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在酒楼上》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莓苔(méi) 踌躇(chú) 噩梦(è) 心广体胖(pán)
B.敷衍(yǎn) 模糊(mó) 处方(chǔ) 给予帮助(jǐ)
C.模样(mó) 被褥(rù) 饮马(yìn) 供不应求(yìnɡ)
D.咀嚼(jué) 啾唧(jiū) 惊诧(chà) 心宽体胖(pán)
答案:C
解析:【分析】C模-m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蔑视 必需品 防微杜渐 白雪皑皑
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
答案:C
解析:【分析】A没有错别字;B按耐不住;C彪悍,不明就里;D没有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人眼里一亮一亮的,美丽的花朵________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济承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③开发商放毒蛇逼人搬迁,暴露出对公民物权的冷漠,对公民权利的________。
A.装点 演练 蔑视 B.装饰 演习 蔑视
C.装饰 演练 鄙视 D.装点 演习 鄙视
答案:A
解析:【分析】装点:装饰点缀;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演练:训练演习,操练;演习:实地练习,多指军事方面。蔑视: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鄙视:把对方看得很卑贱,很低劣。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
B.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答案:D
解析:【分析】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A.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政府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工报酬等方面开始了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境遇的改革,但从社会基本面观察,国家现行体制还没有为农民工平等的产业工人地位作好全面准备。
B.春天,在这片土地上,我用细瘦的胳膊,紧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头磕绊着我的犁头和我成倍的体力。
C.经济学及经济学家该不该关注民生?该不该反映民意?该不该替老百姓说话?这些问题都引发了一系列的追问。
D.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为”后添加动词“赋予”或“给”。B项,搭配不当。“磕绊”着“体力”不搭配。D项,结构混乱,应删去“要养成”和两个“具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首句"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后应连接③句,⑤⑥句 应连接在一起,从树干、树叶到树冠,并紧跟在③后,成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④句知有桂园到②句踏入桂园,最后①句"在细叶中隐藏着小桂花"知应紧跟末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7.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青年男子李乔明在看守所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当地公安机关瞒天过海,编造出玩"躲猫猫"游戏撞墙而亡的死因,其卑劣的行径激起了亿万网民的义愤。
B.对于种种形式的通俗历史写作,"正牌"史学专家或不屑一顾,或不足为训;而在图书市场上,这类读物却大为热销,持续"高烧不退"。
C.鼠首和兔首铜像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法国佳士得公司不久前公然将其拍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D.跟着预设节奏的伴奏带唱歌,无异于削足适履,无异于把狂放不羁的草书限制在刻板的方格里,无异于不同性格的人穿上同一款式的时装。
答案:B
解析:【分析】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8.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海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
答案:C
解析:跃跃欲试:形容急切的想要试试。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B.从技术主管到商界奇才,谷歌似乎每周都会流失一位顶级员工。美国媒体近日称,作为全球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看到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离开谷歌总是令人惊讶。
C.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D.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答案:A
解析:【分析】 B."作为......看到......",结构混乱。C. "医院......奔赴灾区", 主谓不搭配。 D."何时......才可能......",不合逻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0.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六·三"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司机张明宝一审被判无期徒刑,这一判罚引起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张明宝致五死四伤,后果特别严重,罚不当罪,判处死刑也不为过。
B.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围坐在广场音乐水池旁的人们骤然爆发出一阵由衷的欢呼,他们情不自禁的手拉着手,忘乎所以地唱着、跳着。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传统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答案:D
解析:【分析】A.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与语境相反。B.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常用作贬义,此处属色彩不当。C.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常用于人,此处属用错对象。D.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1.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
②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
③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④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
⑤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A.⑤①④③② B.①④⑤②③ C.③②①④⑤ D.②③⑤①④
答案:C
解析:【分析】③是总述,应排在第一位,②指出幽默与笑的关系,①④⑤借马来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幽默,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由此,可确定答案。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 , 。
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 候, 。 , 。
①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
②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
③低沉地、悲伤地构成自己的丧歌
④在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⑤这种声调,如怨如诉
A.④⑤②①③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⑤
答案:B
解析:【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整段文字围绕天鹅弥留时歌唱来写,④放在最前面;②中“和谐的声音”紧承④中的“歌唱”;① 中“哀痛而深情的告别”紧承上文“将要断气的时候”;⑤中“这种声调”紧承上文“柔和、动人的声调”;③是对⑤的具体叙述。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代安史之乱后, , , , 。 , ,从而有对
本地方的饮食习俗产生影响。
①由此形成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北民南移浪潮
②而此时的四川总体来说是和平繁荣的
③四川自然也就成为了吸纳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
④由于黄河流域地区饱受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经济残破、民不聊生之苦
⑤自然也将北方的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烹饪技巧带到了四川
⑥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四川
A.④①②③⑥⑤ B.④②①③⑥⑤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②①⑥③⑤
