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 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屈原列传 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20: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之《史记》选读
——《屈原列传》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含义。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3)屈平既绌(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5)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伐
(2)疾
(3)害
(4)间
(5)属
(6)见
(7)明
(8)令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
(1)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3)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兵挫地削(

(4)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翻译下列句子。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6)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7.名句默写。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离骚者,

(2)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3)

,其志洁,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
。其行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不获世之滋垢,
。推此志也,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是以见放。
(5)
,新浴者必振衣,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6
,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7)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8)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表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的句子是:“

。”
8.常识识记。
(1)“楚辞”又称“
”,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一是指诗歌的体裁,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
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二是指西汉
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的诗歌集。文学上以“
”并称。
(2)《离骚》是
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诗,是一篇
主义的杰作。诗中大量运用了“香草美人”的
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表现了诗人坚持“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是“楚辞”的巅峰之作,也是和
并称的“骚体”诗的奠基之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