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诗海拾贝
和端午
[宋]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 这首《和端午》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这句诗,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虽然“国亡身殒”,
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思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语林撷英
一、文本名句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史记》名句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4.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字音
缪公(mù) 避匿(nì) 缪贤(Miào)
汤镬(huò)
虽驽(nú)
肉袒(tǎn)
盆缶(fǒu)
案图(àn)
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
诈佯(yáng)
列观(guàn)
皆靡(mǐ)
传舍(zhuàn)
甚倨(jù)
不怿(yì)
睨柱(nì)
衣褐(yì)(hè)
2.通假字
①可予不 “不”通“否”
②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
③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④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通“穆”
⑤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3.一词多义
(1)负
(2)使
(3)传
(4)以
(5)乃
4.词类活用
①舍相如广成传 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作动词,杀
③而相如廷叱之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④臣请完璧归赵 使动用法,使……完整
⑤秦王恐其破璧 使动用法,使……破碎
⑥且庸人尚羞之 意动用法,以……为羞
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⑧于是相如前进缶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⑨宁许以负秦曲 使动用法,使……担负
5.古今异义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直系亲属,指父母兄弟。
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指走上前进献。
今义:指向前行动或发展。
③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指扬言。
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古义:指平民。
今义:指布衣服。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⑥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
6.特殊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判断句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动句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⑤何以知之 宾语前置句
⑥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句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句
⑧以勇气闻于诸侯 状语后置句
⑨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状语后置句
⑩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句
7.成语积累
①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②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端愤怒。
③布衣之交:平民百姓的交往,旧指贫寒老友。
④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⑤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
[作者卡片]
姓 名
司马迁
时 代(生卒年)
西 汉(约前145或约前135-前87?)
字号称谓
字子长,后世尊称“史圣”
籍 贯
夏阳(今陕西韩城)
相关材料
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任太史令,因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
000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背景呈现]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了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对付楚,公元前280年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逼楚迁都于陈。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知识链接]
1.《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
1.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文主要叙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以此来刻画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2.这篇传记的主人公是廉颇还是蔺相如?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所写的这三个小故事,均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着重突出蔺相如的性格。
1.文章开头两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名师指津] 从传记的特点和对下文的作用的角度思考作答。
[我的理解] 开头两段介绍传主的身份,突出两人地位的悬殊,为后文两人的矛盾做铺垫。
2.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名师指津] 可从其用计智取、说理斗争、誓死捍卫三个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
措施一
设计智取。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措施二
说理斗争。一方面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来批评秦王的欺骗手段;另一方面以赵王的虔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
措施三
誓死捍卫。“倚柱,怒发上冲冠”,“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3.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名师指津] 作者紧扣和氏璧的命运,写出蔺相如献璧后的三个行动。这一布局匠心独运,对其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理解] 在献璧后作者依次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本文已将“完璧归赵”的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这两句话?
[名师指津] 对于“完璧归赵”这件事来说,这两句话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又具有过渡作用。
[我的理解] 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5.渑池之会是蔺相如和秦王的又一次正面交锋,为什么还要写老将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段话?
[名师指津] 从塑造人物形象和对下文情节的张本等角度分析作答。
[我的理解]
这段话表明了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他考虑到渑池之会的最坏结果是秦方扣留赵王,于是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表明廉颇的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为下文写“廉蔺合欢”张本。
6.廉、蔺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你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
[名师指津] 这篇传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两人虽然个性不同,但都将赵国看得高于一切。作者写廉颇的勇于改过,使得他的形象更加完美、丰满。
[我的理解] 廉、蔺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两人都懂得爱国,都能将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即“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是个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率直武将形象,虽然他起初被个人地位和名誉蒙蔽,但一旦明白过来,即能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的真诚率直性格。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用惟妙惟肖的笔触刻画了蔺相如的“智勇”形象,尤其在完璧归赵一节。但是对于蔺相如如何能够完璧归赵,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
[名师指津] 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自古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无论认同与否,分析时都要联系时代背景,将人物放在历史中去客观评价,这样才合乎情理。
[我的理解] (观点一)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社会大背景,此时赵国正好处在秦国“远交”的诸侯之列,也恰恰是秦国准备开动南方战线时需要拉拢的北方强邻,虽说秦对赵觊觎已久,但此时不是动手的时候,何况还有平原君、廉颇这帮人健在,赵武灵王时积下的余威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秦昭王作为秦国历史上称得上有见识有胆略的一代雄主自不会盲目用事,以一璧之故而影响整个战略大局,所以,蔺相如得以完璧归赵。
(观点二)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认为是天意。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既可使相如灭族,又可使和氏璧归于秦国。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详略得当
写法指导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中,特别是前两件事,作者着力写蔺相如,笔墨酣畅,具体入微;写廉颇则较简略。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蔺相如是一个忠于赵国的、智勇双全的、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秦赵两国的矛盾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大于廉颇。
详略的表达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有时,泼墨如云,文字并无啰嗦累赘之感;有时,惜墨如金,文章却有余韵的幽长之意。详略得当,不仅能突出中心,还能让结构疏密有致,让语言交映生辉。
1.明确中心。文章的详略是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根据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材料,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是次要内容,可以略写。
2.突出过程。就是说,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要略写,发展过程要详写。因为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往往只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等,它们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只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而事情的发展过程,即整个事件,才是文章的主体,只有它,才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要详写。
3.点面结合。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只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点”上的内容才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当然,在重点突出详写部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只是寥寥数笔,但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从而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4.详略有度。那么,详写的材料应该“详”到什么程度?略写的材料应该“略”到什么程度呢?详写,并不是越“详”越好,只要重点内容充分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就达到了要求,切不可画蛇添足;略写,也不是越少越好,也要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简练地叙述次要内容,做到简洁概括,清楚明了,绝不能简单几笔,草草了事。
随堂练笔
以“瞬间与永恒”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注意详略得当,150字左右。
范文示例
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
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生命虽然短暂,却美到极致。
将相和
赵国得楚和氏璧,秦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国面临强权外交,进退两难,缪贤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蔺相如以其机智、勇敢完璧归赵。后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蔺相如又一次以大智大勇战胜秦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蔺相如两次为国立功,得到赵王信任,被破格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发誓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处处躲避廉颇。相如的舍人自觉受了委屈,请求辞去。相如对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被相如的高风亮节感动。最后,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适用话题]
司马祠
和 谷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话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意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良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思考】
1.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哪些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②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③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大意对即可)
2.①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②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③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④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