答案:B
解析:【分析】做题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④②并列原因,共同形成①这一结果,因此是④②①;易知⑤排最后,由⑤“自然也将北方……带入……”,主语应该是“北方移民”而非“四川”,所以是③⑥⑤。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
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
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连贯的能力。这段话是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开,内容上前后呼应。故这一段的排序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文段后面说到铭记这段历史的原因是“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中“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应与前面的内容一一照应,那么前面的内容应是先说“惨烈悲壮”,再说“不屈抗争”;浏览所给的句子,可以发现,③是惨烈,⑤是悲壮,①④②是不屈抗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②在中国诗歌里,还有意境。
③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④就是林语堂说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⑤什么是意境呢?
⑥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 ④②⑤①⑥③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②④⑤⑥③① D. ②⑤④③⑥①
答案:D
解析:【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首句末尾说“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据此可找出句⑤语意与之衔接最紧,句⑤的“这”很明显承上文指代“特征”;句②中有“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明显承句④而来,②在④后;句⑥有“而是”,可知它前面应该有“不是”,恰好是句⑦。文段末句有“透过载体”,可知承句⑥而来,⑥应排在最后。所以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二.填空题
16.《在酒楼上》是鲁迅在____时期创作的小说,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____中。
答案:辛亥革命|《彷徨》
解析:【分析】《在酒楼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它包括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其它短篇小说有《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7.《在酒楼上》被誉为“____”,是辛亥革命后____精神面貌的写照。吕纬甫是《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曾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现在却变得意志消沉的“文人”。这篇文章也被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誉为“____”。
答案:最富鲁迅气氛|中国知识分子|最具有鲁迅色彩的文章
解析:【分析】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很激进的青年,.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鲁迅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因此,被人们称为最富鲁迅气氛,并且被其弟誉为最具有鲁迅色彩的文章。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8.《在酒楼上》最显明的特色是: 让人物自述、____、____、注重刻画人物灵魂。
答案:叙述和描写相互配合|以景物烘托气氛和主题
解析:【分析】《在酒楼上》一文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叙述和描写的相互结合以及用景物来烘托气氛和主题。而且还用人物自述的方式来揭露社会主题。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做该题时,要求学生在通读作品,全面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问题,做具体的分析辨别,然后认真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19.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____,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____、思想家、革命家,是____。也被人民称为“____”。
答案:周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学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民族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解析:【分析】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20.在下列空白处依据原文填出连词。
大概是____正在下午的缘故罢,这会说是酒楼,____毫无酒楼气,我已经喝下三杯酒去了,____我以外还是四张空板桌。
答案:因为|却|而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情景,结合文章内容,很容易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
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答案:③|①|⑤|②|④|⑥
解析:【分析】比较各种排法,最合适的就是③①⑤②④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按照语境衔接语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做题时要非常的细心,抓住题干里的提示词语,分析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便可得出答案。
22.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如果用一些生活总经常出现的
虚词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些虚词,请写出来。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
表现力、最有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
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
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答案:①(总要)夹上|②(却是) 白字连篇|③(更) 应该|④(但) 同时|⑤(随着)中国
解析:【分析】虚词虽无实义,但它们在连接句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虚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三.问答题
2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④题。
我忽而看见他眼圈微红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他总不很吃菜,单是把酒不停的喝,早喝了一斤多,神情和举动都活泼起来,渐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了。我叫堂倌再添二斤酒,然后回转身也拿着酒杯,正对面默默的听着。
“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只要平了土,卖掉棺材,就此完事了的。我去卖棺材虽然有些离奇,但只要价钱极便宜,原铺子就许要,至少总可以捞回几文酒钱来。但我不这样,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因为外面用砖墩,昨天又忙了我大半天:监工。但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才又慢慢的说,正在今天,刚在我到这一石居来之前,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然而是我自己愿意做的。我先前的东边的邻居叫长富,是一个船户。他有一个女儿叫阿顺,你那时到我家里来,也许见过的,但你一定没有留心,因为那时她还小。后来她也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她很能干,十多岁没了母亲,招呼两个小弟妹都靠她;又得服侍父亲,事事都周到;也经济,家计倒渐渐的稳当起来了。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不夸奖她,连长富也时常说些感激的话。这一次我动身回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又记得她了,老年人记性真长久。她说她曾经知道顺姑因为看见谁的头上戴着红的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他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这种剪绒花是外省的东西,S城里尚且买不出,她那里想得到手呢?趁我这一次回南的便,便叫我买两朵去送她。
(1)首段中作者说“渐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了”,哪些内容反映了吕纬甫的“先前”?先前的吕纬甫是怎样的人?
