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 快速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快速跑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 速 跑》 教 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并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和接力比赛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在高二阶段开展这一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其中,快速跑着重培养学生的跑步技术和速度能力,而接力比赛则强调团队配合和战术运用,二者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 。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后期,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之前的体育课程中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跑步技能,但在快速跑的技术细节以及接力比赛的团队协作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团队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 。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练使90%以上学生了解反应速度、步频对快速跑的影响。学习提高反应速度与步频的相关辅助练习。
2.通过学练使90%以上学生能运用跑的辅助练习,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并在练习中发展学生体能。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反应速度、步频的能力。
难点:反应迅速、紧凑协调。
六、教学方法
1. 教法:
a.讲解示范法: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并进行标准、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
b.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简单部分,让学生逐步进行练习,掌握各部分动作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
c.游戏竞赛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如接力游戏、快速跑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和提高技术水平 。
d.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技术动作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2. 学法:
a.观察模仿法: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同学的正确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 。
b.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进行练习和讨论,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
c.自我反思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技术动作和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
教学内容 1、快速跑 2、游戏:接力比赛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练使90%以上学生了解反应速度、步频对快速跑的影响。学习提高反应速度与步频的相关辅助练习。通过学练使90%以上学生能运用跑的辅助练习,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并在练习中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重 点 难 点 重点:提高学生反应速度、步频的能力。 难点:反应迅速、紧凑协调。
教学内容互动 设计意图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形式及要求 时间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二、1、绕田径场慢跑一圈2、游戏:不倒翁 规则:学生跑成圈,一同学在圈内立杆喊名字,被叫到的同学快速跑到圈内,将杆扶住,不让标志杆倒地。 一、队形:×××××××××××××××× Δ学生活动:1、集合快、齐、静;2、听从指挥;3、明确本课的安排情况4、见习生可随堂做适量活动。二、圆形反应跑组织要求:注意力集中 反应迅速 15 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培养学生纪律性。增加跑步的趣味性,在快乐的体验中完成热身活动。
基础部分 三、快速跑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跑得更快 引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2、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 。3、学生练习:A、原地摆臂练习B、原地小步跑练习C、原地高抬腿练习D、30米衔接跑四、游戏—接力 将学生分为五组,排头队员快速跑向标志杆,绕过标志杆后以同样的方式返回,与本组下名队员击掌后方可继续开始。最先完成的小组即获得胜利 三、组织形式:1、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认真听讲解、看示范;3、学生练习:队形1: 队形2: ↑ ↑ ↑××××××××××××××××Δ××××××××××××××××↓ ↓ ↓队形3:××××→ ←××××→ ←××××→ ←××××→ ←××××→ ← Δ 要求: 积极参加比赛 互相加油鼓励 注意安全 31716 让学生初步了解快速跑的知识,锻炼学生快速跑中高步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跑步的兴趣。发展快速反应及跑动能力,愉悦身心,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结 束 部 分 五、放松身心 1、放松活动教师领做放松操 2、教师讲评 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组织形式: 1、广播操队形 放松身心2、学生认真听讲3、师生再见 3 放松身体,平静心情
场地器材 体育场标志杆5个标志桶5个 预计练习密度:40%左右
教后反思
快 速 跑 教 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