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文字绘出的图画》《西湖的雪景》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文字绘出的图画》《西湖的雪景》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3 13: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西湖的雪景》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犀利   鉴诫   破釜沉舟   鸦雀无声
B.劳碌 暮霭 真知灼见 寥寥无几
C.搪突 煽动 流连忘返 面授机意
D.挑剔 惋惜 苦思暝想 莞尔而笑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诫”应为“戒”;C项,“搪”应为“唐”,“意”应为“宜”;D项,“暝”应为“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牌匾  少纵即逝  毛骨悚然  销声匿迹
B.精萃 开门揖盗 坐收渔利 事必恭亲
C.屠戮 人才荟萃 浮想联翩 湮没无闻
D.萤屏 如梗在喉 弥天大谎 若即若离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少”应为“稍”;B项,“萃”应为“粹”,“恭”应为“躬”;D项,“萤”应为“荧”,“梗”应为“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祸起萧墙  予人口实  美轮美奂  沽名钓誉
B.越俎代疱  振聋发聩  明枪暗剑  天翻地覆
C.云烟氤氲  怀瑾握瑜  甘拜下风  掉以轻心
D.烽火兵燹  销声匿迹  无上光荣  无事生非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疱”应为“庖”,“剑”应为“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装璜 孵化器 愤世嫉俗 一塌糊涂 B.媲美 金钢钻 纹丝不动 如愿以偿
C.幅员 大拇指 左右逢源 至理名言 D.迄今 万户侯 生死攸关 泱及池鱼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璜”为“潢”;B项,“钢”为“刚”;D项,“泱”为“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之心。   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昭君出塞这一页呢
A.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
答案:C
解析:分析:“村庄”侧重房屋连片;“乡村”与“城镇”相对;“村落”侧重人口聚居的地方;“乡井”泛指家乡,书面语色彩较浓。由此可以排除“乡村”与“乡井”,故排除B、D两项。“滋养”指供给养分,多与身体等搭配;“滋润”,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与“心灵”不搭配;“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用于句中符合语境。故排除A项。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6.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    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    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D
解析:分析:“必须”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抑制”和“抑止”的区别在语素“制”和“止”上,“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没法“防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方寸之地”指人的心,此处为望文生义。B项,“忙里偷闲”指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C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D项,“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从改造原名为“瓦良格”号的废旧航母平台开始,选择了一条吸收、消化、引进、再创新的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
B.新中国成立之初,鄱阳湖水域面积超过5 100平方公里,但后来却长期遭到掠夺性围垦。到1997年,水域面积缩小了3 900平方公里,比原来减少约1 200平方公里。
C.春运临近,网络售票也出现了登录难、浏览慢、扣款不出票、登录已无票等,很多旅客感到火车票网售不怎么靠谱。
D.考上北大,是否就是成功的标志 个案的成功,是否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这种所谓“成功”似乎已经侵袭到了家庭教育领域,极易成为误导家长的陷阱。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引进、吸收、消化、再创造”;B项,自相矛盾,“缩小了”改为“缩小到”;C项,成分残缺,“等”后面加上“情况”。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借助行政资源得来的公信力,如果不能保证用在服务公众的正确途径上,迟早有一天会随着“广告门”“侵权门”之类的许多“门”而挥霍殆尽。
B.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典故和精妙学说仿佛一条精神的河水在课堂之上款款流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C.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D.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一条”与“河水”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可去掉“费用”;D项,成分赘余,去掉“差别”。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B.手机博客是新的网络应用方式,能向手机用户提供写日志、浏览他人日志、搜索日志等新型的服务,但它对许多人还很陌生。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从以往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到今天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现教育平等正成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宾语成分残缺,应为“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B项,主客颠倒,应是“许多人对它还很陌生”;C项,搭配不当,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前加“观众”。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年来,厦航在两岸直航中的优质服务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全程闽南语服务、闽台特色机上餐食、铁观音、乌龙茶饮充分赢得了广大台胞的肯定。
B.新城的规划设计有水上舞台、人造沙滩、红树林、观光塔等景观亮点,欲将其建成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适宜人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型。
C.当晚,当地网络论坛炸开了锅,许多目击者在网上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形,说法不一。不明飞行物由于出现时间较短,目前未发现有市民拍下照片。
D.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小说《西游记》正是因为这样的主题,才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充分”应放到“肯定”前面。B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生态型”后面加上“城市”。C项,语序不当。“由于”应放到“不明飞行物”前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倔强/坚强    蛮横/纵横    泥土/拘泥
B.诽谤/菲薄 淘汰/陶冶 濒临/颁布
C.给予/供给 畸形/崎岖 证券/案卷
