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设计
内容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巩固与提高 课时 2
课程标准 根据《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为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选择篮球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运用尝试、自主合作、探索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 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其集中性强,竞争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及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积极合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步上篮是会考的项目之一,也是篮球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初学者容易掌握的较为实用的技术。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共40人,大部分学生较喜欢篮球运动,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较高,但对篮球活动的作战技术了解不多,本节课男生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再进一步巩固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的原理与规律,在设计本篇教学设计时,力求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制定出学习目标,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任务,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评定教”。并且根据学情和文本实际适度推进,达到尽可能高的学生参与度。同时,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学习目标 1.学生巩固练习后,9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本要领,4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2.学生巩固练习后,能够提高篮球的命中率,提升篮球技能。 3.学生巩固练习后,能够提高队友间的配合能力,增加团队合作意识,能够说出二运、走步、的犯规行为规则。
评价任务 任务一:检测目标1 1.说出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技术要领。 2.能够进行原地单手低手投篮。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持球进行单手低手投篮。 任务二:检测目标2 1.原地运球接单手低手投篮。 2.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清晰完整地按照行进间低手上篮“三步原则”完成投篮。
重点 充分向前上方起跳,投篮出手前保持单手低手托球稳定性。
难点 用指腕上挑的力量使球向前旋转投出。
安全保障 课前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检查器材、服装,确保场地平整。 热身充分,器材布置指导明晰。 强调课中练习间距、强化安全意识。 本课练习密度稍大,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动。 场地器材 篮球 40个
课的 部分 课的内容 教学与组织 学习与要求 运动 负荷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复习原地单手投篮,巩固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绕篮球场地慢跑4圈。 (1)右手运球 (2)左手运球 (3)左右手交替运球 (4)自由运球 2.熟悉球性 (1)双手拨球 (2)腰部绕环 (3)胯下8字绕环 (4)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运球 (5)原地左右体侧前后推拉运球 (6)胯下运球等(自由运球)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热身队形 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避免伤害,发展灵活协调能力 2.熟悉球性 快静齐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绕篮球场行进间运球时目视前方,不要看球; 抬头扩大视野 低重心,侧身护球 时间 2’ 3’ 次数 3圈 4×8拍
基 本 部 分 一、巩固与提高: ①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比赛:比准度 ③巩固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技术动作 ④提高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传接球上篮练习/传接球上篮练习 二、行进间投篮接力赛 三、体能练习 持球俄罗斯转体。 俯撑左右拨球。 1、要点讲解:提肘、拨球、上下肢协调配合; 2、易犯错误提示:手型、球的抛物线 3.动作分析比较,纠正易犯错误 4.学生自我剖析,教师巡回指导 xxx xxx
①②
①、③教师精要讲解要点,带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对于大范围出现的错误动作,集中纠正。 全班分成两队,每队的第一名同学拿球,从底线运球至前场时进行上篮或投篮,未中时需补篮一次,然后运球至后场上篮或投篮,未中者需再补篮一次;当第一名同学第一次进球后第二名同学运球出发,依次进行。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技术动作要求: 提肘、拨球;上下肢协调配合 动作要领:起跳充分、托球稳定; 要求:互相观察,互相纠错,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要求:全班学生分成四组;两组运球行进间上篮练习,两组单手低手投篮练习。 动作要领:起跳充分、托球稳定 体会如何流畅传接球行进间投篮 要求:传球人传球及时、到位。 比赛队伍用时最短者为胜利队。 8’ 2’ 8’ 8’-10’ 2’ 3'
结束部分 1、按摩放松 2、小结评价,布置课外作业 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组织放松练习,师生、生生相互小结评价 轻松愉快,身心放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