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3 11: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融会贯通 枯索 妍媸必露 粗糙 B.应运而生 鉴戒 想像虚构 概括
C.好高鹜远 疏漏 稗官野史 纯粹 D.生动活泼 渊源 心惊胆战 意蕴
答案:D
解析:【分析】必/毕,像/象,鹜/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 ____________。
②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___________的。
③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 ___________________。
A.中止 留传 反映 B.终止 流传 反应 C.中止 流传 反映 D.终止 流传 反应
答案:C
解析:【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3.下列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致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
B.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
C.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D.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进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分析】“进而”改为“从而”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答案:C
解析:【分析】A,语句杂糅。B,种概念与属概念并列。D,偷换主语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C.“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就是说——爱它而要晓得它有缺点,恨它而要晓得它有长处。
D.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答案:D
解析:【分析】书名号改为引号,省略号或等等去掉一个,破折号改为逗号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应用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引号、问号、分号、顿号、感叹号、冒号等等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多做题,多思考,仔细分辨,灵活运用,逐步提高做该题型的能力。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地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参与创作的《水浒传》。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______________ ,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______________ 。从《水浒传》开始,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
②一部《水浒传》,一部《庄子》
③人物描写就使中国小说的大大推进一步
④这就使中国小说的人物描写大大推进一步
⑤史传文学不是源,而是流
⑥史传文学是源,而不是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答案:C
解析:【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选择合适的句子,找到相应的选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按照语境衔接语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做题时要非常的细心,抓住题干里的提示词语,分析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便可得出答案。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文人参与创作的作品。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显示了高度的现实主义的成就。原作者曹雪芹,高鹗续补。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又名《诗三百》,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虽是从民间搜集而来的,但毕竟是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的,因为还应属于文人诗。
D.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答案:C
解析:【分析】《诗经》中大部分作品属于民歌,但也有一部分是贵族的作品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8.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倔强/坚强    蛮横/纵横     泥土/拘泥
B.诽谤/菲薄 淘汰/陶冶 濒临/颁布
C.给予/供给 畸形/崎岖 证券/案卷
D.废品/消费 竣工/逡巡 蔚蓝/欣慰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jiàng/qiáng,hèng/héng,ní/nì;B项,fěi,táo,bīn/bān;C项,jǐ,jī/qí,quàn/juàn;D项,fèi,jùn/qūn,wèi。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9.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洗耳恭听。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
A.与世长存  B.真知灼见 C.熠熠生辉 D.洗耳恭听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洗耳恭听:专心听讲(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此处可用“犹如亲闻”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B.中国政府已与包括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D.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应为“该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胶囊”;C项句式杂糅,应删除“的原因”或“所致”;D项“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1.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风刮来的泥沙已将它弥合。
②船底,一道裂缝从船头直达船尾。
③歇脚的鸟儿将湖里的鱼虾变成白色粪便,屙在上面。
④废弃的木船俯在岸边的山坡上,在草和灌木丛间悄悄朽烂。
⑤一枝野菊花从中长出来,在船肚上举着几朵金黄。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④②① D.④③②①⑤
答案:A
解析:【分析】注意事理逻辑以及关键词“裂缝”与“弥合”,“屙在上面”与“从中长出来”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1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悼念/桂棹    瞥见/蹩脚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B.陨石/殒命 房檩/仓廪 无稽之谈/缉拿归案
C.混沌/馄饨 伶俜/聘礼 稗官野史/不无裨益
D.镂刻/佝偻 敛裾/潋滟 不可估量/量体裁衣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dào/zhào,piē/bié,yà/yǎn;B项,yǔn,lǐn,jī;C项,dùn/tun,pīng/pìn,bài/bì;D项,lòu/lóu,liǎn/liàn,liang/liàng。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1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据报道,北京大学将在全校实施“学生学业会商制”,对符合其标准的十类学生进行会商,引起了舆论的广泛争议。“会商制度”是否是洪水猛兽,尚未知晓。对于制度制定者而言,他们对思想偏激的学生的关注不是异想天开式的杞人忧天,而是有现实的必要性。当然,“会商制度”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当学生因为忌惮被“会商”而墨守成规,他们就不愿意表达自己,生怕走到太“偏激”的地方。
A.洪水猛兽   B.异想天开 C.杞人忧天 D.墨守成规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洪水猛兽:比喻极大的祸害。B项,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C项,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D项,墨守成规:比喻思想保守,抱住老规矩不肯改变。应为“畏首畏尾”(比喻疑虑太多,胆小怕事)。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B.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C.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D.复旦大学将试行“推优直选”在全国录取试点生的办法,即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大学综合评价后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成分赘余。可删去“联手”。B项,表意不明。“第一批……传承人”有歧义。D项,语序不当。应为“将在全国试行”。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而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的。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 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
答案:A
解析:【分析】⑤④阐述学习与测量的关系,①打比方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②③分析得出结论;有“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2、填空题
16.作者在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时,抓住两个关系作为论述的关键。请具体指出这两个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人加工民间传说与文人独立创作的关系。
解析:【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结合课文内容提炼出答案。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7.用“后来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后来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作了改正与润色、丰富。
解析:【分析】变换句式时不得改变题干提供句子的原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掌握情况。把长句变成短句时,首先根据句式特点弄清长句包含的所有要素;其次要求每个短句通顺、无语病;最后要涉及长句中的所有要素,不能有遗露。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        。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李白《将进酒》)
③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氓》)
④        ,凡在故老,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答案: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犹蒙矜育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时要注意不能写掉字、漏字,更不能写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应用会话要求能根据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能根据场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有礼节有分寸的话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人家的东西很好但太贵,不想买,而人家依然热情地给你推销,你可以委婉地对卖东西的说:
(2)一陌生人说话绝对片面,观点言辞偏激,还征询你的看法,你应该这样对他说:
答案:示例:(1)这东西质量不错,但我今天没带足够的钱,实在不好意思! 或:这东西是挺好的,但这个价格我认为还是稍贵了一些。不好意思!|你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万事都不是绝对的,我认为……
解析:【分析】说话要委婉,有礼节有涵养,易被人接受。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        。
(韩愈《师说》)
④嗟乎!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时要注意不能写掉字、漏字,更不能写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3、问答题
2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与民间创作的成果。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这是具有规律性的情形。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虽然这时的小说已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1)同外国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通过人物外部的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2)“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句中,“新境界”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第一部分作答。
答案:虚构想象、讲究文采。
(3)从文学作品的最初功用来看,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供施政参考
(4)作者举《三国演义》为例,是为了证明什么?
