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秋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毗邻/脾气 绮丽/倚仗 着陆/着凉 B.肋骨/勒索 蒿草/枯槁 血性/血库
C.分娩/缅怀 喟叹/称谓 思量/量力 D.估计/窟窿 礁石/樵夫 划算/划分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pí,qǐ/yǐ,zhuó/zháo;B项,lèi/lè,hāo/gǎo,xuè;C项,miǎn,kuì/wèi,liang/liàng;D项,gū/kū,jiāo/qiáo,huá/hu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的早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如果教育方法不得当,家长即使披肝沥胆,也难有所收获,甚至会事与愿违。
B.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C.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守着妻儿在家务工挣钱过日子,这样的团圆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雪中送炭。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生活和工作数日,为将来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工作未雨绸缪,中国希望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空间站送入轨道的国家。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不合语境。B项,我行我素:意为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C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合语境。D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不合语境,语境中只有做准备的意思,并不强调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也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B.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2月份楼市微露回暖迹象,但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说依然处于冬季,在国家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仍会继续下降。
C.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人类的宇航员和机器人宇航员首次在太空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D.很多人就餐时选择洋快餐,是因为洋快餐具有相对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多年积淀的品牌信誉,但是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却对麦当劳的食品质量问题进行了曝光,可见,洋快餐并不一定安全。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价值观念”和“提高”不搭配,“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概念交叉不能并列。B项,成分残缺,在“仍会继续下降”前添加“房价”。C项,“首次”与“第一次”重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
A.⑥⑤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⑤③⑥②④① D.⑥⑤③②④①
答案:D
解析:【分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先阐述概念,再分析原因,最后阐述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5.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溯源/夙愿 绮丽/涟漪 差错/出差 B.悲怆/创伤 邂逅/松懈 畜牧/牲畜
C.逡巡/疏浚 粗犷/旷达 模具/模样 D.信笺/翩跹 沙砾/闪烁 分明/分外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sù,qǐ/yī,chā/chāi;B项,chuàng/chuāng,xiè,xù/chù;C项,qūn/jùn,guǎng/kuàng,mú;D项,jiān/xiān,lì/shuò,fēn/fè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静默了半年多的姚明面对大庭广众宣布:告别NBA。这让习惯了在周六或周日的清晨早早起床,守候火箭队比赛的球迷们怅然若失。从现在开始,必须习惯没有姚明的NBA。多少人,看着他一步步从稚嫩的菜鸟到NBA球队的核心,从一个普通球员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俱乐部老板、孩子的父亲。9年间,伤痛、荣誉和责任如影随形,这个不再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如何一步步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符号
A.大庭广众 B.怅然若失 C.举世瞩目 D.如影随形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大庭广众: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此处望文生义。B项,怅然若失:心中十分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的样子。C项,举世瞩目:全世界关注。D项,如影随形:比喻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B.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由于“醉驾入刑”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一些醉酒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不肯在……方面”后加“多下功夫”;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杂糅;D项,搭配不当,“提高”与“心理”不搭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8.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 。 , ;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 。因此说, 。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A.④③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④③⑤①② D.②③①④⑤
答案:B
解析:【分析】由时间的逻辑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及“在当时”可知②③是连在一起的;由“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可确定前一句是①,后一句是⑤,而且第④句是对“但”后内容进行小结的句子,应该放在“因此说”的后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9.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谨慎/嗔怪 仰慕/和睦 浮躁/害臊
B.馥郁/束缚 窈窕/杳无音信 蟾宫折桂/谗言
C.涟漪/绮丽 富庶/宽恕 万壑争流/赫赫有名
D.幽婉/文苑 荣膺/赝品 央浼/分娩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shèn/chēn,mù,zào/sào;B项,fù,yǎo,chán;C项,yī/qǐ,shù,hè;D项,wǎn/yuàn,yīng/yàn,měi/miǎn。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1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10月份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死亡101人,但一些非法业主还是认为不足为训,利欲熏心,至今仍在铤而走险。
B.总设计师带领科研团队奋力拼搏,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里潜心探索,上行下效,取得了“神龙”航天飞机研制的巨大成功。