答案: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精明干练,意气风发,是一名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热血青年。
(2)联系原文回答:现在的吕纬甫是怎样的人?
答案:②答案: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没有明确的生活方向,麻木无聊。
(3)顺姑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刻画顺姑的肖像和性格有什么作用?
答案:善良、能干,不失美丽,遭遇不如人意的旧中国劳动妇女。与后文顺姑的最终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深化主题。
(4)联系原文看,吕纬甫和顺姑两个形象有什么相似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得不到实现,结局都是悲剧性的。作者通过这两个人反映当时中国的现实,他们两个人的悲剧背后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很轻易的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在作品中的相关情节,在根据题干的要求具体分析,最后用得体、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④题。
一步棋
许 行
绿冠擎天,清风徐来。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一搭眼便断言:“再一步便定局矣!”
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豪不为怪,且甚喜,遂与搭言:“敢问公子亦嗜此道?”
“偶尔消遣。”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
“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每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 “一步棋”。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
少年名杰,幼受祖传,棋多诡谲,擅破旧出新,以奇制胜。也有“一步棋”之称。今日两强相遇,异着叠出,精彩纷呈。令围观者眼目一新,不断暗中叫好。杰看来已使尽全身招数,但最后终不敌豪,为其一步绝棋所败。豪哈哈大笑,甚为得意,对杰连称:“高手,高手!”此时此刻,这与其是称赞他人,莫如说是炫耀自己。
杰少年老成,声色不动,连说:“惭愧,惭愧!”并问:“还能令小子再学一局乎?”
豪忙说:“当然奉陪。”
开局前杰有意无意中忽然提出:“能否下一赌注,以助棋兴?”说时颇有几分羞涩。
豪冷笑说:“君一过路之人,可身带重金?”
杰似被激怒,稍一沉吟,愤然从臂上脱下一镶金之玉镯,乃极难得之祖母绿,而以黄金衬里贴边。往棋盘上一放,金玉生辉,熠熠夺目。豪大吃一惊,观者亦眼前一亮,交头接耳,啧啧连声。
杰说:“重金虽无,但愿以此为注。”
豪对此玉镯万分喜欢,心想这真是天赐,遂指身后之豪华宅院,大声道:“愿以此宅院连同其中财产和妻妾为注。”这话说得也太大、太绝啦!盖豪心怀必胜,实以此为幌子,得其玉镯而已。
杰见此似有几分惊讶之色,但略一踌躇,便说:“既然先生如此,小子再添一注。”
豪问:“何物?”
杰说:“现已无身外之物,惟以身为注。倘如败北,愿与君家终身为奴。”至此两人之注也算旗鼓相当,无可反悔也。
豪亦惊亦喜,不免对杰又多看几眼,他对杰这一美少年,早已满心喜欢,若得其为奴则给个神仙亦不换矣!