答案: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解析:【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对问题所针对的语段进行仔细的分析思考,得出答案。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体会以及对文章艺术手法的欣赏的能力。
2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普遍智力是施诸一切对象都灵验的,像一把同时可以打开许多种锁的钥匙;特殊智力是施诸某一种特殊对象才灵验的,像一把只能打开一种锁的钥匙。比如说,一个人的普遍智力高,无论读书、处事或作战、经商,都比低能人要强;可是读书、处事、作战、经商各需要一种特殊智力。尽管一个人件件都行,如果他的特殊智力在经商,他在经商方面的成就必比做其他事业都强。对于某一项有特殊智力,我们通常说,那一项为“性之所近”。一个人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就非性近于文学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绝对没有,究竟是用违其才;不成功的却居多数,那就是精力的浪费了。世间有许多人走错门路,性不近于文学而强作文学家,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实在很可惜。“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
①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现为事实,不能不假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不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②比如说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无天才,可是读过他们的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李白在人生哲学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直到齐梁体诗,他没有不费苦心模拟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世所共知。他自述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大诗人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诸人,也没有一个不是修养出来的。莎士比亚是一般人公评为天才多于学问的,但是谁能测量他的学问的浅深 医生说,只有医生才能写出他的某一幕;律师说,只有学过法律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某一剧的术语。你说他没有下功夫研究过医学、法学等等 我们都惊讶他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这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经“造作”的诗人在历史上却无先例。 (节选自朱光潜《资禀与修养》)
(1)根据文意,回答“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诗人的特殊智力是先天的资禀,不是靠后天造就。
(2)阅读第一段,融会贯通,概括本段的意思。
答案:特殊智力对于成材非常重要,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大多要失败。
(3)作者说“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其理由是什么
答案:天生资禀只是潜能,要变为事实,还得靠后天培养。
(4)第2段中句②如果改为“读过李白、杜甫的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为什么
答案:不能像原句那样强调有特优资禀的人也要下工夫修养的意思。
(5)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三项是( )
A.普遍智力对一切对象都灵验,因此普遍智力比特殊智力更重要。
B.假如某人在文学方面有特殊智力,我们就说文学是某人“性之所近”。
C.“性不相近”而要从事文学创作,也有可能成功,这是把天生的资禀这种潜能现为事实了。
D.作者举李白、杜甫为例,是说明“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的道理。
E.一般人只看到莎士比亚成熟作品的伟大,却不知道他只习惯于在别人作品中讨诀窍。
答案:A C E
解析:【分析】本文段的问题大多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对题干中的语句的理解,学生可以在自己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答案。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的艺术手法的欣赏能力。
23.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为三个单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答案:示例: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解析:【分析】将长句的偏正短语、同位短语变成主谓句就是单句;原长句的谓语宾语不变,只将长主语换成指示代词“它”即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掌握情况。把长句变成短句时,首先根据句式特点弄清长句包含的所有要素;其次要求每个短句通顺、无语病;最后要涉及长句中的所有要素,不能有遗露。
24.下面是一些关于学生吸烟的数据,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据有关统计,我国吸烟人群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各职业高中生中,超过90%的男生吸烟,我国13~18岁青少年约1.3亿,已超过5 000万人吸烟或尝试吸烟。吸烟学生出现斗殴、赌博和观看色情制品的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2.6倍至4.1倍,吸烟学生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离家出走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1.2倍到4倍,失足青少年试吸率和吸烟率分别为94.4%和69.7%。
答案:青少年吸烟人数众多,出现不良行为及导致严重后果的比率很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句话介绍对象的数量——青少年吸烟人群比例大,第二句话指出吸烟或尝试吸烟的危害及后果,要概括为一句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5.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为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幅漫画“闲适”的意境。(50字左右)
答案:参考:人散后,新月依旧,清风恰似你的温柔。人走香却留,芬芳飘满楼。月淡如水,心静似水,虽散不寂寞,相约到永久。
解析:【分析】学生首先要看懂这幅画的每一处内容,尤其不能放过容易忽略的细节;然后学生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把这幅画描绘出来。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画面内容的观察以及分析思考能力。学生在做该题时,要看清楚图画的所有内容,尤其是一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并且要敏锐的感受出图画的寓意,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处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