩门声
冯骥才
唐先生坐在那张高背的皮椅子上,抽着烟斗。他显得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进椅子里似的。那样子,仿佛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撑不住了,瘫在了这儿。
他的眸子黯淡无神,嘴角下那一对喜悦的酒窝不见了。天才入秋,他就套上两件厚毛衣,当下还像怕冷似的缩着脖子。屋里静得很,家具上蒙了一层薄薄的尘土,显然好几天没有擦抹过,没有客人来。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还是那个曾请他刻烟斗的艺术处处长定的。那位处长本来挺喜欢他的画,但为了迎合上边某种荒谬的理论,为了自己在权力的台阶上再登一级,亲手搞掉他。一下子,他又失去了一切……喧闹的人声从屋内消失,好似午夜后关了门的小饭铺,静得出奇。而玻璃书柜的第一层上还摆着几只名人和要人请他雕刻的烟斗。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
这时,他听到有人轻轻叩门。已经许久没听过这声音了。他撂下烟斗,趿拉着鞋去开门。
打开门,不禁惊奇地扬起眉毛。原来一个人抱着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因花枝太长,抱花盆的人努力耸着肩,把花盆抱得高高的,遮住他的脸,但枝梢还是一直拖到地上。
啊,是老花农——老范!不用说,肯定是他来了。他总是在这种时候出现;而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他却悄悄避开了,并且总是不声不响地用一片真心诚意对待自己。唐先生感到一阵浓郁的花香,混着一股淳厚的人情扑在身上,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乱糟糟的感触。嘴里忙乱地说:
“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这花儿开得多好!好大的一盆,重极了吧!”
来人把花儿放在地上,直起腰。他看了不由得一怔,来人竟不是老范。他不认得。是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人,穿件黑布夹祅,装束和气质都像个农民。手挺大,宽下巴,一双吊着的小眼睛,皮肤黑而粗糙;鞋帮上沾着黄土。
“你 ”
“俺是您认得的那老范的儿子。”
唐先生听了,忽觉得他脸上某些地方确实挺像老范。忙请他坐,并给他斟了杯热茶。“你爹还好吧!这两天,我还正想去看他呢!”唐先生这话真切不假,毫无客套的意思。
不料这青年说:“俺爹今年夏天叫雨淋着,得了肺炎,过世了。”他的声音低沉。但好像事情已过了多日,没有显得强烈的悲痛与难过。
“什么 他 !”唐先生怔住了。
“俺爹病在炕上时,总对俺念叨说,唐先生最爱瞧凤尾菊。这盆是他特意给您栽的。他嘱咐俺说,开花时,他要是不在了,叫俺无论如何也得把花儿给您送来。”
唐先生听呆了。他想不到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一个对于他无足轻重的人,竟是真正尊重他、真心相待于他的人……他心里一阵凄然,不知该说些什么话。他下意识地习惯地从茶几上拿起烟斗,可是划火柴时,手颤抖着,怎么也划不着。那青年一见到烟斗,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刻的烟斗吗 您曾经送给过他一只烟斗吧!他临终时对俺说:‘你记着,俺走的时候,身上的衣服穿得像样不像样都不要紧,千万别忘了把唐先生那只烟斗给俺插在嘴角上。’”
“什么 ”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其实他都听见了。
那青年又说了一遍。他的脑袋嗡嗡响,却一个字儿也没听见。
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的苍哑的赞叹声。他后悔,当初老花农向他要烟斗时,他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他……
(节选自《雕花烟斗》,有删节)
(1)小说中的老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案:老花农是一位种花手艺精湛,钟情于艺术,纯朴善良,无论唐画家处于顺境或逆境,都真诚相待,始终如一,执着于友谊的劳动人民形象。
(2)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
②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的苍哑的赞叹声。
答案:①揭示了唐先生失意之后的社会处境,如精美的烟斗一样无人问津。②写出了画家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理解他、懂他的,是这个真正追求艺术的老花农。
(3)综观全文,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①交代人物处境,描写人物的颓废状态。②紧扣文章题目中的“寂寞”二字,在与下文的对照中彰显主题。③为主要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4)本文写了雕花烟斗的故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答案:深刻意蕴:①人在逆境中才认识到生活中最珍贵的不是名誉、地位,而是质朴的友谊;②为了权力、地位不可失去人性的本真;③不能因境遇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情感取向:对虚荣、自私、趋炎附势的批判,对质朴、高尚灵魂的赞美。
解析:【分析】(1)小说对老花农的描写不多,主要是侧面描写,但人物形象的性格还是很鲜明的,如对人真诚,不攀附权贵,纯朴友爱等,根据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2)含意的理解要能结合具体内容读出言外之意,小说所写的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故事,考生不是很熟悉。如第(1)句“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是没人敢去,表明了唐先生的处境。第(2)句写出了唐先生的醒悟,真正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是普通花农。(3)主要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分析。(4)“雕花烟斗”好似一块试金石,在特殊时期,他就试出了人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批评和对人性美好的赞美。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2.以“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修养”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因为任何高尚、伟大的品性,归根结底,都起于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修养。
答案: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修养归根结底是任何高尚、伟大的品性的源起,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懂整个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的语感,把“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修养”提取为主语,根据需要,组织称一个完整的句子。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23.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最正规的汉语教学服务。请阐述“孔子学院”标志的意义。
答案:标志将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两种图案进行组合,同时两个图案又构成一个变体的“汉”字。整个标志包含了“全球、汉语、和平、崛起”等寓意,充分体现了孔子学院的办学理念。
解析:【分析】学生在看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图画的理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图画寓意的理解把握能力。
24.请就生活、学习中的某一问题,按要求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补写一句过渡性的话,仿照泰戈尔名言的句式写一句话。
答案:教育孩子不也正是这样吗 不是狂风暴雨的训斥,而是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解析:【分析】学生在理解题干意思的基础上,首先在泰戈尔名言的后面写上一句衔接的话,再找一句语泰戈尔名言意思相近的句子,使之语前面的语气贯通。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衔接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窗外飘着一个风筝,紧接着画面上打出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筝……;我一点也不喜欢tan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
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要能鲜明表达广告的主旨,不超过12字,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广告宣传语: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理由:不要一味注重孩子的成绩,一味强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学生在看懂题干提供的语段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捕捉出语段的用意,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这段话的寓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根据相关语言环境组织语句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