D.废品/消费 竣工/逡巡 蔚蓝/欣慰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jiàng/qiáng,hèng/héng,ní/nì;B项,fěi,táo,bīn/bān;C项,jǐ,jī/qí,quàn/juàn;D项,fèi,jùn/qūn,wèi。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难度为中等。
1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洗耳恭听。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
A.与世长存     B.真知灼见 C.熠熠生辉 D.洗耳恭听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洗耳恭听:专心听讲(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此处可用“犹如亲闻”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
B.中国政府已与包括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D.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语序不当,“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应为“该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胶囊”;C项句式杂糅,应删除“的原因”或“所致”;D项“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1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风刮来的泥沙已将它弥合。
②船底,一道裂缝从船头直达船尾。
③歇脚的鸟儿将湖里的鱼虾变成白色粪便,屙在上面。
④废弃的木船俯在岸边的山坡上,在草和灌木丛间悄悄朽烂。
⑤一枝野菊花从中长出来,在船肚上举着几朵金黄。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④②① D.④③②①⑤
答案:A
解析:分析:注意事理逻辑以及关键词“裂缝”与“弥合”,“屙在上面”与“从中长出来”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好书,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另外,要注意题干中某些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出现的提示性的词语。
2、填空题
16.《西湖的雪景》是      先生青年时代的名作,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以山水、草木等      为对象,风格      ,加上他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那种沉淀在他血脉中的诗情使得这篇游记散文古韵灵动,卓然不群。
答案:钟敬文|自然景物|幽静、清淡
解析:分析:《西湖的雪景》是钟敬文先生青年时代的名作,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以山水、草木等自然景物为对象,风格幽静、清淡,加上他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那种沉淀在他血脉中的诗情使得这篇游记散文古韵灵动,卓然不群。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7.《西湖的雪景》是钟敬文先生的代表作,通过雪天的      赏玩,描绘了      的西湖雪景,展示了雪中西湖独特的      与纯美,营造出一片      的净空天地,情感丰富而深刻,情致幽雅而独特,同时,在看似有限的情思中,暗对时代纷乱的      。
答案:西湖|清寒寂寥|清幽、超逸尘俗|深切忧思
解析:分析:《西湖的雪景》是钟敬文先生的代表作,通过雪天的西湖赏玩,描绘了      的西湖雪景,展示了雪中西湖独特的清寒寂寥与纯美,营造出一片清幽、超逸尘俗的净空天地,情感丰富而深刻,情致幽雅而独特,同时,在看似有限的情思中,暗对时代纷乱的深切忧思。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①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②      。在波兹受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③      ?它把我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答案:①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②思考会妨碍观看;③电视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所拟写的语句和上下文保持连贯,句式保持一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 ①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 ②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③ 。
答案:①才能理好家治好国|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③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所拟写的语句和上下文保持连贯,句式保持一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        。
(韩愈《师说》)
④嗟乎!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的要求是不能填漏字、添字,更不能填错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
21.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答案: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优秀教师最多的应该是教龄在10年到20年的60后,50后和70后次之。这就说明了后的优秀教师的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总结思考组合的能力。
3、问答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诉诸数字,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闲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这一定很有趣。我激动。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
万岁,这游戏!我找了——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杭州路10号袁小雪收。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信寄出去了。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竟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我的信?”我不想念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信很短:谢谢您信任,向我诉说您的痛苦。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您的朋友雪雪。
人都有良心。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这里边有一种崇敬。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信都很短,执著、感人。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活的诗篇》。
我渐渐自醒。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我渐渐不安。四个月过去了,我无法忍受这种折磨。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杭州路10号。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门开了,老奶奶的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我,我找袁小雪。“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是,是他的朋友。”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直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她不在么?”