C.影片《猩球崛起》中,安迪·瑟金斯“扮演”的猩猩凯撒带领众猩“闹革命”,那位猩首领领袖模样十足,无论是动作还是脸部表情都惟妙惟肖。
D.日前,北京警方侦破了一起案件。该案中的罪犯抓住业主车库门锁不严的漏洞,经由车库,登堂入室,窃取财物计10万元。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A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此处属望文生义。B项,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此处属褒贬误用。D项,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处属望文生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兰州好爷”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在的道德力量。
C.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美国大学正成为很多国家出国留学的首选。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D.关外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搭配不当,把“呈现”改为“散发”;C项,成分残缺,“很多国家”后缺“的学生”;D项,句式杂糅,删掉“由于”“引起的”或删除“原因”“于”。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有一种容器,是葫芦。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答案:D
解析:【分析】③提出“葫芦”,介绍“葫芦”的情况,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芦”较为顺畅,④⑥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①介绍葫芦的历史,②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3.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二手房交易环节征收的营业税、所得税以及相关税费,虽然是抑制炒房的不得已之举,但客观上也“误伤”了合理的二手房交易。鼓励二手房交易的关键在于政府合理减免普通二手房交易的相关税费。至于有人担心此举会刺激炒楼,其实通过严格的甄别,完全有可能对大批量进货和出货业主的交易行为进行限制。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通过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A.减免 B.甄别 C.源头活水 D.信马由缰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此处用错对象。A项,减免:减少或取消。B项,甄别:鉴别,审查;考核鉴定。C项,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B.“量化比选”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用人原则和任职条件前提下,将影响和决定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要素统筹考虑。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湖南特色的文化产品。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在坚持……原则和条件前提下”;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信息越透明,谣言消弭就越快,社会就将越稳定。
②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应从逐步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
③好莱坞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面对状况专家大声疾呼,民众则不以为然。
④而公众则能够坚信政府有能力保障民众的安全。
⑤而在中国则是反之。
⑥我们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政府、专家比百姓自己更关心公众的安危。
A.①③④⑤②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①③⑤⑥②④ D.⑥④②③⑤①
答案:B
解析:【分析】注意“这一点”“也能”“反之”“而”等词语。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2、填空
16.舒克申(1929~1974),____编剧,导演,演员,作家。1955年加入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两个费道尔》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好评。后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导演的影片____而获国家奖金。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____,并在其中扮演主角。该片不仅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而且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1973年他再度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____,该片在全苏电影节上又获大奖。
答案:苏联|《湖畔》|《有这么一个小伙子》|《红莓》
解析:【分析】舒克申(1929~1974),苏联编剧,导演,演员,作家。1955年加入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两个费道尔》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好评。后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导演的影片《湖畔》而获国家奖金。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有这么一个小伙子》,并在其中扮演主角。该片不仅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而且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1973年他再度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红莓》,该片在全苏电影节上又获大奖。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7.舒克申创作了 部中篇小说、 部历史长篇小说、 部话剧和近100篇短篇小说等,这些小说分布在他的 个小说集中。 1976年被追授 奖金。
答案:5|2|4|3|列宁
解析:【分析】舒克申创作了5部中篇小说、2部历史长篇小说、4部话剧和近100篇短篇小说等,这些小说分布在他的3个小说集中。 1976年被追授列宁奖金。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臣密言: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②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
答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分析】名句填写的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漏字、添字,更不能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曰:“不知命, ;不知礼,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荀子·劝学》)
③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苏轼《赤壁赋》)
④ ,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答案: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立也|而致千里|而绝江河|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解析:【分析】名句填写的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漏字、添字,更不能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 ,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③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
