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游戏:喊数抱团。
2.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二、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重,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通过技能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同时重视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一直采取的是必修教学,短跑是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基础,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起跑姿势,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环节,本节课就是进行完整的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
四、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练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将给学生们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能主动动脑筋,去实践,去体验,并相互讨论、交流、帮助。
通过调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些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蹲踞式起跑技术,但是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技术粗糙的很。而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难度有比较大,因此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而且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速度素质也不足,所以在本节课中加入了适量的速度素质练习。
五、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探究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和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目标: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五点支撑,蹬摆结合。
(2)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3)手臂与蹬地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
重心的控制,蹬地有力,高抬积极起跑,快速反应。
八、预计教学效果:
1.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2.预计平均心律为130-150次/分。
3.运动密度约为60%。
九、器材:
起跑器、锥形筒、标志盘
十、教学过程:
年 级 高二 班 级 人 数 40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游戏:喊数抱团。 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教学目标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1、五点支撑,蹬摆结合。 2、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 3、手臂与蹬地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蹬地有力,高抬积极起跑,快速反应
场地器材 田径场、标志盘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步骤 时间 教学内容 强度 组织与教法
准备部分 13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本节课所讲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中 组织形式:(一) ★ 课堂要求:服装整齐,注意听讲、气氛活跃,见习生随班听讲。
准 备 部 分 13分 钟 二、喊数抱团 所有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沿逆时针方向慢跑,当老师喊数时,学生应立即与相邻的同学按所喊数字抱成一团,最后剩下没有及时抱成团和抱团人数有误的成员做两个俯卧撑或下蹲起。 三、原地徒手操 1、头部运动 4×8拍 2、扩胸运动 4×8拍 3、体转运动 4×8拍 4、正压腿 4×8拍 5、侧压腿 4×8拍 6、手腕、脚踝运动 4×8拍 跑的专门性练习 小步跑 行进间高抬腿 中 小 组织形式:(二) 要求:保持队形,在教师的带领下统一完成。 组织形式如(三) (
) (
) (
) (
★
★
) (
) 要求:动作舒展、到位;充分活动开。 练习形式:(四) ★ 要求:跑的专门性练习时,动作规范、协调;快频率、小步幅。直道途中跑练习时注意摆动腿积极太高,折叠腿充分折叠,高重心。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22分钟 22 分 钟 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一)起跑目的及阶段划分 目的: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的加速度,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 短跑的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1 2 3 (二)各阶段动作要领 各就位阶段: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两手放在起跑线的后沿、两臂伸直、比肩稍宽。头与躯干保持在 一条直线上。身体重心落在两手、前脚、后膝关节之间。(如图1) 预备阶段:臀部逐渐抬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臀部略高于肩部,身体重心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注意身体重心不要过于前倾。前腿大小腿之间的夹角为90—100°,后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如图2) 鸣枪阶段:鸣枪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腿用力地蹬伸。两臂屈肘有力的快速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后腿蹬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脚掌不应离地太高。(3) 练习: 1、 原地做起跑练习6次 2、 起跑后跑出15—20米 2—3次 常见错误动作: 1 预备口令时,身体重心过分前移。 2 过分紧张,无法控制动作或手指和臂的支撑力量差。 3 起跑姿势时 臀部抬得过高;两脚没有压紧起跑器;启动时前后腿蹬摆配合不协调,动作无力;起跑时两臂前后摆动无力等都会产生前后腿蹬起跑器无力的现象。 二、击掌迎面接力赛(1—2次) 每路为一组,绕标志物跑回后击打下一位学生的手掌,击掌后的下一位学生迅速跑出,依次类推直到结束,先完成的一组获胜。输的一组学生每人10个深蹲跳。 学生与标志物之间相隔20米。 三、素质练习: 原地纵跳 10次 行进间展腹跳 10次 大 大 组织形式:如图 ★ 教法:用讲解和示范的方法把起跑器的安装、预备姿势和起跑姿势的动作要领讲解清楚使学生对起跑动作有一个完整了解。 练习形式: ★ 要求:学生4人一组,听枪声练习蹲踞式起跑,教师发令(或见习生),共性错误动作集体纠正,个别人的错误动作,个别纠正。 组织形式同上 教法:采用讲解示范对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动作进行讲解,借用器械帮助学生躯干前倾。 练习形式同上。 要求: 队员必须击掌以后才能开始跑动,提前跑动者本组成绩无效,判对方胜。 要求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跑动。 比赛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结 束 部 分 5 分钟 放松练习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归还器材 小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要求:快、静、齐。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