开局后,豪借上局之余威,求胜心切,运子不久,便思用其绝步再度置杰于死地。怎奈此局已非上局,杰对豪逼人之凶棋,虽神色紧张,却能在侥幸中一一化解。其运子则以守为攻,以缓待急。有时竟似无心走些漏步,先是舍弃一炮,豪未敢轻取;后又放一马,豪仍未敢动。观众未明理路,都替豪惋惜,而为杰捏一把汗。最后杰车入虎口,亦有悔色,但已落子,只好认了。至此豪已有轻蔑之意,前后左右精察细算一番,觉此车不能放过,吃它之后便有一步致胜之棋,孰料车甫入口,忽生巨变,仅只一步便被杰双马逼宫,踹老帅于蹄下,他的胜算恰恰晚了一步。豪顿时面若死灰,汗如雨下,仰天长啸:
“我‘一步棋’栽了!”声入云空,悲惨动人。
豪的宅院和财产杰均收了,惟妻妾杰作为奉送,请其带走。
豪走时杰掏出玉镯,双手相赠:“棋上为敌,棋下为友,既然君家喜欢,权以此留念吧!”
观者都一惊愕,甚感杰少年豪爽,赢个精湛,赠个义气。
豪稍一迟疑,接过玉镯熟视良久,猛然把它摔碎在对弈的石桌之上,大呼:“这劳什子 害我苦矣!还欲令我以此相欺他人乎?”
盖玉镯乃一赝品也。
(1)标题“一步棋”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答案:表层含义有二:①从人物看,两位高手都被称为“一步棋”;②从情节看,全文以一步棋为线索,多次点到一步棋,关键处都在“一步棋”。深层含义:人生关键的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
(2)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豪还是杰?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各有道理。杰是主要人物,主要从情节立论。从情节看,小说中杰对豪用尽心机,多方诱惑,诱使豪步步上钩,杰始终处于主动。全文塑造了一个狡黠的少年形象。豪是主要人物,主要从主题与寓意立论。小说的主旨不是告诉人们怎样骗人,不是塑造骗子的形象,而是通过塑造“豪”这一棋坛高手因禁受不住诱惑致一步棋走错而落败的形象,告诫人们,人生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
(3)请分析该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特点:悬念迭生,环环相扣(或自然的开头、曲折的发展、出乎意料的结尾)。作用:吸引读者(或表现人物,突现主题)。
(4)这篇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哪些弱点,试结合文本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本文表现的人性弱点:①贪婪(豪贪杰的玉镯,想贪少年为奴);②过于自负(豪第一局结束后的自得,第二局中的轻蔑,都是致其失败之因);③受不住诱惑(文中杰先以物诱,次以身诱,最后以棋诱,故意败第一局,故意弃马、丢炮、送车,终使豪受不住诱惑而落败);④易被表面现象迷惑(杰之美貌、诈败,玉镯之金玉生辉、熠熠夺目,第二局之弃马、丢炮、送车,都是表面现象,而豪却为其所惑)
解析:【分析】文章的表层含义是说高手的一步棋,其深层含义应该是一步棋在整个棋局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全文内容可知,不管是把主要人物归到杰还是豪上,都有道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在作品中的相关情节,在根据题干的要求具体分析,最后用得体、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25.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年份 地点 灾害名称 重建时间及重建情况
1995年 日本阪神 7.2级大地震 重建时间近10年,实现了重建家园、创建崭新市民生活的目标
2005年 美国新奥尔良 风灾 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仍然无家可归或处于失业状态。
2008年 四川汶川 8级大地震 重建时间3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比震前更美好。
(1)读完图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案:示例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次大地震中,我们中华各族儿女们,都各尽其责,写下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感人篇章,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奇
迹。
示例2: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灾区人民拥有超凡的气
概和惊人的勇气,战胜灾难,赢得了发展;三年重建,整个中华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
助,整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执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协同整
合、握指成拳。汶川,将成为全人类灾后重建的典范。
(2)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援建灾区的人们说些什么?
答案:10万多援建四川的叔叔阿姨们,谢谢你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帮我们扶起了倒
下的城镇和村庄、恢复了断裂的公路和桥梁、建起了震垮的医院和工厂、修建了宽敞的
教室和操场……多亏了你们,我们的家乡才变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你们辛苦了,我们灾区人民永远感谢你们,也将永远把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就可以轻易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针对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题干的要求总结相关信息的能力。因为该题一个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根据题干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组织语言,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