(曹操《短歌行》)
答案: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解析:【分析】名句填写的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漏字、添字,更不能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3、问答题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 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如何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答案: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答案: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答案: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解析:【分析】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弄懂句子中重要词语“彼、食、信、成教”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把文言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首先找出句子中的重要实虚词,以及文言现象,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以及特殊句式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后置句以及被动句等等,先准确翻译这些再通句翻译,做到无错别字,没有语病,就好了。
22.读下列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 “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盼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⑴.小说写了两家米店,详写“丰裕”,略写“永昌”,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
答案:因为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丰裕”的老掌柜和四媳妇两位主要人物展开的,详写“丰裕”,使得故事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略写“永昌”,以“永昌”的衰落反衬“丰裕”的兴盛,从而更好地突出诚实是致富之本这一主题
⑵.老掌柜为了多赚钱请人星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星秤师傅为了多得钱而星不合标准的秤,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
答案: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恶劣,以弄虚作假为荣,人们为赚钱而不择手段作者这样写反衬出新媳妇诚实经商,让利于人行为的难能可贵
⑶.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
答案:①新媳妇在听到公公让星秤人在秤上做手脚,打算通过坑害顾客赚取黑心钱的时候,不动声色,而是让星秤人改星秤,让利于顾客,这说明她是个有主见,有眼光,讲道德是个诚实经商的人;②在米店生意兴旺时,她不摆功,直到年底公公向众人炫耀时才揭开谜底,又说明她处世精明,善于处理好长幼关系
⑷.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你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
答案: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结尾画龙点睛,同时由经商拓展到做人,说明做人同样要保持诚实的道理,又升华了主题,因而不能删除。没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这一中心通过具体的情节描写已经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加了这个结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使小说缺少了一种含蓄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详略安排上的探究,因为小说主要描写的人物是“丰裕”店老板和他的四儿媳妇,因此要详写“丰裕”而略写“永昌”;此情节一举两得,不仅写出了当时弄虚作假的社会风气,更以此反衬了四儿媳妇诚信经商的难能可贵;通读小说即可感受到四儿媳妇是一个有主见、讲道德、处事精明、善于处理好长幼关系的女人。
【点评】根据题干提供的要求,在小说中找出相应的情节,仔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3.下面是北京某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认真观察表中数据,比较各表,完成下面题目。
表1 住院患者对医风满意度统计结果(%)
条目简述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医生医疗工作及态度 89.0 5.0 5.0 1.0
护士医疗工作及态度 91.0 4.0 4.0 1.0
检查告知满意程度 91.0 6.0 3.0 0.0
表2 住院患者对医德满意度统计结果(%)
条目简述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医护人员解答问题耐心程度 93.0 6.0 1.0 0.0
乱收费现象 100.0 0.0 0.0 0.0
索礼、受贿行为 100.0 0.0 0.0 0.0
表3 住院患者对就医环境满意度统计结果(%)
条目简述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服务环境及卫生清洁 80.0 12.0 8.0 0.0
病房膳食评价 58.0 9.0 23.0 10.0
供应热水 88.0 8.0 1.0 3.0
(1)由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住院患者对该院医风医德满意度很高,但是对就医环境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对病房膳食意见较大。
(2)根据本调查结果,我们该医院提什么样的建议,以改进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答案:应继续发扬优良的医风和高尚的医德,改善就医环境,切实提高医院病房膳食质量。
解析:【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表格的内容,结合题干的要求用合适的语言组织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的观察分析能力。
24.阅读下面的故事,联系上下文内容,在文中A、B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故事情节完整合理,要求每空不得超过30个字。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A ;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世事大抵如此, B 。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时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为时已晚。
答案:A.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铲除病因,防患于未然,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B.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语言环境猜测出所要填写句子的大致内容,然后再精心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合适的语句,完成语言衔接的能力。
2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
真理是灿烂的,只要给它一个罅隙,就会照亮整个田野。
答案:美德是芬芳的,只要给它一点微风,就会传至遥远的地方。
智慧是闪光的,只要给它一个空隙,就会烛照幽暗的心灵。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的要求是句式要一致,要于例句一样,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掌握情况。把长句变成短句时,首先根据句式特点弄清长句包含的所有要素;其次要求每个短句通顺、无语病;最后要涉及长句中的所有要素,不能有遗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