“……”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
我的血液开始变凉。这是死的征兆。“她?”“骨癌。”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照片是新的。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叫骆瀚沙。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就在这间屋子里,我被杀死了。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了。
(1)请用简练的语言将我的心迹变化历程概括完整。
答案:消沉无聊——自责自醒一不安请罪——惊叹振作。
(2)文章结尾说“我被杀死了。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了”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案:①原来那个意志消沉、精神萎蘼、百无聊赖、意识麻木的我重生了;②我在心理学教授的感动下,开始振作,命运改变了。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塑造教授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侧面描写。本文层层设置悬念,最后才交待出拯救我的上帝“雪雪”是老教授。作者通过自己的心理变化历程表现出老教授的善良、慈祥、伟大的心怀。这一切都是通过我与“老奶奶”二人的话动点染出来的。
(4)有人说小说的结尾“很有几分欧·亨利的味道”,结合原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欧 亨利小说的结尾味道”指其小说结尾往往表现为出乎意料之外,而仔细寻思又合乎情理之中。本小说开篇平淡,情节精巧、波澜起伏,结尾出乎意科、发人深省。小说开篇写信纯属偶然;不期待回复的信有了回音,巧中巧的故事推进情节向高潮发展;最后揭开谜底。我的变化是在老教授的影响及自我认识中逐渐转变的,也在情理之中。
解析:分析:(1)通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是从消沉到自责到不安,最后到惊叹振作;(2)文章结尾的语言说明我因为得知真相而获得重生,也就是说作者在心理学教授的感染下,命运得到了改变;(3)对人物的刻画作者有独特的方法,就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层层设置悬念,通过描写作者的心路历程来表现教授的善良、伟大和慈祥;(4)小说的结尾出乎人的预料,作者也误认为这个小雪会是一个女孩,结果是一位老教授,而且已经去世两个多月。可是读完仔细想想,结果是出人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这也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 亨利的作品风格。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作品的艺术手法、感受作品构思谋篇的巧妙的能力
23.阅读下面图表,完成后面题目。
某校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共有十万册图书,再最近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答案:(1)阅览室的图书9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某校图书馆的书籍有绝大多数早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对书籍的破坏情况表明,学生在看书的时候,不爱惜书籍,表明它们的社会公德意识非常淡薄。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组合的能力。
24.请参照下面的说明材料,写一段文字表现竹的气节。要求采用第二人称,语言生动、形象、得体。
竹子有节中空,叶片长披针形,为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用途上,竹材的许多力学和理化性质优于木材。竹子似草似木,是植物家族中特殊的一大类群。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慢时每昼夜长高20~30cm,快时每昼夜长高达150~200cm。竹子的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易繁殖、易栽种、易加工利用。
答案:你本属草本,有着空心的特征,有着修长的身躯。在寒风中,你保持着青翠的本色,在地下积蓄力量,一阵春雨,春笋竞出。不畏严寒,才享有春天的第一缕阳光,就孕育了勃勃的生机,这就是你的气节。
解析:分析:所拟写的语句必须用第二人称,而且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言要得体,简练,写出竹子的气节,高尚的情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5.陈彩玲有急事外出,晾晒衣服的事只好请不识字的老奶奶帮忙。下面是有关晾晒衣服的一则资料,请从中选出必要内容嘱咐奶奶。(不超过15字)
对于一般材质和颜色较浅的衣服来说,正着晾晒和反着晒晾区别不大,但如果是丝绸、羊绒、羊毛材质的衣服,或颜色较为艳丽的棉质服装,以及容易掉色的牛仔材质的服装,洗过后,最好将其反过来晾晒,否则,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容易破坏衣服面料的柔软度和色泽度。对于一些贴身的内衣裤来说,最好不要反过来晾晒,因为空气中的粉尘、微生物等脏东西容易沾染到内衣裤上。
答案:奶奶,内衣正着晒,外套反着晾。
解析:分析:答题时应注意:①称谓“奶奶”;②陈述对象“晒晾衣服”;③晒晾方法;④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